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只在位27天就被废了
对刘贺被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欲速则不达。昌邑王刘贺的心太急了,如果他想和当年的代王刘恒一样,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也许最后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不汲取教训,不吸收经验。导致刘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如果做个纵向对比,刘贺相当于刘恒的话那么霍光就相当于平定了诸吕之乱的功臣周勃和陈平的角色。当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两个人很慎重,他们放弃了齐王刘襄,那是因为刘襄野心勃勃,很有实力,他的兄弟刘章和刘兴居更是平定诸吕之乱的主力军。这样的人做了皇帝,还有陈平、周勃的好日子吗?他们选择代王刘恒,不是因为刘恒贤德,而是在他们看来刘恒平庸,是诸侯王里最没有野心,更好控制的人。同样作为霍光,他选择刘贺的原因也是因为刘贺在朝堂中缺少根基,便于霍光控制,而不是因为他贤明。
史籍记载里,刘贺在位27天,共做了一千多件坏事,相当于他继承皇位后,他就一直在作恶,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算是一位奇人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称为“多智而近妖”,因为诸葛亮成了未卜先知的神仙,给将领们锦囊妙计,就可以料敌于先,洞察天机,最后更是上演了七星续命的故事。很多太神奇的事情,就是故事而不是史实了,至于刘贺做了一千多件坏事的事,大家可以理解一下。
历史的真相是昌邑王刘贺到京城来,并不是孤身一人,还带上了自己在封地的一班人马,目的就是尽快掌控权力。但是他不像代王刘恒那样沉稳老练,先稳住这些手握实权的大臣,而是迅速展开行动,把自己的亲信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准备取代霍光和原来朝堂上的一些重臣。这无疑触动了霍光及所有人的利益,于是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把刘贺赶下皇位。刘贺和的祖先刘恒相比,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论权谋他不如刘恒,论心机他更远远不如。汉文帝刘恒用了温水煮蛤蟆的方式,到了京城之后,先是把这些功臣们加官进爵,而后又用不露声色的手段,把这些人一个个铲除,牢牢把权力握在了自己手里。
刘贺并不昏庸,也没有史书记载里那么坏,他只是犯了年轻人的通病:冲动。急于夺取权力施展抱负,但是忽视了真正掌控权力者的感受,如果他不做这么多“坏事”,霍光就不是和伊尹齐名的名相,而是扰乱朝纲的乱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