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6)460

对曹丕篡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末三国时期,曹丕于公元220年篡汉自立,而远在川蜀的刘备便在公元221年的5月份称帝,对外宣称继承汉朝国祚。

从时间上来说,两者相差仅仅半年而已,可见双方其实对汉献帝被废的命运早有预见,均有十足准备。

那么,当时其他地方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没有赶赴川蜀投效刘备呢?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刘备未取得正统地位,不能代表汉朝

受到通行版《三国演义》里“尊刘贬曹”的影响,很多人都错以为刘备在两川之地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东汉王朝的延续。

但从历代史书来说,汉朝最后一代皇帝为汉献帝,刘备从未进入过汉朝皇帝的正统序列当中,“昭烈皇帝”只不过是他的谥号,而对他的称呼一般为“蜀主”。

“蜀主”一词就能看出后世对刘备称帝一事的看法,其实是略带贬义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刘备却做了“蜀主”,实际上就是确定了蜀汉政权并非正统,而是地方割据势力,这也与史书立场一致。

除此之外,从刘备的出身来说,他也不能代表汉朝正统。

刘备的出身籍贯比较清楚,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这个出身如果细究起来,和汉献帝刘协这一支已经没有什么亲属关系了。

其实这一点从很多细节上都有所表现,只不过很多读者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比如说:

为什么一提到刘备,除了点明他“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外,往往还要额外提一句“汉景帝玄孙”呢?

这是为了辨明嫡庶,刘备的祖上出过的汉朝皇帝,要追溯到汉景帝身上,汉景帝之后就是汉武帝,中山靖王刘胜正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可见,早在西汉刘胜这一代开始,刘备所在的这一支已经成为了皇室的庶支,而非嫡系,对皇位没有了继承权。

那么随着血缘的稀释,从刘胜到刘备,已经过了十七代人。刘备实际是汉景帝“玄孙”之后的辈分,往往不进行细分,统称为“玄孙”。

也就是说,从汉献帝刘协的角度来论,他和刘备有共同的祖先,那是十几代人之前的事情了,就相当于今天两个同姓之人见面,道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个道理。

古代人之间论亲,《礼记·大传》中有云: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更何况,刘备这一支传到他的时候,连爵位都已经没有了,可谓平庸至极。如果在太平时期,连个“皇亲国戚”都算不上。

那么可想而知,汉献帝退位之后,刘备虽然在川蜀称帝,那也不能算作东汉王朝的延续,更没有资格被认定为汉朝正统,其充其量就是一方割据势力而已。

那么,当时的正统是哪儿呢?曹魏。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曹丕代汉称帝,取得了正统地位

同样也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尊刘贬曹”的观念盛行,再加上南宋之后,因与蜀汉同为偏安政权的缘故,很多人有意不想承认曹魏的合法地位。

但从史书上来说,曹魏在当时确实具有唯一的正统地位。

于公而论,曹丕是通过正规程序从汉献帝手中接过了正统的旗帜。

公元220年,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曹丕的时代里,代汉自立已经成为了可能,不会再上演董卓、袁术的悲剧。所以,朝堂之上众臣“逼迫”汉献帝写下禅让诏书。

曹丕象征性地进行了三次上书辞让,“无奈”之下才最终同意,接过了汉献帝刘协手中的传国玉玺。

戏份做足,但规程丝毫不差,所以正统地位的继承是有效的。

相传,这枚传国玉玺就是当年秦代以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曹丕篡汉之后,在这枚玉玺上又刻下了“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

所以,从道理上来讲,曹丕所在的曹魏政权是当时以合理、合法的途径,从汉朝的手中接过了象征着正统地位的传国玉玺,也就得到了唯一的正统地位。

于私而论,曹丕与汉室的关系要比刘备更为亲近。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汉献帝刘协就是其手中的筹码。但曹操的女儿却嫁给了汉献帝,且被立为皇后。

也就是说,曹操是汉献帝的老丈人,双方是有亲属关系的,且还非常紧密。

而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也嫁给了曹丕,虽然辈分有点混乱,但双方确实是有紧密的亲属关系,曹丕是汉献帝的女婿。

从这一重关系来说,曹丕要亲于刘备与汉献帝的关系。

这样一来,曹丕代汉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虽然不值得深究,但终归是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能给其他人接受的理由。

刘备建立的蜀汉既不能代表汉朝,也不具有正统地位。刘备之所以在曹丕篡汉之后立刻称帝,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稳固其实际统治区域内的人心,不至于令其治下的贤才外流而已,更多的是一种补救措施。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至于说,不在蜀汉范围之内的汉室忠臣,自然也没有必要去投效不具有正统地位的蜀汉势力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29801.html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何不投奔刘备” 的相关文章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nì )(?~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刘备攻打蜀郡,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营救县长夫人,因此得名。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历史上刘陶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上刘陶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虽然部分臣子因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直谏行为会受到某些帝王的尊重,但是更多的臣子因为“批龙鳞”、“逆圣听”,会遭遇斥责、贬职、刑法乃至丧命的处罚。刘陶,一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是济北贞王刘勃的后代。刘陶为人不拘...

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 范增算是当时的第一谋士吗

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 范增算是当时的第一谋士吗

对范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范增的谋略水平,究竟怎么样?他算不算那时的第一谋士?有人认为范增是西汉初年的第一谋士。不过我认为,范增显然是被严重高估的人。他的名气虽然很大,但是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范增都不怎么样。为什么这么说呢?(范增剧照)范增一生的功勋,主要是...

孙伏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孙伏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完备于宋朝,成熟于明清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成绩论英雄”并不是现在应试教育下才有的口号,从科举考试诞生的那一天起,这句话也就应运而生,就像许多人为了迎接1977年恢复的高考一样,隋唐时期,成千上万格怀揣着仕途梦的人,也在准备着科举考试,孙伏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