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11)431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反叛,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魏延,是蜀汉阵营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实力和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

可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却之一时间反叛了蜀汉,投靠了曹魏,最终被马岱斩杀,身败名裂。

按道理说,魏延在蜀国并非没有受到重用。他虽然资历不深,却被刘备任命为镇远将军,全权都督汉中前线军事。在诸葛亮手下,他也同样颇受重任,担任征西大将军,封为南郑侯,多次作为北伐先锋,屡立奇功。

既然如此,魏延为什么非要选择背叛呢?

对此,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给出解释是:魏延脑后长有反骨,从面相来看,他天生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诸葛亮活着时尚能服从,诸葛亮一死,他必定会反。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当然,这只是小说中的说法,我们显然无法把一个人的行为归结于他的长相因素。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魏延从来没有打算背叛蜀国,说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乱臣贼子,还真是有点冤枉。

一、子午谷奇谋

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首先与他在之一次北伐时期献出过的一个重要计策有关,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之一次北伐战争,从汉中出兵,向魏国控制的长安发起了进攻。

在汉中和长安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秦岭山脉。自古以来,想要从汉中打到长安,就必须穿过秦岭。而在秦岭之间,分布着4条崎岖的山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斜谷)、傥骆道(骆谷)、子午道(子午谷)。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从地图上看,这4条山道虽然距离长安最近,却由于山路崎岖陡峭,非常不利于行军和粮草运输。于是,诸葛亮的之一次北伐并没有选择这4条山路,而是绕了一个远路,从汉中往西北方向行军,出祁山古道,攻打陇西三郡。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诸葛亮之一次北伐路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稳妥,有利于保证后方的粮草供应,而且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由于绕了一个远路,无法对关中平原造成太大的威胁。

而魏延提出了另外一个计谋,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认为,蜀军不应该绕道祁山,而是应当兵分两路走秦岭山路。他建议,由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出兵,吸引曹魏注意力,而他则率领一路五千人的奇兵,兵出子午谷,直接偷袭到长安城下。 当时长安的守将名叫夏侯楙,是一个胆小怕事,怯弱无谋的人。魏延正是基于此点,认为可以出奇制胜,一招制敌。这个计谋效仿了汉初时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得手,确实可以出奇制胜,一击夺取长安。

这便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显然,魏延的这个计策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生性谨慎,认为子午谷出兵风险太大,所以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兵出祁山的路线。后来,蜀军的确占领了陇西三郡,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却最终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最终被迫撤兵。

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诸葛亮与魏延谁对谁错。只是想说明,魏延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而且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所以导致了他的心中一直存有怨念和痛惜。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北宋有一位名叫何去非的学者曾对此作出过点评:

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

这里说到的”愤惋“一词,就充分总结了魏延当时的情绪。他常年驻守汉中,战斗在和曹魏斡旋的最前线。所以他梦想着夺取长安,梦想着建立韩信一样功业。但他的奇谋却总是不被采纳,而北伐又一次次的失败,久而久之,便凝结成了一种愤恨和抱怨的负面情绪。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二、 与杨仪不和

魏延仅仅就因为有些小情绪,就会反叛蜀汉吗?

当然不会,他的反叛之举还有另外一个助推剂,那就是他和杨仪之间的矛盾。

杨仪是谁?

杨仪,曾经是荆州的一个小官员,后来投靠了关羽,并被关羽推荐到了成都。诸葛亮北伐时,他已经官至随军长史,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不过,由于杨仪和魏延都性格孤傲强势,因此两人之间素来有非常严重的矛盾,谁也不服谁。两人经常在公共场合进行争吵,甚至还差点在一次宴会上大打出手。

因为诸葛亮从中斡旋协调,两人的矛盾并未激烈的爆发,但是这却为蜀汉的军政大权埋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诸葛亮一死,这种矛盾就显露出来,酿成了一场严重的内讧事件。

三、 内讧事件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耗尽了心力,死在了五丈原。

按照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临死之前将军队的指挥权临时授予了杨仪,命他率军退回汉中。同时,他还让杨仪命令魏延断后,防止魏军趁机追袭。

诸葛亮是否真的曾经留下这段遗命,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有一点可以确定,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愿意就此撤兵,而是做出了抗拒杨仪军令的举动。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他为何选择这么做?原因无非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两点:

之一,他的“子午谷奇谋”多次被拒,心中怀有怨念,不甘于北伐大业再一次失败;第二,由于私人之间的矛盾,他不甘位于杨仪之下,不愿意听命于杨仪。

这两点因素叠加起来,促使他做出了抗拒军令的举动,想要留在五丈原,继续和司马懿较量。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而在此时,心胸狭隘的杨仪也恰好抓住了魏延的这个把柄。他上书蜀后主刘禅,诬告魏延不服军令,企图谋反。

于是,在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之时,他手下的一文一武两个重臣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而魏延显然成了这场内讧事件的失败一方。他性格中的冲动和鲁莽,成为了葬送他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未得到军令许可的情况下,率领本部军马南下,攻打了杨仪的部队。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魏延从来没有不忠于蜀国,也从来没打算反叛。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三国志》记载: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这说明,陈寿也认为魏延并没有反意,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北上投靠魏国,而是率军南下攻打杨仪。他的目的只是想杀掉杨仪而已,泄一己私愤而已。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只不过,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刚刚去世,军队大权悬而未决,魏延不仅抗拒军令,而且还率军发动内讧,这造成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这使他背上了乱臣贼子的恶名,把话语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他的对手杨仪。最终,他人心尽失,众叛亲离,只能选择向北逃窜,被马岱追上斩杀。

一代名将,因多年前积攒下的一些小情绪,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小矛盾,最终葬送了前程,陨落于世间。

结束语:

说道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清楚,魏延的“反叛”根本与他脑后长没长反骨毫无关系。而千百年来,人们也已经习惯于把魏延当作一个乱臣贼子来看待。

“年少不识魏文长,识懂已是不惑年”。对于魏延来说,或许我们真的冤枉了他。

而对于蜀汉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双输”的结局。魏延固然身败名裂,蜀汉也失去了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最终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最终被魏国所灭,又能怨得何人?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1203.html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的相关文章

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是什么下场 八人当中只有两人能够善终

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是什么下场 八人当中只有两人能够善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为什么只有两人善终,其余六人下场都很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击败项羽成为天下之主,为了笼络人心,安抚万民,曾先后分封八位异姓王,在大汉江山稳坐之时,刘邦开始对这些异姓王逐一清算,八位异姓王只有两人得以善终。下面...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

对吴起临终一计为何令人赞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吴起趴在了楚悼王的身上时,他也是打算搏一把。搏什么呢?他就搏这帮楚国的旧贵族不敢对楚悼王的尸体下手,结果他搏输了。吴起是万万没想到啊,他的改革已经把这帮旧贵族给搞疯了,明知道楚国有“丽兵于王尸者夷三族”的法令(丽兵就...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清朝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看大清历史,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叶赫部第二大美女苏泰太后为何甘心做皇太极的一颗棋子,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古老的叶赫河浪花翻卷着故事,映出叶赫家族女性的风采,可以说,在女真人中,叶赫部世出美女且闻名...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寿元年(693年)的一天,宰相狄仁杰因为被来俊臣等人诬陷谋反,而遭逮捕下狱。来俊臣审问狄仁杰,让他承认谋反。狄仁杰知道自己若是不认,定会被白白折磨至死,于是乖乖承认谋反。来俊臣大喜,便不再提防狄仁杰。后来狄仁杰使计使武则天得知...

刘邦担心吕雉会图谋不轨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刘邦担心吕雉会图谋不轨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还不知道:刘邦明明担心吕雉图谋不轨,为何在世时不杀吕雉,反而杀樊哙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在历史上给人的形象就是两个字:狠毒。刘邦与吕雉是多年的夫妻,虽然两人聚少离多,再加上刘邦又是皇帝,后宫妃子不止吕雉一人,但刘邦识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整个秦末时期,没有...

评论列表

蓝宝石
蓝宝石
2周前 (11-08)

魏延的反叛并非出于野心,而是多年来积攒的小情绪和个人矛盾所致,他从未不忠于蜀国;他的冲动和鲁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真相,年少不识 魏文长 ,识懂已是不惑年,我们或许真的冤枉了他。#历史人物探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