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去大臣家中品酒,转眼就把大臣处死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9)410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

出身草根,朱元璋凭超人之一意志和绝佳的军事才能一路披荆斩棘,终成大明王朝开创者,一路上,朱元璋遇到了许多能臣奇才,胡惟庸便是其中一个。想当初金戈铁马,朱元璋视胡惟庸如心腹。

这样一对明君能臣,照理说应是流芳百世,亦如唐宗魏征,怎料后来须臾爆发出一起“胡惟庸案”,使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百姓只听闻胡惟庸邀朱元璋至家中观看醴泉,后来君怒臣死,这是怎么一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胡朱之交

故事仍是从朱元璋弃庙从军开始,在军队中,朱元璋由于表现英勇以及圆滑世故,很快便闯出了名堂,至少手中已经掌握了一支军队,不需要再像以往一般寄人篱下了,而胡惟庸与朱元璋的缘分得从永州时期说起。

当时,朱元璋率领部队驻扎在永州,其全军上下之兵力在所有起义军中算不得数一数二,但值得称赞的是朱元璋在起义军之中的威望。胡惟庸没有武功却有文治,兴起之下投到了朱元璋帐下,可是胡惟庸却没有直接和朱元璋取得联系。

据史料记载,胡惟庸之所以能进入朱元璋一方,全靠自己的老乡李善长。李善长何许人也?就像萧何之于刘邦,李善长每次都在后勤部门打点一切。

朱元璋去大臣家中品酒,转眼就把大臣处死

一开始,胡惟庸不过是元帅府中的一个普通文职,在李善长的提携下,胡惟庸跃居一县的知县一位,自然成为了当时党争中的湘西集团,与以刘基刘伯温为核心的浙东集团对立。在斗争中,胡惟庸渐渐意识到了权力的美妙,心智已经开始迷失。

后来朱元璋称帝,李善长也到了该告老的年岁,于是便将手中的大权交付给胡惟庸,胡惟庸虽名为左丞相,但实际上已经兼任右丞相一职,利用职务之便,胡惟庸设计陷害刘伯温,将浙东集团闹得鸡犬不宁,一时间权倾朝野。

人没有野心是不容易上进的,但野心过大便容易吞噬了自我,胡惟庸明显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丞相权重,但金字塔尖的皇帝之位岂不更美哉?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胡惟庸的未来迎来了一丝变化。朱璋察觉了。

朱元璋去大臣家中品酒,转眼就把大臣处死

二、胡惟庸案

朱元璋出身于草根,知道权力的重要性,因此每每涉及皇权兴衰,朱元璋便异常警惕,除掉一切异于自己的势力的欲望像编码似的刻进了朱元璋的每个细胞。好戏已准备完毕,胡惟庸先敲了锣。

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丞相的名义向朱元璋上奏,称自己旧宅子里的水井有美酒涌出,其味鲜美醇香,这必然是皇帝的圣明使得上天降祥瑞于人间,大明王朝光明无限,于是顺势提出请邀请朱元璋到家 *** 饮,朱元璋欣然答应。

穿戴整齐后,朱元璋在侍卫的保护下出宫,准备到胡惟庸府中,不曾想被一个太监拦于门下,他就是云奇。朱元璋不解,便命令手下将云奇赶走,不料云奇一言不发地紧握住缰绳,左右侍卫担心云奇有所图谋,便以护驾之名殴打云奇。

云奇双拳难敌四手,瞬间被打倒在地,尽管如此,云奇仍目不转睛地看向胡惟庸旧宅,并用手指死死指着同一方向。朱元璋发现不妥,便登上城楼往云奇所指的方向望去,原来胡惟庸旧宅附近修建了夹墙,里面埋伏着若干士兵。

朱元璋大怒,原来胡惟庸所说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哄骗自己,其真正意图竟然是为了弑君。当天,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为名处死了胡惟庸,之后更是牵连了陈宁、李善长等人。

胡惟庸后,朱元璋废丞相制,封建王朝再无丞相。

三、事有蹊跷

历史的真相是不断贴近事实。随着后代历史学家对于胡惟庸案的重构,人们发现这出明君诛奸臣的好戏不过是一场胜利者的谎言罢了。为何?

明代的官方史书为《明史》,而书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简直是微乎其微、含糊不已,这正是历史学家们感兴趣的地方,稗官野史岂能为信?

经历史学家考证,云奇只是一个小小的西华门内使,其工作范围与胡惟庸扯不上半点关系,他又是怎么知道连锦衣卫都觉察不出的机密呢?难道皇宫上下的锦衣卫都被胡惟庸收买了吗?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另外,关于朱元璋登城墙洞破一切一事也是难以令人信服。胡惟庸作为一个多年进出皇宫的老臣,岂会不了解城墙之人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家里的动静?倘若连这一点都意识不到,胡惟庸不可能平步青云,位居丞相。

由此可见,胡惟庸设兵埋伏朱元璋一事不过是野史之中的自洽罢了,朱元璋掰倒胡惟庸确有其事,不过形式绝不是如此。

胡惟庸是忠是奸难以辨别,至少他为大明王朝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小结:

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正史之中,不是人人都有权利为历史梳妆打扮,所有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种历史也在大众间流传最广。胡惟庸案件的真相,恐怕早已随着风沙一起掩埋了。

总之,胡惟庸案件最终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这使得多年的君臣游戏缺少了重要的一角,至少明代以后,皇权就不必担心旁落了,这是一件好事吗?

朱元璋忧心忡忡,收揽天下大权,不料后来又把内阁养肥,封建王朝之中的纷争还在一片迷雾之中进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8401.html

“朱元璋去大臣家中品酒,转眼就把大臣处死” 的相关文章

王忱:东晋时期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忱:东晋时期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忱(?~392年),字元达,小字佛大,太原晋阳人,汉族。东晋大臣,中书令王坦之的儿子,右仆射王国宝的弟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凭借太原王氏的门荫入仕,累迁吏部郎中,出任骠骑长史,有宠于执政司马道子。太元十四年(389年),出任使持节、建武将军、都督荆益宁...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并非乞丐出身,反倒是家境富庶,靠着捐钱换来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影视剧而大火的著名官员李卫真实历史上的李卫虽然也是一个名人,但是想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咖位明显不够,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卫竟然凭借两部电视剧成为清朝时期...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李林甫,祖籍陇西,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对汉景帝有14个儿子,为何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往今来,帝位之争向来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从秦二世伙同赵高矫诏到清朝慈禧晚年的皇位之争,历史可谓是悠久深远。汉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自然也难逃历史的车轮,储位之争也是此起彼伏,一发不可收...

陆抗:东吴后期名将,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

陆抗:东吴后期名将,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建武校尉,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 赤乌九年(246年),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建兴元年(252年),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年),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