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亡国之君崇祯,临死前写遗诏的用意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2)37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亡国之君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古时候的皇帝死后,依照惯例,大臣们要做的之一件事就是公布皇帝遗诏,发布皇帝对身后事做出的交代和分配。所谓遗诏,说白了就是说皇帝临死时所作的谕旨。遗诏一般都是皇帝亲自书写,但在明朝,遗诏经常是在皇帝人死之后,由大臣主持拟定的,遗诏的实际內容和皇帝自己的真实意愿,事实上沒有多大关联。

亡国之君崇祯,临死前写遗诏的用意是什么?

因而明代的皇帝改朝换代,通常给后继之君和朝臣们一个消弭弊政、整饬朝纲的机遇。如明武宗和明世宗去世后,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徐阶,各自拟定了两份皇帝的遗诏,把两朝弊政做了一个总清算,赢得朝野一片赞许。

但是明代有一份遗诏十分特殊,那便是末代皇帝崇祯的遗诏。为什么会说那份遗诏十分特殊,由于和其他遗诏对比,它有很多不同点:

遗诏是崇祯皇帝死前亲手书写的,并非他人代笔所书;

遗诏不是写在纸上,只是写在白衣布衫上;

遗诏并非用墨书写,而是崇祯咬烂手指,以指当笔,以血当墨写的。

遗诏并不是向自己的臣民交代后事,而是交给敌人看的。

遗诏內更为特殊容:“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追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相貌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瓦解,免伤老百姓一人”(《明通鉴》第九十卷)。

这份特殊的遗诏,更像一份罪己诏,或是悔恨书,是一份哀告和抱怨信。 从李自成围困京师,崇祯持续两天两夜都在“內外诸臣误我!误我!”的哀叹和抱怨中度过的。李自成农民军破城之后,崇祯皇帝在绝望中处决嫔妃,逼死皇后,自己只身和宦官王承恩直奔煤山寿皇亭。

寿皇亭本是崇祯练习宫廷侍卫的地方,现如今却变成自己最后的归宿。敌军逼近,崇祯万念俱灰,有力杀贼,无力回天,在绝望中恼羞成怒,临终有太多的话要对世界倾诉,最后脱下龙袍,咬烂手指,满带恼羞和悔恨在白衣布衫上写了这份 *** 遗诏,然后自缢而亡。

亡国之君崇祯,临死前写遗诏的用意是什么?

在我国数千年历史时间中,皇帝被敌人俘虏或者诛杀的很多,但临危自尽的只有崇祯一人。作为亡国之君,亡国已经是对自己更大的侮辱,崇祯完全没有必要留下任何遗诏,一般临终遗诏都会写两大内容:一是特定嗣君,二是对后人提出期望。

崇祯亡国之君,根本没有后继之君,所以写遗诏完全没必要,可崇祯不仅写了遗诏,而且还是咬烂手指用血写在衣衫之中,崇祯皇帝的 *** 遗诏包含四条重要含义:

一是自责无才无德,品行不高。

二是抱怨诸大臣不忠,欺上瞒下,自私自利,误国误己。

三是自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四是恳请李自成不必残害百姓。

而之一层含义仅仅虚晃一枪,重要是以便衬托第二层含义:“诸臣误朕”。假如说“无颜见烈祖烈”的确是一件令他悲痛的事,那么,最后一条“任贼瓦解,免伤老百姓一人”,毫无疑问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而已。

所以,在 *** 遗诏中,崇祯最想表达的含义就只有是“诸臣误朕";这四个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崇祯临死为什么会发出这种感慨?多年来史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平心而论,崇祯对大明亡国难辞其咎,但他称帝后当机立断清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然后惩处贪官污吏,整肃吏治,化异为同。下决心改善朝堂的颓废气象,大有中兴之主的派头。

殊不知客观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仅仅靠一己之力勤政节俭,王公大臣各怀心机,各自都留有后路,堪当重任之才寥若晨星,崇祯自以为是,用人失察,明代后期选人用人体制出现严重腐败问题和危机。每任用一人,便心寒一人。

亡国之君崇祯,临死前写遗诏的用意是什么?

朱元璋时期重典施政,在在用人上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但到明代后半期,伴随国家机器失灵,这种规章制度遭受了严重破坏。政界行贿风靡,吏部高官也贪污受贿,上下腐败透顶。崇祯称帝后,尽管极大信心整饬朝纲,升级吏治,但积弊难返,最终连他自身都迫不得已悲叹:“张官设吏,原是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如同贸易“(《明季北略》卷十三)。明末的政界,已宛然变成权钱买卖的交易市场。吏治腐败是腐败问题的根本所在。

这种靠权钱交易登台的 *** 之徒,其社会道德品行低下不言自明。寄希望于他们忠心谋国,无异于黄粱一梦。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面对的是一群腐败分子、庸人、蠢材,他没有理由不深陷“选任一人,心寒一人”的困局,最终临死落下满腹牢骚,带着悔恨自责告别祖宗江山,崇祯的 *** 遗诏,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警示意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3232.html

“亡国之君崇祯,临死前写遗诏的用意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在唐朝开国功臣榜单上都有哪些人?为何没有李建成?

在唐朝开国功臣榜单上都有哪些人?为何没有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唐朝开国太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由此改变了他和长兄李建成的人生。事变后,李世民先取代了李建成的皇太子之位,随后又成为大唐王朝的皇帝,是后世敬仰的“唐太宗”,而失败者李建成却只能被称呼为“隐...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萧衍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大权在握,美女在侧,歌舞升平,“皇帝”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可能是很多古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岗位了。事实上,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细数古代400多位帝王,真正长寿的帝王并不多。他们平日里的生活自然丰富多彩...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田千秋,西汉人,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他的祖上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之后田氏一脉徙居长陵。尽管祖上身份极为显赫,但到了田千秋这一带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早就荣光不再。征和三年之前,他都一直是高寝郎,在皇陵里守护着先帝...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熊槐,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对刘备投奔袁绍时局势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敌人袁超为何接纳了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