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7)34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有了李世民才有了贞观之治,但只有李世民成不了贞观之治,大治的天下只有李世民与大量人才合作才能实现。可以说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会运用人才的皇帝,没有之一,正是因为这样,贞观年间,大唐朝中的人才如过江之鲫,超过了秦汉,宋明也有不及。

李世民有一双辨别人才的慧眼,他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这些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中。如果李世民穿越到现在,那他最合适的工作应该是猎头,当然,任职一个公司的老总也是绰绰有余。只要有能力,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够很好地生活。

贞观末年,在一次朝会上,李世民就当着群臣的面要长孙无忌来评价自己这个皇帝的过失。长孙无忌虽然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但面对这个问题也不敢回答,只好拍马屁。这记马屁却拍到了大腿上,李世民大为不悦,然后当着群臣的面开始评价朝中的各位重臣: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长孙无忌为人善避嫌疑,应对敏捷,比之古代贤者也毫不逊色,然而统兵作,却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面临为难不改气节,为官亦不私结朋党,唯独缺少的是耿直规谏、忠直进言;唐俭言辞漂亮流利,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觥筹交错之间,言语更是滔滔不绝,可惜跟随朕三十载,却无一言论及国家得失;杨师道性行纯良,品德无可指摘,但是为人怯懦,难当大任,无论事务缓急,皆不得力;岑文本品性敦厚,文章是其所长,可是惯于引经据典,有时未免脱离实际……

李世民将麾下的文武重臣一一点评,语气虽然委婉,但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可见李世民的眼光之毒辣,观察之细致。

正是因为有这双慧眼,李世民才能人尽其才,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人才团队。贞观大治就是由李世民与他的这个人才团队共同缔造的。

当然,单凭毒辣的眼光而没有人才源头,李世民也不会有大量的人才可用。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李世民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贞观元年,李世民初登大宝,人才稀缺。于是就命令当时的宰相封德彝负责向朝廷推荐人才。可几个月过去了,一个人才的水花都没见到。李世民很不高兴,就去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则借口说天下没有什么人才,这让李世民气笑了,他说道: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这句话就是李世民用人的精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能发掘出这个人的能力,让他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天下的人才就取之不尽。而封德彝没有发掘人才的眼光,却污蔑天下没有人才。难道每个朝代都是向其他朝代借人才吗?

见到封德彝不堪其用,于是李世民亲自出马。当时天下人才十分,有八分都在世家大族内。寒门之中也有精英,可上升渠道却被世家所垄断。于是,李世民亲自颁发了一道诏令:不论门第,不论新故,不论华夷,不论士庶,只要你品行无碍,才学出众,你就能来我这里找到一份工作。

李世民这一诏令直接打破了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再加上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大唐朝中开始涌现出一部分寒门贵子。如贞观宰相马周,他就是寒门出身,早期一直不得志,后来偶然间被李世民发现,这一下子就不得了了,到了贞观十年后,房玄龄杜如晦等能臣相继过世,马周成为了他们的接班人。

所谓上者劳人,中者劳心,下者劳力。李世民绝对是人上人,他善于放权给手下大臣,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所以,贞观年间的事情虽然棘手,但有着大量人才的李世民没有过劳而死。这一切皆是李世民从隋文帝杨坚身上吸取的教训。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宁可把自己累死也不敢轻易放权的主子。李世民就曾经这样评价过杨坚:

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这句话将杨坚用人的缺点暴露得淋漓尽致。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但放权不等于放任,李世民也会时不时地敲打一下手下的大臣们,敲打完后又会给他们一些好处。典型的打一巴掌再给一个枣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李靖、尉迟恭、李世勣、房玄龄等开国元勋,从龙之臣都被李世民这么关怀过。

贞观四年,李靖平定东突厥,立下不世之功。本来怀着满腔热情来长安接受嘉奖,结果被人参了一本。参他的那个人是温彦博,说他纵容手下掠夺钱财,犯了军中大忌。这一下让李靖冷汗直冒,惶惶不可终日。

却不知,李世民是因为李靖功劳过大,担心他居功自傲,这才让温彦博参了李靖一本。试问,李靖已经取得不世之功,势头正盛,温彦博又怎会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李靖呢?背后没有李世民的授意,很难令人相信。

李世民见到李靖,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通,然后让他回府反思。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觉得敲打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将李靖召到宫中,开始嘉奖于他。这一下就让李靖对李世民感恩戴德。但同时也对李世民产生了浓浓的戒备之心,所以,后来除非有战事,否则李靖一直都呆在府中,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宅男,著写兵书。

其余大臣们也都有和李靖相同的经历,李世民这一招屡用不爽,将手下的这些大臣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总的来说,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无非就这这几点: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才,敢于用人,比如魏徵这样的人他都敢用;敢于放权,在搞清楚这些人才的优缺点后,人尽其才;萝卜加大棒,让这些人才本分做事;权力制衡,不让一家独大,权臣要不得。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试问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像李世民一般将以上几点用人之道运用得淋漓尽致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3421.html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杀他们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杀他们

对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他们有的因为武艺高强而为人们所知,有的则是因为运筹帷幄的计谋而成为了世人崇拜的对象。但在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并没有出色的武艺和...

在明朝四大机构当中 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能

在明朝四大机构当中 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能

还不知道: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这四大衙门分别有何职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往往少不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等部门的身影。久而久之,提到东厂人们便会想到武艺高强、心狠手辣的“公公”,而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形象...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俗话说刀剑无眼,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关羽和张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武过人,作为大将,都要统兵作战,上阵杀敌,难免会受箭伤。在正史中,关羽曾头部中箭,但是没有死,而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却死了呢?关羽头部中箭,是在和庞德交战时,庞德射的。当时,关羽发动襄樊战...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历史上寇准的悲惨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上寇准的悲惨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寇淮是北宋的名相大臣,他是一个忠实正直的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刘奭,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断送“昭宣”中兴局面的始作俑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元帝刘奭(shi),是汉宣帝刘询和皇后许平君的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昭君出塞就是发生在汉元帝在位期间。在临行前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