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臣蒋济,为何要写信劝降曹爽,帮助司马懿夺权?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魏名臣蒋济,为何要写信劝降曹爽,帮助司马懿夺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49年,70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皇宫和京城洛阳,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免去大将军曹爽之职。此时,距离曹操去世已有29年,他的老部下大多作古,可是有这样一位老部下,不但没有阻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还助纣为虐。正是由于他给曹爽写了一封信,向曹爽保证只是将其免官,可以保住荣华富贵。不料最后司马懿翻脸不认人,诛灭曹爽及其党羽三族。
他是谁呢?他就是太尉蒋济。那么,蒋济为何要帮助司马懿夺权啊?他之所以站在司马懿这一边,写信劝降曹爽,有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蒋济和司马懿多年共事,关系密切。
蒋济,字子通,和司马懿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是曹操为数不多在世的老部下了。他早年 *** 任命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为曹操出谋划策,开启了人生仕途。在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时期,蒋济先后当过东中郎将、尚书、中护军、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
在曹芳继位之后,蒋济因功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后来他成为太尉。蒋济和司马懿同朝为官,经常打交道,有公务来往,一来二去,两人关系密切。如蒋济和司马懿都当过丞相府的属官,蒋济为主簿兼西曹属,司马懿为主簿兼东曹属。两人是天天见面的同事,关系相处融洽。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蒋济和司马懿两人同时劝说曹操,没必要太担心,不能迁都,应该和东吴联盟,共同夹击关羽。
其二,蒋济不满曹爽架空自己。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齐王曹芳即位,蒋济平调为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不久,曹爽采用亲信丁谧的计谋,采用明升暗降之法,将太尉司马懿升为“地位尊崇,没有实权”的太傅,又将领军将军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样,领军将军一职就空缺了。此时,曹爽任命他的二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至此,曹爽兄弟完全掌握京师禁军。
本来蒋济担任领军将军,掌握实权,却被升为太尉,权力受到约束。换做谁,心里也不会满意的。于是,他和韬光养晦的司马懿等暗中谋划,准备寻找时机,干掉曹爽,恢复自己的权势。蒋济和司马懿都是被曹爽架空,都失去实权,“同是天涯沦落人”。《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齐王即位,徙为领军将军,进爵昌陵亭侯,迁太尉。
其三,蒋济可能真的为曹魏考虑。
当时,大将军曹爽排挤另一位托孤大臣司马懿,大权独揽,俨然一个权势滔天的大权臣。他幽闭郭太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兄弟及亲信,排除异己,接收魏明帝曹叡的才人,独断专行。总之,此时的曹爽,太不像话了,需要有人出来整治一番。面对曹爽如此专政,法度多次更改,蒋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向皇帝上疏道:
“今二贼未灭,将士暴露已数十年,男女怨旷,百姓贫苦。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终无益于治,适足伤民,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率以清平,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
以上上疏大意为,现在吴、蜀未灭,数十年征战,将士们伤亡惨重,无家可归,百姓贫苦。国家的法度,不允许平庸之辈随意更改。这样做,最终不仅对国家繁荣昌盛没好处,还损害百姓的利益。只有文臣武将各尽其职,国家才可以太平祥瑞,越来越强盛。
忧国忧民的蒋济,看到曹魏朝堂走偏了,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无可厚非。而此时掌握大权的曹爽,对其反而更加反感,对其置之不理。这深深伤害了老臣蒋济的心,他和曹爽渐行渐远,向司马懿这一边靠拢了。
总结:以上三点就是蒋济为什么帮助司马懿,写信劝降曹爽的原因。其实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司马懿作为士族的代表,和曹魏宗室争权。蒋济虽然是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可是时过境迁,曹操早已去世几十年了,情分淡了。
不同的是,蒋济或许真的为曹魏健康发展着想,他想的是罢免专权的曹爽,并不是要对其赶尽杀绝,没想到司马懿将其连根拔起,灭其三族。蒋济也羞愧难当,于同一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