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创造了南梁盛世,晚年又亲手毁掉一切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梁武帝萧衍。
杜牧曾说过";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这句话基本上把梁武帝萧衍的大半生都给概括进去了。在前期,萧衍可谓是才华横溢、勤于政务,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可到了后期,他开始任人唯亲、佞信佛教,荒废了朝政。
萧衍这般判若两人的转变,令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前期由他一手创造的南梁可谓是一场盛世,但却被他最后亲手毁于一旦,令人十分惋惜。
沈约雕像";竟陵八友";萧衍称帝之后,励精图治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从小就喜爱读书,家里面也给了他更好的教育。因此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尤其是在文学上面非常有天赋,与沈约、谢朓等人被称为";竟陵八友";,而他的胆识更是位于";竟陵八友";之首。
永明十一年,齐武帝萧赜病重,大臣王融就想拥立竟陵王萧子良,以便可以让自己操纵朝政,后来事情败露被赐死。而这些计划,其实萧衍早已经看穿,并且暗自提醒了自己的好友们谨慎站队。他更是看穿了掌权大臣萧鸾的野心,早早就站好了队,为其谋划,等萧鸾即位后又接连立下了功劳,地位变得显赫起来。
不得不说,萧衍真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当时朝堂情势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能果断的下定决心站在萧鸾的这边,可见他非常擅长审时度势,而且从之后的一件事中,更可以看得出来他的胆识过人。
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萧鸾病逝,在位只有短短的五年。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而他就如他的称号一般,昏庸无能且残忍嗜杀,前后杀掉了不少的大臣。这些行为引起了萧衍的强烈不满,再加上沈约等好友决心拥护萧衍即位,最终萧宝卷将皇位";禅让";给了萧衍。
萧衍即位后,可谓是励精图治,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政务之中:哪怕手被冻裂了也要坚持每天四更天起床批改奏章。他认为饮酒作乐会耽误朝政,便遣散了后宫的乐府人员;萧衍对于官吏的选拔非常重视,他要求他的官员们必须做到清正廉明等等。
萧衍为了能够集思广益,特地在门口设下了两个盒子,名叫谤木函和肺石函:有功臣或是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或是提拔的,可以将书信投进肺石函;若是有百姓想对国家提出什么意见,可以把书信投进谤木函。
萧衍还完善了国家的行政法治,毕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更是大力整顿了从齐朝廷留下来的不良风气,他采取了明察暗访的方式,但凡发现或者被人举报有忘公徇私、玩忽职守的官员皆被罢免等等,实行了很多改革政策,使得南梁政治愈加清明,社会变得更加稳定。
萧衍之所以大力整顿朝堂上的风气,是因为他认为原先齐国的风气导致政治体制出现了的混乱、权责不清、官员们贪污,互相推卸责任等等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从中吸取了教训,不想重蹈覆辙,但是他从中获得的教训却并不是全都是有益的。
萧衍雕像萧衍的转变:从任人唯贤到任人唯亲
在南北朝时期,寒门子弟大多入仕无望,但萧衍即位之后,主张不论出身,";设官分职,惟才是务";。只要是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皆可为官,像是范云举荐的周捨就是寒门出身。而萧衍还将儒学作为了利禄之途、进身之阶,这不但推崇了儒学使其地位增高,还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入学和试吏的机会。
萧衍开设五馆,建立了国学,通过这一系列任人唯贤的举措,在统治前期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稳定了朝局。但是到了统治中期,特别是后期的时候,他反而对外臣有了猜忌,开始任人唯亲,还放纵宗室的一些胡作非为,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萧衍曾经亲身经历过齐明帝萧鸾为了皇位,不顾情义,大肆屠杀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连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局面。南齐皇族自相残杀的景象更是给了萧衍很大的警示作用,为了自己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统治,他必须要调整以往统治者对宗室的态度。
其实在南朝的时候,各代君王为了平衡宗室和各大士族之间的势力,经常选择重用寒门子弟和一些外姓大臣。这样虽然强化了皇权,但是却也使君主与宗亲之间产生了嫌隙,导致宗室之间内斗不断,最终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因此萧衍彻底改变了对宗室的态度,他认为只有优待、包容宗室才会避免昔日悲剧重演。他在统治后期将重要的军事大权交于宗室之手,不管对方有没有领军的才能都将其任命为将军,而征战的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
萧衍对自己的亲人更是分外纵容,其中他的六弟萧宏曾经窝藏过杀人凶手,而他不但不加以惩罚,反而加封。萧宏也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最后竟然还和萧衍的大女儿私通,两人还想着谋篡萧衍的皇位。结果事情败露,萧衍的大女儿觉得无颜面对萧衍就自尽了,萧宏最终病逝。
事情不仅于此,东昏侯原先有位妃子名叫吴淑媛,在东昏侯死后就入了萧衍的后宫。但当时的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孩子很有可能是东昏侯的。萧衍并不介意此事,给孩子取名萧综,以皇子的规格培养他,萧综一直以为自己是萧衍的亲生儿子。
直到萧综的母妃吴淑媛,因为怨恨萧衍让她失去了往日的恩宠,她出于报复的心理,将萧综的身世告诉了萧综。萧综从此疏离了萧衍,他认为是萧衍夺走了他应有的一切,更是在梁魏两国交战的时候,投奔了北魏。
萧衍知道后刚开始非常生气,直接将萧综的封号给撤了,还把吴淑媛贬为了庶人。但是当吴淑媛病逝之后,萧衍又起了怜悯之心,恢复了萧综的封号,还赐了吴淑媛谥号。等到萧综落魄的死于北方后,萧衍还派人取回了他的遗骨,以皇子的身份葬于皇陵。
其实通过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来,萧衍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优势。由于萧衍错误的选择,权力的天秤倾斜到了宗室这一边。萧衍多年对宗室的宠信,使得宗室占领了朝堂上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旦对他们有所动作,绝对会引起强烈的反弹。这也是萧衍明知道萧统和萧综等人犯了大错后,依旧没有给予惩戒的原因。萧衍变得刚愎自用,后期佞信佛教,最后落得凄惨结局
萧衍也从一开始主动集思广益、广纳贤才转变为了现在的刚愎自用。关于大臣们在萧衍对宗亲的态度上,一开始是有人持反对意见的,但是萧衍却一直不采纳。曾经有大臣贺琛秉公陈述了当时朝堂之上的弊端,萧衍却大发雷霆,痛斥对方。
从那以后,大臣们渐渐都不敢说真话,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大臣变得活跃起来。自此梁国官场攀比之风盛行、吏治混乱、奢侈浪费等现象非常严重。而萧衍有可能是受到了之前萧统和萧综的 *** ,亲人们接二连三的背叛,让一向推崇儒家的他改信佛教以求心里安慰。
一开始不过是出于好奇,到最后萧衍竟然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下令广建寺庙、佛堂,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因为他自己信佛,所以他要求全国上下都改吃素,不近女色,哪怕是祭祀的时候,也要用面团捏成牛羊的模样代替祭品。
更有甚者,萧衍曾经多次入寺为僧,而为了将他赎回,大臣们前前后后花了好几亿的银子。等到萧衍回朝之后,更是无心打理朝政,反而专心于研究佛理之上。他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国库亏空、政治混乱、民间有不少百姓被贪官欺压等等局面,梁国渐渐趋于衰败。
因为萧衍沉迷于研究佛理,所以对那些神神道道的事情更是痴迷。他曾经梦见中原一片太平安详,举朝欢庆的场景。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朱异,朱异立即奉承道:";这一定是天下统一的预兆。";不久后,羯族人侯景有意归顺于萧衍。
虽然当时的大臣们都认为侯景诡计多端,狡猾多变,毕竟侯景曾先是在北齐高欢手下征战四方,但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就投奔西魏,最终又来投奔梁国,实在是不可尽信。但是萧衍这时钻研佛理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他认为侯景就是梦里暗示的贵人,便接纳了侯景,却没想到引狼入室。
过了一段时间,萧衍与高澄讲和,但是要将侯景送回东魏。侯景知道后,便假借诛杀在朝中玩弄政权的朱异为由,发动叛乱。而当时守卫城门的将领萧正德早已经投靠了侯景,台城被攻破。最终,萧衍竟然凄惨的饿死在了皇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