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7)381

张玄素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张玄素为银青光禄大夫,兼任太子左庶子,专门教导太子李承乾。几日后,东宫内发生了一件“摔鼓”的大事。

原来,太子李承乾喜欢击鼓饮宴,东宫内经常鼓声如雷。张玄素身为太子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出面劝太子。

李承乾被张玄素一顿数落,极为不耐烦,在怒火之下,李承乾命人将鼓取来,当着张玄素的面把鼓摔毁,场面一度异常尴尬。《资治通鉴·唐纪十一》云:

太子尝于宫中击鼓,玄素叩阁切谏;太子出其鼓,对玄素毁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子身为储君,左庶子身为东宫的老师,二人本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今闹到这一步,可见矛盾积累已久。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张玄素是如何将太子“逼”到墙角的。

1/6。你在哪里做小吏

贞观年间,张玄素担任刑部令史,唐太宗曾和张玄素曾有一次对话,让张玄素倍感羞辱。

上尝对朝臣问之曰:“卿在隋何官?”对曰:“县尉。”又问:“未为尉时何官?”对曰:“流外。”又问:“何曹?”玄素耻之,出阁殆不能步,色如死灰。(《资治通鉴》)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和张玄素拉家常,问张玄素:“你以前在隋朝的时候做什么官?”

张玄素答:“县尉。”县尉的品级是八品下,隋唐时期,县尉在县衙内位居县令、县丞、主簿之后,可以说为位卑言轻。

李世民追问:“在做县尉之前,你做什么官?”

张玄素很不好意思地说:“九品之外未入流。”隋唐官职一共分九品,在九品之外,就算不入流了。

张玄素本以为对话就此结束了,没想到李世民还问:“那到底是哪一曹的小吏呢?”

如此追问,张玄素面如死灰,出门的时候都迈不开步了。

小吏出身,为何让张玄素引以为耻呢?因为隋末唐初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有一个良好的家世,比能力更重要。正因为这,唐朝初年的“五姓七望”才让人高攀不起。张玄素小吏出身,还一再被李世民追问,仿佛被人可以羞辱一般。

2/6。这个小吏不能杀

张玄素说自己是不入流的小吏,到底是什么小吏呢?《新唐书》记载:

张玄素,蒲州虞乡人。仕隋,为景城县户曹。

隋朝末年,张玄素担任景城县(河北沧州境内)的户曹。“曹”是指古代办事的官署,也就是说,张玄素是县衙内负责户籍的办事小吏。虽然他是小吏出身,但品性高洁,深受百姓爱戴。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攻下景城,县衙内的官员悉数被抓获,包括张玄素。窦建德视隋朝官员如仇人,打算将这些官吏全部杀掉。可当窦建德要杀张玄素时,城中竟然自发来了上千位百姓为张玄素求情。《新唐书·张玄素传》: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执将杀之,邑人千余号泣请代,曰:“此清吏,杀之是无天也……”

因为张玄素是个清官,百姓才愿意为他 *** ,窦建德连忙命人将张玄素松绑,并且让他在自己麾下做官。

张玄素虽然只是不入流的小吏,但坚持自己是隋朝臣子的立场,不愿为窦建德效力。后来听闻隋炀帝杨广已经被宇文化及所杀,才勉强接受窦建德的任命。

张玄素在窦建德麾下勤勤恳恳,很快被升为黄门侍郎。

3/6。我给太宗提点意见

公元621年,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张玄素被俘虏。因为张玄素声名在外,被李渊任命为录事参军。李世民即位后,亲自召见张玄素,李世民问张玄素:“隋朝为何灭亡啊?”

张玄素答:“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皇帝亲理政务。如果什么事情都由皇帝管,皇帝做出的错误决定大臣们又不敢反驳,久而久之,皇帝的错误政令渐渐增多,国家必然灭亡。所以,圣明的君主要培养贤良的臣子来治理天下。”

李世民觉得张玄素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升他为给事中。

公元630年,李世民准备南巡洛阳,于是下令修筑洛阳皇宫。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众所周知,隋炀帝登基时,做了三件大事,之一是修大运河,第二是征高句丽,第三就是修洛阳皇宫。最终,百姓不堪重负,隋朝江山满目疮痍。

此时,张玄素给李世民上疏,劝李世民不要步隋炀帝的后尘。李世民怒问:“难道我不如隋炀帝?”

张玄素正色回答:“如果你如此做,就是和隋炀帝一样的君王。”

李世民陷入沉思,最后对房玄龄说:

“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玄素性格耿直,直言敢谏,不怕得罪李世民。幸运的是,李世民从谏如流,最终听取了张玄素的意见。这件事也让李世民对张玄素有了深入了解,接下来对他委以重任。

4/6。这个太子不听话

基于对张玄素的了解,李世民认为此人忠直,值得委以重任。李世民任命张玄素为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辅佐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唐会要》曾评价李承乾“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从小备受李世民疼爱。为了培养李承乾,李世民先后派遣房玄龄、陆德明、孔颖达、李纲、于志宁、杜正伦、魏征等数位名臣任职东宫。

但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逐渐生出叛逆思想,李世民不得不多处寻访贤德之人,放置在东宫,以辅佐太子,越是这样,李承乾越是觉得压力太大,更加惶恐。

张玄素初来东宫时,发现李承乾有厌学心理,张玄素劝道: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苟违天道。人神同弃。(出自《旧唐书》)

李承乾不听劝告。贞观十三年,李承乾逐渐染上了打猎、喝酒等嗜好,张玄素劝道:

骑射畋游,亵戏酣歌,悦耳目,移情灵,不可以御。(《新唐书》)

李承乾想停止一天的学业,张玄素又劝道:

学文以饰其表。

反反复复劝了很多次,李承乾叛逆心理已起,张玄素的话他不想听,但又因为张玄素是父亲李世民派来的,他又没办法,于是二人关系逐渐疏远。

5/6。把太子逼到墙角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唐太宗李世民都看在眼里,李世民认为张玄素是称职的,只要张玄素坚持下去,太子一定会听从张玄素的建议。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加封张玄素为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左庶子。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在唐朝东宫,虽然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少师等职,但这些职位大多是挂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宫官员。真正任职于东宫的官员,分文武两类,武将更大的官职是太子左内率,文官更大的官职是太子左庶子。前者是负责戍卫东宫和太子的安全,后者相当于东宫的政务大管家,同时也是太子的老师。李世民任命张玄素为太子太子左庶子,本想让张玄素当好太子的老师,却直接造成以下局面:

(一)张玄素深感肩上担子之重,所以战战兢兢,更加勤勉的劝谏李承乾。

(二)李承乾本身就厌烦张玄素的劝谏,现在张玄素又升任太子左庶子,让李承乾更加无法接受,但他又不能辞退张玄素。

李承乾为了躲避张玄素等宾客,一度闭门不出,整日在房内饮宴。张玄素几次上门,让太子以国事为重,不要整日沉迷于和宫女饮宴,李承乾越听越气,干脆不和张玄素说话。

后来,就发生了开篇的那件事情,李承乾在东宫愈加烦恼,于是击鼓夜宴,张玄素敲门阻止李承乾,李承乾把鼓鼓毁掉了。

注意,太子并不是因为虚心接受张玄素的劝告,而毁鼓明志,《新唐书》云:

太子出鼓,对玄素破之!

就这要把鼓摔在张玄素跟前,表达 *** !

摔鼓事件,表达李承乾内心对张玄素的抗拒,同时,也表明,一个当朝太子被东宫官员逼到了墙角,接下来,李承乾干了一件极为大胆的事情,史曰: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太子讳其切,夜遣户奴以骑楇狙击,危脱死。

李承乾为了摆脱张玄素,竟然派人在夜里暗杀张玄素,张玄素差点命丧李承乾之手。

6/6。论张玄素之过

李承乾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因为害怕弟弟李泰危及到太子之位,所以铤而走险,蓄谋发动叛变,最终东窗事发,被李世民所废。从历史角度看,李承乾毫无疑问是一位失败的太子。

正是因为李承乾是一位扶不起来的太子,所以后人都认为张玄素是无辜的。史学大家宋祁在《新唐书》中评价张玄素:

承乾之恶,根著于心,而归责玄素,其何救哉?此士亹辞不能傅太子,谅矣。

张玄素的同事、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魏征也曾为张玄素说话,魏征说:

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这种观点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认为李承乾昏聩无能,张玄素已经尽到了一个东宫臣子的本分,即使最后李承乾被废,也不能怪张玄素。

笔者认为,李承乾固然有错,但也不能说明张玄素是正确的。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李承乾尚只有17岁,因为身为储君,畏惧东宫,内无慈母沟通,外有兄弟象征,李承乾实际上是孤独的。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根据《旧唐书》等记载,不管是于志宁、还是李百药、孔颖达等人,都反复给李承乾提建议。而且态度一个比一个语言犀利、态度凶狠,导致李承乾不知所措,愈发抗拒谏言,遂产生叛逆心理。而张玄素到东宫后,比于志宁等人有过之而不及,让李承乾无力承受,在李世民把张玄素晋升为太子左庶子之后,李承乾彻底被逼到墙角,他派人暗杀张玄素就是更好的说明。

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古人教导别人,讲究因材施教,因时而异。张玄素忽略了李承乾的心理教育,而一味进谏,这种做法,定然不能将李承乾纠正到正途的。但张玄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李承乾“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李承乾在父亲、老师、弟弟的各种压力下,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所以酿成大错。

李世民把李承乾托付给张玄素,李承乾因为张玄素而更加叛逆,最终走上不归路,焉能说张玄素无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5124.html

“李承乾为何会派人赐杀自己的老师张玄素?发生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跟随刘备,公孙瓒左右不了,因为那时候,赵云已经离开公孙瓒7年,早已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与公孙瓒一毛钱关系没有。即使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公孙瓒也管不了。再者,赵云虽然能打仗,但...

徐盖:唐朝名将李勣之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盖:唐朝名将李勣之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盖(?~633年),字广济,原先为高平望族,曹州离狐人,隋唐大臣,唐朝名将英国公李勣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德二年,李勣归顺唐朝,赐姓李氏,册封徐盖为济阴郡王,固辞。乃封上柱国、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贞观七年(633年),徐盖病逝,追赠潭州都督,...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动摇自己皇位基础,为何乾隆还要给叔叔们平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皇帝给八叔胤禩,以及那些和他爹雍正争夺过皇位的叔叔们平反这件事,确实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乾隆是雍正的儿子,如果给胤禩等人平反,就意味着胤禩等人没...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

评论列表

Snowy
Snowy
39秒前

张玄素作为太子老师,尽职尽责劝谏李承乾归于正途,然而教育需因材施教、因时而异;一味进言规过未能顾及心理引导与疏通易适得其反致生叛逆之心。逼到墙角非良师之为也体现了教育的复杂性及责任之重大性值得深思研究并引以为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