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6)240

每当一提起尹昌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传位于朱标之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是一位勤政的帝王,他在世时,对朱允炆要求较高。朱允炆每天天不亮就要到朱元璋身旁侍立,学习政务。然而,当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逐渐变得慵懒,有时候太阳都出来了,朱允炆还没来到朝堂上。大臣们看在眼里,却无人敢说什么。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尹昌隆的大臣,给朱允炆上了一道奏疏。

《明史·列传第五十》记载:

昌隆疏谏曰:“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故能庶绩咸熙,天下乂安……今乃即于晏安,日上数刻,犹未临朝……非社稷福也。”

尹昌隆的意思是说:高皇帝(朱元璋)每天鸡叫的时候就起床,天不亮就上朝,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见百官了,所以才能天下繁荣,百姓安宁。陛下(建文帝)你继承大业,太阳出来之后还没上朝,这样下去,并非社稷之福。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建文帝被尹昌隆这么一说,面红耳赤,良久才说:“你说得对,朕确实做得不够好。”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性格粗暴,洪武一朝,很少有人敢当面向朱元璋提建议。这种习惯也被延续下来,到了建文帝登基,大臣们明知道建文帝做得不好,也很少有人敢之一个站出来。尹昌隆是何许人也?他敢公然批评建文帝,可见胆子不小。

尹昌隆,字彦谦,江西泰和人。洪武三十年的“榜眼”,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脾气耿直。当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改任监察御史。因为他性格刚直,又担任御史,所以才敢对建文帝提出谏言。

建文帝虽然表面上性格敦厚,实际上并不喜欢尹昌隆。两个月后,明朝发生地震,尹昌隆以“地震”为由,再一次给建文帝提建议,惹恼了建文帝,建文帝一怒之下,把尹昌隆贬到福宁任知县,一年后才调回京城。等尹昌隆回到京城后,“靖难之役”早已打响。

建文帝身边的宠臣,如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主战派,在这帮主战派的建议下,建文帝先后派遣耿炳文、李景隆率大军北上。

“靖难之役”虽然是藩王造反,但说白了还是皇室内部矛盾。尹昌隆看到因为皇室矛盾而导致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他十分不忍。尹昌隆回家写了一道奏折,内容简略为:

“今日之事,而北来奏章有周公辅成王之语,不若罢兵息战,许其入朝……”

尹昌隆的意思是:燕王朱棣不是要学周公辅佐自己的侄子周成王吗?陛下(建文帝)不如准了他这个建议,双方罢兵,让他入朝辅佐你。这样,百姓能免于战乱,何乐而不为呢?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不得不说,尹昌隆的这个奏折不仅大胆,而且很“天真”,建文帝作为皇帝,面对藩王造反,已经不能忍。如果真允许朱棣入京辅佐自己,那岂不是引狼入室。

所以,当朝廷高层收到尹昌隆的这份奏折后,为了不惹建文帝生气,就没把这个奏折交到建文帝的御桌上。

接下来,建文帝的战略方式屡次出现错误,李景隆更是不堪大用,朱棣逐渐掌控了局势。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方孝孺、齐泰等一批建文帝旧臣被诛杀。朱棣登基后,为了彻底肃清建文余党,命人写了一份“奸臣”名单,然后派人名单上的人及其家人一一问斩,很不幸,尹昌隆的名字也在这份名单上。

尹昌隆身为朝廷小吏,被朱棣派人抓捕,连审问都没有,全家都要被执行死刑。尹昌隆惊惧万分,临死前,尹昌隆想起了3年前的那份奏折。《明史纪事本末·十六》记载:

将就刑,当陛下大呼:“臣曾上奏劝以位让陛下,奏牍尚存,可覆案也!”

也就是说,在尹昌隆将要被斩时,尹昌隆对着朱棣大喊:“我曾经劝建文帝把皇位让给陛下(朱棣),奏折还在皇宫里存着,你要不信,可以派人去查一下。”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朱棣一听,竟有此事。连忙派人去查,果然查到这份奏折。朱棣拿着奏折对尹昌隆说:“若建文帝听了你的建议,我又何必从北平打到南京呢?”于是,朱棣下旨:释放尹昌隆全家,升任尹昌隆为左春坊左中允,派他到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

就这样,尹昌隆用一道奏折,不仅救了全家性命,把本来在“奸臣”名单中的自己,就变成了大忠臣,还被升官辅佐未来的皇帝。

在永乐年间,尹昌隆几次被朱棣重用,只可惜尹昌隆性格太过耿直,得罪了吏部尚书吕震,后来被吕震陷害,全家被杀。直到吕震死后,尹昌隆才得以昭雪。

从历史角度来看,尹昌隆是一位敢说真话、敢提真建议、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员。但从封建政治的角度来说,尹昌隆当年提的那个建议,不可能会被建文帝采纳。尹昌隆能够在永乐时期得到重用,和那一道“天真”的奏折,有着很大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5070.html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唯独对蓝玉下手那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将蓝玉剥皮填草,傅友德也好,李善长也好,这些人虽然都被诛杀或者逼死,也没有受到蓝玉这么非人的折磨,蓝玉的下场之所以这么惨,一方面因为朱元璋晚年的性格多疑,残暴,另一方面也是蓝...

石达开是什么人?杨秀清对他的态度如何?

石达开是什么人?杨秀清对他的态度如何?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声势最为浩大的起义运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尽管太平天国的建立,离不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但在太平天国中,他却只能算是精神领袖,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东王杨秀清。说起来,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全靠族人给他一口饭吃,才勉强活了下来。贫贱的出身,让杨秀清不得不早...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齐贤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齐贤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人,后徙居洛阳,北宋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众所周知宋朝一向有忌惮武将的传统,南宋名将韩世忠又是武将,又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当时国家不安、边境不靖,赵构又必需要武将来替他保家卫国。要不然金人打过来了,他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说不定连命也丢了。难道这是他愿意的?杀岳飞是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是根...

李治上位之后 李治为何没有除掉武则天

李治上位之后 李治为何没有除掉武则天

还不知道:李治死前为何没除掉武则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两大历史套路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特殊现象,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如项羽和刘邦,鸿门宴上为啥项羽不杀刘邦?并非刘邦的演技能拿“小金像”,也不是张良的谋略神鬼莫测,更非樊哙的忠勇可比“关二哥”。真正的原因是,...

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几岁 卫青为什么还要娶她

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几岁 卫青为什么还要娶她

对为什么卫青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一个朝代,这里出现过很多厉害的皇帝,如汉武帝,当然,也有不少出色的将臣,霍去病和卫青就是典型代表。两人同样是汉武帝推崇的武将,霍去病虽然影响力略高一些,但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