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楚考烈王熊完,在位期间有何政绩?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楚考烈王熊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
虽然《大秦赋》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国的君臣,但是,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秦国和山东六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所以,在《大秦赋》中,其他诸侯国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本文所要说的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完(《史记》作元),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
在战国后期,秦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远超山东六国了。当然,对于楚考烈王等山东六国的君主,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积极合纵攻秦,以此试图遏制秦国的扩张势头。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的楚考烈王。
具体来说,楚顷襄王在位时,将熊完(楚考烈王)立为太子。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与秦国讲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国作人质,同时派左徒黄歇前往秦国侍奉熊完。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和《大秦赋》中的嬴异人(子楚)一样,熊完(楚考烈王)也有在其他诸侯国当质子的经历。换而言之,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互相派遣王子当人质,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了。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熊完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同年,楚考烈王由陈国故都陈郢(今河南淮阳)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对于楚考烈王来说,之所以迁都寿春,显然是为了远离秦国大军的锋芒。早在楚顷襄王在位时,白起就曾率领秦军攻占了楚国都城,也让楚国由盛转衰,走向了衰落。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对楚国发起进攻,以试探楚国态度。春申君黄歇为奉行其“亲秦附秦”策略,割让州陵(今湖北咸宁西北)给秦国,楚国势力更加衰弱。在稳住楚国之后,秦昭襄王将注意力放在了三晋身上了,这成为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相继爆发的重要背景。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不断调集大军,在长平一带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
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用赵括取代了廉颇,结果被白起击败,这让赵国失去了40多万大军。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范睢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息为由,建议允许赵、韩割地请和。秦昭襄王同意,但是,等到秦军撤退后,赵国拒绝献出城池。于是,秦昭襄王发动了针对赵国都城邯郸的战役。秦昭襄王派出了王龁这位名将,以此日夜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到了公元前257年,虽然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却依然难以抵挡下去了。于是,平原君赵胜来到楚国求援。
赵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向楚考烈王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赵平原君回国后,楚国出兵救赵。与此同时,魏信陵君恳请魏安釐王宠姬如姬窃取兵符,击杀晋鄙,领兵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由此,在魏国、楚国、赵国三国大军的夹击之下,秦军大败,邯郸之围得到解除。对此,在笔者看来,通过救援赵国,击退秦军,楚考烈王在山东六国之中名声大振。对于《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就是以邯郸之战作为开篇的,比如吕不韦就是在邯郸之战爆发时,带着嬴政的父亲异人逃回秦国的。
邯郸之战后,秦国休养生息,这给山东六国带来了喘息之机。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当然,秦孝文王的在位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三天。秦孝文王去世后,子楚即位,这就是秦庄襄王。对于秦庄襄王这位君主,在吕不韦、蒙骜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继续蚕食山东六国的疆域。
所以,到了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并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在位期间积极参加合纵攻秦的战役。除了公元前257年的邯郸之战、公元前247年的合纵攻秦之战,楚考烈王所在的楚国,还和赵国等诸侯国联手,于公元前241年发起了蕞之战。看过《大秦赋》的朋友,应该会对这场战役比较熟悉了。
在这场战役中,楚国项燕,赵国庞煖等将领率军攻打秦国,一度来到了非常接近咸阳的蕞城。如果联军可以更进一步的话,说不定就能包围秦国都城咸阳了。当然,在秦王嬴政、吕不韦等人的冷静指挥下,秦军最终击败了山东六国组成的联军。在蕞之战后,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之战到此结束,这也意味着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难以阻挡了。
最后,除了合纵攻秦之外,楚考烈王在位期间,还派春申君黄歇消灭了鲁国。鲁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到了公元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因为主要讲述的是秦灭六国的故事,所以鲁国、卫国等依然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自然也就没什么戏份了。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吞并鲁国之后,客观上扩大了楚国的疆域,也让楚国的重心逐渐东移。而这,无疑是楚国能够坚持到公元前223年才灭亡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楚幽王继位。在楚考烈王回国之前,已在秦国生有一子名启,被秦国封为昌平君。对于昌平君来说,是《大秦赋》中的秦国丞相。虽然昌平君曾协助秦始皇嬴政平定嫪毐之乱,但是,在秦灭楚之战的时候,昌平君芈启作为楚考烈王之子,还是背叛了秦国,被项燕立为楚王。由此,对于楚国最后几位君主,也即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昌平君芈启等,都是楚考烈王之子,这在战国时期,自然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