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5)350

司马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对于曹爽来说,最终放弃了抵抗。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于是,曹爽请免职,随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因此,司马懿赢得了高平陵之变的胜利,从而掌握了曹魏大权。不过,在高平陵之变的第二年,也即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就病逝了,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不仅需要解决曹爽及其党羽,还需要安排好司马氏权力的传承工作。彼时,司马师和司马昭成为最合适的继承人选。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临终前,为何把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首先,根据《晋书》的记载: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内外诸军、录尚书事。

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成为魏国的大将军。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是武将之首,这意味着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大权,也即司马懿传位给了司马师,而不是后来人尽皆知的司马昭。对于司马昭来说,很多人会联系到一句俗语,也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相对于他的兄长司马师,司马昭不仅弑杀了曹髦这位曹魏皇帝,还发动了魏灭蜀之战,从而成功消灭了三国之一的蜀汉。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司马昭的能力,应该要强于他的兄长司马师。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自然有观点认为司马昭更合适成为司马懿的继承人。不过,在笔者看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司马师要比司马昭更合适成为继承人,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师出生于公元208年,而司马昭则出生于公元211年。虽然在年龄上,这两兄弟相差不大,但是,司马师毕竟年长于司马昭,这在传位上确实存在不可忽略的优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天下各地。对于始于先秦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被古代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所继承。在三国时期,虽然曹植才华横溢,但是,曹丕作为当时年长的儿子,最终笑到了最后,被魏王曹丕立为太子。同样的道理,后主刘禅虽然资质平庸,但是,作为刘备的嫡长子,刘禅的太子之位是无可置疑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废长立幼的袁绍、刘表等诸侯,则在东汉末年相继走向了灭亡。对于这些正面或者反面的例子,司马懿可以说是历历在目,明白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意义。因此,只要司马师没有犯什么大错,等到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懿家族的大权,自然会交给司马师,而不是次子司马昭。另一方面,虽然司马昭后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司马懿生前,司马师显然更加优势,也即是司马懿心目中的理想继承人。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曹魏景初年间(237年三月-239年),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多次升迁后担任中护军。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师曾担任中护军这一官职,这无疑是司马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建安十二年,曹操将护军改为中护军,领军改为中领军,并令其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地位颇重。后来曹魏进一步改其名为护军将军,掌管选拔武官,隶领军。蜀汉、东吴都有此职位。对此,在笔者看来,中护军可以说是御林军的统领,这是位高权重的官职,而司马师能够担任此职,自然证明了他的本事。

相对于司马师,司马昭在高平陵之变前,只担任了散骑常侍、议郎等没有实权的官职。换而言之,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师已经在官职上彰显出继承司马懿的趋势了,而司马昭则是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角色,也即司马师成为司马懿重点培养的儿子。到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和司马昭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的放大。

对此,《晋书》中记载: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最后,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事关生死的战役中,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了曹魏都城洛阳。事后,论功封为长平乡侯,加卫将军之职。而高平陵之变的前夜,当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次日清晨,会兵司马门,司马师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司马懿看到之后,颇为感叹:“我的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当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今日,一朝而集,众人莫知所出。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当于司马昭,年长的司马师不仅冷静沉着,还成为司马懿的左膀右臂,成为司马懿能够击败曹爽的重要帮手。因此,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的继承人地位,应该就没有任何悬念了。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相对于直接弑杀皇帝的司马昭,司马师只是废黜了皇帝曹芳,这其实是更加理智的行为。公元255年,司马师病逝,而司马昭得以接替司马师执掌大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3048.html

“司马懿临终前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的用意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对李广利真的是草包吗?如果李广利真的那么菜,汉武帝为何要重用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其实并不完全是草包。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草包,汉武帝也不会让他领兵讨伐匈奴。李广利在战场上也是有高光时刻的,只不过闪光点确实不多,才能平庸也是真的。李...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于公在狱史一职时,东海郡有一个妇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没有孩子,对婆婆很是孝顺,婆婆心疼她让她改嫁却被她拒绝,后来老太太为...

固伦和敬公主是什么出身?在历史上她有多受宠?

固伦和敬公主是什么出身?在历史上她有多受宠?

固伦和敬公主,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随着最近清宫剧的再次热播,从前段时间大热的《延禧攻略》,再到最近“天价片酬”的《如懿传》,乾隆皇帝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他和富察皇后的爱情也让人唏嘘,但是在富察皇后死后,他们唯一的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却得到了乾隆...

历史上一代雄主李世民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

历史上一代雄主李世民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贞观之治的创立者。对于他的死亡却是疑点重重,说法不一,那么唐太宗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其实非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分析。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