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7)370

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战国历史,就是秦国的崛起、奋进史;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掌舵的秦王外,对秦国贡献更大的还有三位秦相:商鞅、张仪与范雎。

这三个人都不是秦国人,而且他们为秦国服务的时段也很有意思:商鞅(公孙鞅)公元前361-338年,张仪公元前333-310年,范雎公元前270-255年(张、范两人之间,掌握秦国大权的是外戚魏冉),三个“外国人”几乎是以“接力”的方式,联手推动了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那么,他们各自在秦国的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这三个“外国人”能左右秦国的发展?下面依次道来。

公孙鞅(商鞅):秦国崛起的引路人,秦王朝的奠基者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作用,可以用“脱胎换骨”四个字来形容。公孙鞅入秦前,秦国偏居西陲,长期被以魏国为首的三晋打压,甚至还出现过数十万人被吴起的数万人击败的惨烈经历;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时,秦国沦落到备受中原各诸侯国歧视:

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中原各国,无论大小,都把秦国视同蛮夷。所以时年21岁的秦孝公决定奋发图强,甚至对全天下宣称,谁能让秦国强大起来,自己愿意给他“尊官、分土”的待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公孙鞅,携带着李悝的《法经》,以及在魏国的所见所学来到了秦国。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并非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冒进之举,而是依据当初李悝变法的理论、经验与实践,结合秦国文明落后、地贫人稀、制度僵化的现实,建立起了以法令为依据、以赏罚为工具,将功名利禄与农战功绩挂钩;再加上郡县制、连坐制,将各阶层牢牢捆绑在君主的意志之下,打造成了一部有序运转的国家机器。

可以说,商鞅变法,让秦国站在魏国这个战国初期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变法施行短短十年后,秦国变了一副模样: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力度最强、范围最广、执行最为彻底的法家变革,甚至可以被称为整个中国古代最系统、最成功的改革(没有之一)。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而其后秦国再度与魏国交手,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就是后者了。公元前340年,商鞅率秦军夺回了河西之地,标志着秦国正式打破魏国的压制,由此冲出关中、杀向中原;各国从此再无宁日,遭受秦国虎狼之师上百年的不间断蚕食。

而在商鞅死后,他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秦国继续在他设计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最终一统天下。其后,秦始皇以秦国的变法实践为基础,结合李斯、韩非子等人的补充,初步建立起了其后中国封建时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框架。商鞅不仅在秦国历史上无人可及,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地位。

张仪:以连横破合纵,秦国对外战略的破局者

张仪为秦国的更大贡献,就是打破了齐、楚联盟,解决了秦国东出的更大障碍。

在秦国拿下河东后,魏国一蹶不振,天下格局变成了秦、齐、楚三强并立的局面。齐国自不用说,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把魏国拉下了头号强国的宝座,赵、韩及周边各国纷纷来朝,“於是齐最彊於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在公元前314年,齐国还趁着燕国内乱,用时50天占领燕国。

楚国的实力则更不容小觑:齐国强是吧?那我就修理修理你,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公元前333年,出于对齐、魏国互相称王不忿,楚国挥师北上,在徐州击败如日中天的齐军;公元前323年,楚国将领昭阳在襄陵击败魏军后耀武扬威,其后调转矛头动向攻齐,齐王靠着纵横家陈轸的帮助劝退楚军。

而在此后,出于对秦国进入中原的戒备,齐、楚先后参加了苏秦发起的合纵阵营。虽然期间六国联盟屡次被毁,但齐楚两大国关系相当密切,是实际上的盟友关系。据《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13年,齐国甚至还帮助楚国攻打秦国并占领了曲沃。

所以,秦国一直对这两国恨得牙痒痒,特别是在齐国把燕国车了一遍之后,秦国的危机感更加强烈:东方竟然出现一个能跟自己匹敌的强国?绝对不允许!但以一敌二显然不太现实,只得慢慢寻找时机。

公元前314年,带领齐国迈向巅峰的齐威王去世了,时年20岁的齐湣王继位,这在秦惠文王看来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三寸不烂之舌为武器的张仪,则成了他的杀手锏。

早在公元前333年,张仪就来到了秦国,这段时间他一直孜孜不倦于帮助秦国削弱、打压自己的母国。当然业绩还是比较优秀的,甚至还因功被封丞相。而当秦惠文王决意对楚、齐动手后,首先就想到了这个最擅长搞离间、破坏的手下。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接下来的情节大家比较熟悉:张仪来到楚国后,许下600里商於之地的空头支票,唆使楚、齐两强断交;楚怀王照办后,他却坚称当初承诺的是6里地。其后恼羞成怒的楚怀王仓促派军伐秦,却在丹阳大败、被阵斩八万人,汉中地区也被秦国夺去;其后的蓝田之战中,楚国再次遭受重创,甚至差点被韩、魏两国抄了后路,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然,其后张仪还有忽悠各国纷纷与秦国连横的光辉战绩,但他对秦国的更大贡献,首推这次对楚国的连环计。此事彻底改变了秦、楚、齐三强鼎立的割据,楚国地位一落千丈,其后在秦国的持续打压下逐渐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天下变成了秦、齐并列的格局。

张仪对于秦国而言,可谓是及时雨。当初在夺回河西后,秦国立即引起了东方各国的警惕,这也是苏秦的合纵之策得以顺利实现的外在原因。而张仪,则成了阻碍六国抱团的头号搅局者。那时的战国人,曾这样描绘张仪等人的威力:“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言并不浮夸。

范雎:远交近攻、收回王权,秦国中后期战略的操盘手

公元前270年,魏国人范雎逃到秦国,并且以“远交近攻”的战略,迅速博取秦昭襄王的信任。

在宣太后、魏冉当政时,秦国延续着对东方各国的压制,但战略思路并不清晰,出于四面开火的状态。就在同一年,魏冉曾越过韩、魏,不远千里打击齐国,但这以行动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他的封地陶邑,对秦国的利益并没有带来增量,相反还会带来四面树敌的风险。

因此,范雎认为,为了提高秦国的扩张效率,不如向东交好齐国,将精力集中于家门口的韩、魏两国,实现“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的目的。并且,在占据两国所处的中原核心区后,秦国就掌握了通往东方各国的中枢,进可攻、退可守,燕、赵、齐、楚国都将直面秦军的兵锋。

这一战略得以实现的前提是:齐国愿意配合。但对此范雎胸有成竹,十余年前,曾爆发了“五国伐齐”的事件,齐国几乎面临了灭国之灾。后来虽侥幸复国,但实力早已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并且与东方各国已貌合神离。

这一战略立即得到了秦王的认可,并立即付诸了行动。其后,秦国基本上贯彻了这一战略:安抚、麻痹齐国,大踏步吞食身边的三晋。最终,到了嬴政时期,秦国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夙愿。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范雎对秦国的第二大贡献:驱除“四贵”、收回王权。

所谓的四贵是秦昭襄王的四位亲属:舅舅穰侯魏冉、华阳君羋戎,弟弟高陵君、泾阳君。秦昭襄王继位30多年来,在母亲宣太后的主导下,秦王的权利受到了很大制衡,正如范雎所言:“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

这样的局面其实很危险:战国以来,那些王权被分散的诸侯国几乎都会自我削弱,比如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分权给儿子,自己落得饿死的下场,赵国也失去了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孟尝君在齐国权势滔天,最终他为了争权,竟然鼓噪各国伐齐,为乐毅当起了“带路党”。

如果说雄厚的国力奠定了秦国的发展下限,那么,集中王权、规避风险,则关乎着秦国的成长上限。在范雎的鼓动、策划下,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废掉母后,将魏冉、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全部驱逐,从此将大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大权在握,反过来又是落实“远交近攻”战略的组织保证。4年后,在抢占中原制高点—上党地区的过程中,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一举将这个东方头号军事强国打得只剩半条命,此后的秦国,基本上已经没了对手;秦昭襄王死后四年,嬴政接位,秦国统一天下的目标已触手可及。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商鞅、张仪、范雎三人,是联手推动秦国迈向统一之路的头号功臣。同时,从上文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来源地出奇的一致:魏国。这一怪像的出现,其实存在着必然性。

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秦国君主的意图深藏玄机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商、张、范三人,都是魏国贵族政治的弃子。自从魏文侯去世后,也许是对本国的实力过于自信,魏国统治者逐渐失去了进取心,贵族政治再度复辟,连续几任魏相都出自贵族;魏武侯即位后不久,当时最为顶级的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被魏相公叔痤设计逼走。

而卫国人公孙鞅来到魏国后,恰好选择了在公叔痤手下效力,不过一直得不到举荐。直至弥留之际,考虑到这位奇才已经不会危及自己地位,公叔痤才向魏惠王大力推荐;但事出突然,公孙鞅压根没进入魏王的法眼。

张仪虽为魏国人,但他根本没有进入魏国朝廷的考虑范围:“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靠着苏秦的帮助才来到秦国。

而范雎则是去秦国逃命的。魏相魏齐轻信谗言,认为范雎向齐国泄露本国机密,因此不问青红在白,将其打得半死,甚至让食客向其身上撒尿羞辱。为了活命,范雎改名换姓,跟随秦国使者王稽逃离了魏国。

魏国而这三人离开魏国后,无一例外把魏国当成了头号报复打击的对象。魏国的陨落,正是拜自己人所赐。

秦国为何能够对外来人委以重任,甚至将国家发展大计全盘相托?所谓穷则思变,在公孙鞅入秦之前,秦国“地方千里者有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就是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没有实力,对外也是有心无力,时常被各国羞辱。

若一个人已经退无可退,就不会有所顾忌。国家亦如此,因此秦孝公才愿意将改革大业全权交给公孙鞅操办。而由此尝到甜头后,其后秦国对各国人才一直持开放、欢迎的态度,并依靠这种人才红利保证了国家战略的不断更新。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任用外人来制定国家战略还有一个好处:削弱本国的既得利益群体。一个国家在同一个轨道上行进太久,就会滋生一批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现有权益,这些人天生对改革抱敌视态度;而任用在本国没有裙带关系、没有利益纠葛的“外国人”,则是秦国君主用来重新切割蛋糕、保持政权生命力的不二法门,甚至屡试不爽。

说白了,外国人才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秦王本人才是背后的操纵者。而在达成战略目标后,这些“外国人”往往会成为秦王用来平息众怒、稳定人心的更佳替罪羊。这就是商鞅、张仪、范雎三人最后均难以善终的本质原因。

无论意图如何,最终秦国确实依靠各国(尤其是魏国)的人才促进了国家实力的滚动增长,并最终让嬴政“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一举统一中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

以史为鉴,讲历史只是手段,指导现实才是目的。重视人才,关系到一家、一国的荣辱兴衰。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保护、使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2/35193.html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