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没选择朱棣而是将朱允炆扶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这是为何呢?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3)330

你们知道朱元璋为何没把皇位传给朱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明朝享国近三百年,可以算是一个长寿王朝。究其原因,明朝的前两任帝王绝对功不可没。朱元璋统一天下,而朱棣则加速了建设大明王朝国泰民安的步伐。李贽就曾将明朝二百余年的“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归功于朱棣和姚太师,可见朱棣确实善于治国理政。按理说,朱元璋与朱棣当属“虎父无犬子”的写照,传位于他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没选择朱棣而是将朱允炆扶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这是为何呢?

首先,从个人情感出发,朱允炆的确比朱棣更占优势。朱允炆乃是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在《明太宗实录》中曾经记载“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但是,这种不称意是就担任帝王的合格与否来看的,多有恨铁不成钢之意,但父子两人的感情未必不深厚。朱标是长子,又是与朱元璋情深意笃的马皇后所生,朱标诞生时,朱元璋甚至曾在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后来,朱元璋自立吴王后,更是将朱标立为世子,对他的诸多教导也都是从培养储君的角度出发的。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标是极为看重的。但朱标三十七岁便英年早逝了,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

朱标去世时,朱允炆年仅十五岁,朱元璋难免会移情。将对朱标早逝的惋惜,多年培养付诸东流的遗憾都化为对朱允炆的疼爱。而朱允炆本人也确实聪颖勤奋,又孝顺非常。朱标病重,朱允炆昼夜不离左右,小心侍奉,长达两年之久。而为朱标守孝时,更是因为过度悲伤而形销骨立,让朱元璋都感叹他“纯孝”。如此画面,对朱元璋而言,必然会刻在心中。加之朱允炆出生于顺天府,从小长于朱元璋膝下,两人感情更是深厚。而朱棣则不然,他出生时,正好传来陈友谅进攻太平的告急文书。军情紧急,朱元璋都未来得及看一眼朱棣便奔赴前线。形势安定之后,七周岁的朱棣才算拥有自己姓名。十七岁的朱棣就被派遣到凤阳居住了三年,为去藩地而做准备。二十岁时便去了燕京北平。相较之下,朱元璋内心肯定对跟自己亲近的朱允炆更看重。

朱元璋没选择朱棣而是将朱允炆扶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这是为何呢?

抛开私人感情,朱元璋也有非朱允炆不选的原因。早在朱允炆出生前,朱元璋就曾为王朝定下传统,立朱标为太子。朱元璋的用意极为明显,就是要为王位的继承立下一个准则,以杜绝以后子孙后代在皇位继承上产生争执甚至自相残杀。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难得的有远见的君主。他太明白自古以来皇室内部为这个位置尔虞我诈的惨状了,所以他要杜绝此事。朱元璋立下这一原则,自己自然要率先遵守。嫡长子虽然已逝,但是还有嫡长孙。所以,就身份而言,朱棣早就在皇位之争中败下阵来。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还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认为明朝需要一位守成之君,而朱允炆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古人常认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天下太平时,君主更好是以文治国。而朱允炆恰好合适,他与其父相似,都是温文尔雅而又极有教养的人,性情温和,为人宽厚。另外,他所亲近的人也多是书生气十足,是理想主义者,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朱允炆曾向朱元璋请求修改《大明律》,将其中数十条严苛的条文全部重新修改。朱允炆的种种表现确实有明君的潜质。相较之下,朱棣最出名的则是他的军事能力,他坐镇北方,曾两次率师北征,均战绩卓著,令人生畏。当然,朱棣并非文学素养低,只是他的军事能力更为突出,所以文学能力在当时难以显现。落在朱元璋眼中,自然是以文治国的朱允炆比打打杀杀的朱棣更适合做守成之君。

朱元璋没选择朱棣而是将朱允炆扶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这是为何呢?

然而,朱元璋思虑虽多,但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他一方面愿意子孙后代皆能享受荣华富贵,于是将他们封为藩王,给了他们拥兵自重的机会。一方面又将嫡长子嫡长孙留在京城,反而使得他们缺乏锻炼。除此之外,朱元璋为了铲除威胁,多次大开杀戒,使得功臣几乎被屠杀殆尽。但是他的这一做法,也让靖难之役时,朱允炆几乎无人可用。

朱元璋几乎事事为朱允炆打算,也在尽力为他铺路。但是相较于朱棣,朱允炆太像成长于“温室之中的花朵”,他的性格本就温和宽厚,又缺乏实战经验,最终皇位丢失也在意料之中。朱棣虽然因为靖难之役受世人诟病,但是不可否认,他确实是难得的帝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29356.html

“朱元璋没选择朱棣而是将朱允炆扶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这是为何呢?” 的相关文章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人。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为何刘备的出身至今遭到怀疑?汉室宗亲数十万,唯独他成就了大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只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其实刘备所在的楼桑村全村村民,基本都是汉室宗亲!不光楼桑村,在东汉末年,类似楼桑村这种以刘姓子孙为主体的村子里的村民,基本也都是汉室宗...

谢万:东晋时期大臣、名士,才干过人,善于清谈

谢万:东晋时期大臣、名士,才干过人,善于清谈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