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还成了明朝皇帝?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10)380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他是太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皇太孙朱允炆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任皇帝,而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们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之一,太子朱标的意外死亡。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据说朱标“仁柔孝友”,品德高尚,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也是皇位最理想的继承人。史书上记载,朱元璋等上帝位时,对昔日的功臣大开杀戒,朝中众人怕引火烧身,不敢相劝。这时候,太子朱标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丢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色,不敢去拿。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了这些昔日的功臣,内部整理好了,你才能坐稳宝座。”皇太子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掼,并继续追打。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子朱标确实是个有德行之人,如果他能登基称帝,确是百姓之福啊。

但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打算迁都北方,派朱标北巡陕西,考察当地民情地理。朱标回来后却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去世了。这时朱元璋已经65岁了,他老来丧子,极为悲痛。而且因他还面临着一个难题,由于朱标的去世,那么该让谁来继承皇位。

第二,朱允炆乖巧孝顺,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很小便去世了。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从小便十分乖巧孝顺。我们有句古话叫作“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句话用在朱允炆身上却不合适。史书上有记载,朱标生病的时候,他便日夜守在床前,一刻也不离开。朱允炆生于皇室,从小养尊处优,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朱标死后,他非常悲痛,茶饭不思,人也消瘦了很多,史书上说他哀毁骨立”。此外,朱允炆对朱元璋也十分孝顺,平时有空,总是过来陪伴朱元璋,晚年的朱元璋十分看中孝道,自然喜爱这个乖巧孝顺的孙子。

第三,朱元璋害怕儿子们为了夺嫡,而兄弟相残。朱元璋膝下一共有26个儿子,剩下的儿子能文能武的也有,挑选他们来继承皇位也是可以的,但是朱元璋犹豫了。因为他害怕要是儿子们知道自己要在他们中间重新挑选一人来继承皇位,那么26个儿子为了继承皇位,自然会暗中争斗,到时候兄弟相残,势必天下大乱。历朝历代为了继承皇位而兄弟争杀的现象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一下子成了难题。

中国皇位继承制度上有种叫做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有一天学士刘三吾向朱元璋建议,说朱允炆虽是朱元璋第二个孙子,但他的哥哥朱雄英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去世。所以按照嫡长子制度来看,朱允炆是个最为合适的人选。我一直觉的这个刘三吾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他要么是没有搞清嫡长子制度,要么就是有意偷换概念。因为哥哥朱雄英死了,那么说朱允炆是朱标的嫡长子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刘三吾由此建议让朱允炆来继承皇位,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时朱标死的时候还只是太子,并非皇帝,所以不能让朱允炆来继承皇位。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说的话,继承太子最为合适的人选应该是朱元璋第二个儿子秦愍王朱樉,他也是孝慈高皇后所出,朱标死后,他才是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刘三吾那胡说八道的建议,恰恰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他也有意让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但是他仍然非常担忧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那么多儿子,个个能征善战,会服气年纪轻轻的侄子朱允炆登基当皇帝吗?有一件事情让他特别担心朱允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说有一次,朱元璋和儿孙们一起观礼,看到门前仪仗里的马匹,朱元璋便出了个对联的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儿孙们对下句,朱允炆极为聪明,马上对出了下句,“雨打羊毛一片毡”,你看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千条线对一片毡,确实工整。旁边的四子朱棣脱口而出,说“日照龙鳞万点金”,此句不仅工整,而且还有气魄,绝非朱允炆所能比的。一个是强势的叔叔和一个是柔弱的太孙,确实令朱元璋确实有些担心。史书上还记载,朱元璋临终的时候,还对朱允炆说“燕王不可不虑”,由此可见,朱元璋一直不放心自己那些儿子们,特别是四子朱棣。

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还成了明朝皇帝?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分封诸王,帮助朱允炆登基扫除障碍。 朱元璋为什么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全部封到各地当王呢?我觉得他有两个目的:一是让他们分驻边疆各地,帮助朱允炆一起维护明朝边境安全,确保大明繁荣稳定。二是亲王封到各地,虽有自己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护卫军,但是朱元璋还明确的规定,说王府护卫军听王指挥,王府以外的封地军队不听诸王调遣,而且规定诸王一辈子不能出封地,否则格杀勿论,防止他们反叛皇帝。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在各地为王,但是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朝中出了奸佞之臣,欺负甚至反叛朱允炆,那该怎么办?

第五,朝中有奸佞,诸王可以节制诸军,亲君侧。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全分封各地后,只剩下朱允炆在京城孤苦伶仃,怕其势单力孤,受朝中大臣的欺负,故而在《祖训》当中又加了一条,规定“遇有大事,诸王可以节制诸军”,就是说诸王平时不能节制护卫军以外的军队,也不能出自己的封地,但是一旦朝中出现了奸佞小人或是危急的事情,便可以节制军队,出封地入京平叛,清除小人。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燕王朱棣就是以“遇有大事,诸王可以节制诸军”为理由,打起了朝中有奸佞,我引兵入京帮忙清理为理由,在北京起兵反叛建文帝。

朱元璋深谋远虑,做足了功课,终于将皇太孙朱允炆扶上了皇位。却没料到,刚登基不久的建文帝,听信文臣之言,大力削藩,最终惹怒了燕王朱棣。第二年,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两人一打便是四年,史称”靖难之役“。最终,朱棣取得天下,成为了大明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明成祖。而建文帝在南京城破的那天起,便神秘失踪,再无音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1057.html

“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还成了明朝皇帝?” 的相关文章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约215年—244年),字奉孝,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甘陵王刘永异母弟。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理为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为安平王。延熙七年...

司马攸的能力那么强 司马昭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司马攸的能力那么强 司马昭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还不知道:司马昭为何没有传位给能力更强的司马攸?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高,这不仅与他是坐享其成有关,更与他选择傻儿子司马衷继承大统,“八王之乱”罪魁祸首贾南风作为儿媳有关。就算单论能力司马炎也要次于司马攸,那么为何司马昭最终选择司马...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没有追谥他,是在怨其丢失荆州之过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获得人生的第一个谥号,已经是他薨后四十年的事情了。季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此时的季汉政权已经到了国祚的最后三年。一、刘备是没有资格追谥关...

清朝时期选秀有什么潜规则吗 妃子为什么会越选越丑

清朝时期选秀有什么潜规则吗 妃子为什么会越选越丑

还不知道:清朝秀女为什么这么丑?选秀背后到底有什么潜规则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许多晚清老照片上都记录了晚清妃子的风采,但这种“风采”属实是让现代的我们难以欣赏。所以我们对晚清秀女的印象都是丑,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帝为什么要选这么多“丑妃”呢?选秀制从古沿用至今应该...

三国时期甘宁与周泰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甘宁与周泰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刘备想取南郡,周瑜也想取南郡,不但周瑜想取南郡,还想杀刘备,但是,刘备和诸葛亮不傻,也阴了周瑜一把,智激周瑜,让周瑜和曹仁、曹洪等人激战,然后趁机从中取利。在争夺南郡的过程中,甘宁被困于彝陵,周瑜率军去救,甘...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演义小说及各种曲艺评书中,单雄信是个义薄云天、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当年曾经和他在瓦岗寨一起结义的兄弟们,包括徐世勣、程咬金、罗成等人,都已经先后投降了唐军。可是,由于单雄信的哥哥被李渊...

汉中之战时赵云的任务是什么?他的表现是什么?

汉中之战时赵云的任务是什么?他的表现是什么?

汉中之战也是三国历史上一场大仗,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赵云,大家第一反应自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阿斗,白马银枪杀得曹军闻风丧胆;提起汉中之战,最容易想起的则是黄忠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其实汉中之战时,赵云也奉献了很大的功劳,刘备因此称赞“子龙一身都是...

周瑜和陆逊相比谁更加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周瑜和陆逊相比谁更加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道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发展,都离不开两个词,大一统和大混乱,这是古代封建王朝更新换代的常态,大一统时期,天下太平,政治清明,国家正常运行,人民丰衣足食,基本实现了所谓的天下大同,这可能是古代人民梦想中的生活。比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