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身为晚清时期的掌权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的
对慈禧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年方二八,初入宫闱的慈禧来说,后宫弥漫着的血雨腥风,她不可能毫无察觉。慈禧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踏入紫禁城开始,摆在她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使出浑身解数获得皇帝的宠幸,在夹缝中苟活;二是任凭他人蹂躏倾轧,重围高墙内幽幽冤魂中的一个。
踏入宫门的慈禧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可以说是生存压力。皇帝原有的妃嫔尚且不说,与她先后入宫者就有三个人,分别是贞嫔、云嫔、丽贵人。贞嫔,咸丰帝即位前就已入藩邸,是藩邸老人,登基后立刻由贞嫔晋封为贞贵妃,一个月后被立为皇后;云嫔,是咸丰帝藩邸时的侍妾,她的优点是善解人意,比较了解咸丰帝的习性;丽贵人,容貌体态万里无一,颇得皇帝喜爱。我们尚且不知慈禧在宫中生活的细枝末节,但在咸丰四年,也就是她入宫两年,慈禧获得了咸丰帝赏识,由兰贵人晋升为懿嫔。实现这一人生飞跃,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她曾不无自豪地对身边人说:“入宫后,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从她颇为得意的陈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成功的秘诀:
一是以美色成功俘获了咸丰帝。慈禧的容貌究竟美到什么程度?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直白自恋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我们现在可以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照片和画像,即使用今天的审美观点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秀丽。慈禧对自己容貌的夸赞,我们可以理解为盲目自恋,但是从1904年8月进入清朝宫廷,为慈禧太后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的描述中,我们完全可以判断慈禧容貌的美丑。卡尔与慈禧朝夕相处达九个月之久,将自己的亲见亲历所见所闻,记录于《慈禧写照记》中。
在书中她直言:“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广额丰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口唇宽度恰与鼻宽相称。虽然其下颔极为广阔,但丝毫不显顽强的态势。耳轮平整,牙齿洁白得如同编贝。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岁的大寿,平心揣测,当为一位四十岁的美丽中年妇女而已。”“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此时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娇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
二是以超高情商力压后宫。也就是慈禧所说的“后宫皆为我所制”。离皇帝越近,越能获得皇帝的青睐,这是后宫中所有的嫔妃的生存动力和终极目标,但是未必都尽如人意。我们无从知晓慈禧究竟用了怎样的招数使皇帝喜欢她,但慈禧向来聪敏乖巧、性格开朗、洞悉人性、善体人意,也许是这些使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多留了几分,也对她宽容了几分。而与她同时期的玟贵人,就没那么幸运。玟贵人入宫后先被封为常在,不久晋升为玟贵人。咸丰五年,不知玟贵人做错了什么事,不明就里地被咸丰帝降为常在,二十多天后,又被降为官女子,在一个月内由主子一直降为奴婢,而慈禧却凭借她的超高情商,常蒙皇帝宠幸,真正做到了“片雨不沾身”。
三是为皇帝生下皇子。慈禧深知仅凭容貌是不能一劳永逸地,只有诞下皇子才能地位稳固。清朝268年的时间,正是中国人口迅速膨胀的时代, *** 战争前,中国人口已由清初的几千万发展到四亿多。然而,咸丰帝却是一个子嗣奇缺的人,圣祖仁皇帝康熙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咸丰帝的父亲道光帝有九子十女,而他直到咸丰四年也还没有自己的骨肉降生。和其他嫔妃一样,慈禧想要“母以子贵”,以此提高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为此积极备孕。然而,事情往往会偏离自己的设想,慈禧的肚子始终不见动静。不能怀孕,除了咸丰帝的原因以外,也极有可能和慈禧体质不佳有关系。《起居注》上讲:每遇经期,她都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入宫两年有余,病症虽未见恶化,却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为此,慈禧在时常咨询太医,开具药房,精心调理。所开药方至今保留在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中。通过一年的诊治,最终“诸症皆好”,月经不调、宫寒的病症得以痊愈。咸丰五年六月,慈禧怀孕,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1856年4月27日)生下皇子载淳。因为这是咸丰帝的长子,也是皇帝迄今为止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从慈禧怀孕到生产,皇帝乃至后宫所有人,都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咸丰帝喜得麟儿,兴奋不已,提笔写下了“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的诗句。咸丰帝相当高兴,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慈禧这个大功臣,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路北的官房一所赏给慈禧的母亲;与此同时,慈禧在后宫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皇室四谱》记载:“(慈禧)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因为慈禧顺利诞生了咸丰帝的唯一皇子,24岁的她由五级的嫔,直升为三级的贵妃(咸丰帝不设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三是以超迈才情博得皇帝欢心。止步不前,得过且过从来不是政治家的本色,尤其对于慈禧这位百年不遇的女中豪杰来说,屈居第二也从来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封建王朝赋予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一旦触犯龙威就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样听凭处置。皇帝一不高兴即可不顾祖宗家法、群臣力谏,废了皇后,而对于贵妃的立与废,更是稀松平常。慈禧要稳固宫中的地位,就必须掌握驭人之术,驾驭皇帝。在当时满族妇女只能学习满语的大背景下,慈禧凭借入宫前的教育优势,既识得满语又能读写汉文,并且擅长绘制花鸟画。在圆明园居住时,“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能草书,又能画兰竹”。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记载:“西后入宫时,夏日单衣,方校书卷,文宗(咸丰帝)见而幸之。”所以说,所谓艺多不压身,掌握一门手艺对将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
四是遇到了咸丰帝这个不求上进的男人。逃避政治现实,寄情声色犬马,是对咸丰皇帝最真实的写照。由于慈禧能读写汉文,有些重要奏章就让慈禧代为批阅。“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咸丰帝从骨子里就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又不想落个疏于政事的骂名,有些奏章改为口头谕示,命慈禧代笔,这样可以省好多力气。好在内阁军机处呈送御览的奏疏,大部分属于报告性的指示意见,一般皇帝的朱批就只是“知道了”、“依议”等简单的字眼,对慈禧来说驾轻就熟。《崇陵传信录》记载:“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奏章,然胥帝口授,后仅司朱而已。”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揣摩,凭借慈禧的聪慧和机智,很快就对朝政如何运作,君臣之间怎样平衡,朝廷之中有几个山头,了然于胸。当第二次 *** 战争英法联军洞开清军防线直逼北京之时,我们不妨看一下咸丰帝和慈禧的表现。
《崇陵传信录》记载:“英法联军突破了清军道道防线并攻陷天津这日,正逢咸丰帝在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与后妃共宴。酒至一半,军机处奏报:英、法联军已陷天津。咸丰帝痛哭不止,皇后钮祜禄氏与诸嫔妃哭成一团,慈禧一人向前对痛哭不已的皇帝建议:‘事危急,环泣何益。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会之策。’”在这样触及国祚的惊天巨变面前,咸丰帝软弱无能的性格暴露无遗,在他束手无策,只顾偷睛抹泪的时候,慈禧却能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并且知人善任,从容举荐恭亲王牵头谋划御敌之策,正是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政治定力,将咸丰皇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正是一个合格统治者必备的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