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后悔太子之死,为何却不善待太子后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2)390

汉武帝作为把汉朝推向顶峰的皇帝之一,其丰功伟绩毋庸置疑,“秦皇汉武”的美称便是对汉武帝一生成就的更佳赞誉。

但后人对汉武帝一生往往毁誉参半,评价其一生做的最错误的决定便是相信巫蛊之祸而处死妻儿。

但有趣的是,晚年时期的汉武帝已经意识到了当年太子所犯之事确有冤情,即使他后悔太子的死亡,却也没有选择厚待太子的后人。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汉武帝后悔太子之死,为何却不善待太子后人?

实际上,虽然晚年时期的汉武帝表现出了对于太子刘据的愧疚,但是这并不表明,汉武帝就认为巫蛊之祸与太子无关。

事实上,汉武帝一直在调查这件事情的真相,只是在历史的记载当中,这件事情直到汉武帝死去之时,也没有调查出一个完整的真相。

后世之人所理解的真相,只是根据现有线索所拼凑出来的一个最完美的设想而已。

太子真的是清白的吗?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太子刘据所导演的巫蛊之祸是受人陷害,汉武帝是被一些有心人蒙蔽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则不然,真实的历史事实无人得知,这只是后世之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而已。

根据记载,太子刘据是因为江充等人的迫害才起兵造反。

而太子的母亲即皇后卫子夫,以及太子的妻子和孩子都死于此次事件。在此次事件结束之后,仍然留存于世的只有太子的孙子——皇太孙刘病己。

但是,这个年幼的孩子也只是在牢狱之中勉强存活而已。

当年,汉武帝派田千秋等人进行调查。但是,田千秋等人一直没有给汉武帝一个明确的答复,汉武帝得到的仅仅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结论而已。

首先,负责调查此次案件的人员确实在宫中挖出了木偶人,说明巫蛊之说并不是完全陷害。

但是,同时他们又找不出绝对的证据来证明,这个木偶人就是太子所施的巫蛊之术。

事实上,在长时间的调查过程中一无所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以当时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可能找不出事情的真相。

唯一找不出真相的理由,只能是审判的官员有问题。

田千秋为什么不给汉武帝一个明确的答复呢?

除非,这件事情真的是太子所为。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而已。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汉武帝后悔了?

作为英武的帝王,汉武帝的聪慧毋庸置疑。当汉武帝感觉到田千秋的敷衍之时,他其实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大部分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在面对此次事件时,会表现地如此疯狂的主要原因。

毕竟,真相让他难以接受。

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太子刘据一直是他比较宠爱的一个儿子,更是他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

逐渐冷静下来的汉武帝,真切地受到了丧子之痛,这也是他会在之后表现出悔恨的主要原因。

在事情发生之后,由于太子之前的良好表现,大部分的朝臣仍出面为其求情,这也不失为汉武帝表达悔恨情感的理由之一。

汉武帝的后悔更多来源于,对当年太子艰难处境的理解。

汉武帝后悔太子之死,为何却不善待太子后人?

在太子空缺后,关于皇位的争夺战日益激烈,朝堂以及后宫众人都加入了此次权力之争,这让晚年时期的汉武帝身心俱疲。

汉武帝曾建立思子宫来吊唁太子,此举可以看出,此时的汉武帝对于处死太子的行为确有后悔之意。

但也可以大胆猜测,汉武帝的悔恨有待商榷。流露出后悔之情,也许只是为了从残忍的结果中,适当地挽回自己的声誉。

优待太子后人?汉武帝不会,也不能

冷静下来的汉武帝对盛怒之下的决定即使感到后悔,身为皇帝的他也不能轻易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言九鼎的生存环境,在逼迫着他忘记自己所后悔的事情。

虽然他可以做出种种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但他却不可以用这种愧疚去肆意地补偿太子的后代。

只因为,作为死去之人,曾经的太子刘据不会对现在的皇位继承构成任何的威胁。不论他表现出怎样的哀思,都不会影响到现在的局面。

汉武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朝堂众人的细心关注,一旦汉武帝表现出对于太子后代刘病己的补偿心理,现存的局面就会发生变化。这位太子的后代,会立刻进入这权力的斗争之中。

而此时,所谓的补偿无异于加害。

除此之外,太子引发的一系列事情的真实可能性,也是汉武帝不会厚待刘病己的原因之一。

在汉武帝的心中,太子一方面是反叛者,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疼爱几十年的儿子。

他会在反叛者死去之后,把对儿子的那份思念和愧疚表现出来,但却不会因为这份愧疚对反叛者的后代予以补偿。

这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相互拉扯,也是晚年的汉武帝最后的一点柔软。

结语

虽然汉武帝没有厚待太子刘据的后代刘病己,但他也没有为难这位子孙。汉武帝能够做地就是对他不闻不问。

相比于普通人来说,刘病己的生活已经属于高标准了。

汉武帝十分清楚,自己异于常态的关心,只会加速这位后代的死亡。反而是漠不关心的态度,才有可能让他继续存活下去。

作为皇帝,汉武帝的行为处事不能以常人的标准来判断,他的漠视对于刘病己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1/39686.html

“汉武帝后悔太子之死,为何却不善待太子后人?” 的相关文章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还不知道:平心而论,三国时期的猛将许褚,他的实力在什么水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里许褚,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正史里的许褚,一个是演义里的许褚。正史里不好排列,毕竟,真实的战场上各大名将单打独斗的机会不是很多,难定一二三四五的名次,但许褚在正史里绝对算得出超级猛...

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

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时光里,有无数的帝王诞生,那么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历史网小编认为,分别是赵武灵王赵雍,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北魏孝文帝元宏,元世祖忽必烈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缓和了民族关系。在赵武灵王之前,中原王朝一直将周围的少数民族当成...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