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一心想当文臣却成抗倭名将,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顺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01
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一位叫唐顺之的明朝人,头上顶了这么多桂冠。
据《明史》、《郡志传·唐顺之传》、《明世宗实录》等,唐顺之系江苏常州人,生于官宦之家,天生聪明且个性鲜明,年纪轻轻就饱读经书。
嘉靖八年,唐顺之23岁,在会试中高中之一。
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小有名气了,会试又拿了个之一,更是声名远播,连内阁大学士杨一清都成了他的“粉丝”,表示如果他参加殿试,一定要录取为之一。
据顾宪成的《郡志传》,杨一清的好意,却遭到唐顺之断然拒绝。
杨一清先后五次派人去劝,唐顺之都不同意,气得杨一清直吹胡子:老举人教出来的人,为何如此无知?
“老举人”系人们对其父亲唐宝的尊称。
杨一清显然是有意提携,谁知唐顺之“不识抬举”,对这种关照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需要这种“侮辱人”的关照的。
有人要问了:杨一清这么干,不是徇私舞弊吗?
他想录取唐顺之为之一,又为何要征得他本人同意?不好意思,这个笔者也没想通。
既然不给面子,就别怪我不客气——杨一清一气之下,将唐顺之录取为二甲之一名,而他原本是要把他放在一甲第三名的。
按照“规矩”,二甲的试卷,是没有资格获得皇帝亲自批阅的,可是唐顺之的试卷,不但获得嘉靖皇帝亲自批阅,嘉靖帝还在他的试卷上,御批了这样几个字:条论精详殆尽。
二甲考生试卷上有御批的考生,他成了之一个。
有意提携唐顺之的,还有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璁,他见唐顺之初仕只当了个小小的兵部主事,觉得简直是浪费人才,要把他弄到翰林院为官,同样遭到唐顺之拒绝。
只不过这一回,他的拒绝比较委婉,算是给了大学士面子,而张璁则很不舒服。
02
嘉靖十一年,为母亲丁忧期满后,唐顺之改任吏部稽勋主事,旋即升迁考功。
但他很快就频遭排斥,原因是任职期间,他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好官,“引荐贤德,劾退不肖之人,正直不阿,廉洁自持”。
与这种另类比起来,吏部那些同僚就像一只白天鹅周围的乌鸦,对比太过明显,他们恨不得剥了他的皮,处处与他作对,也就在所难免了。
好在第二年,他就被调到翰林院任编修。
没想到这次调动,却成了“刚出狼窝,又入虎口”,之前赏识他、想利用权力关照他的张璁,依旧对他当初的婉拒耿耿于怀,给他小鞋穿。
唐顺之这才明白,他的不同于流俗,是与官场格格不入的,在官场是混不下去的,便想来个惹不起躲得起,请上司放他回家,理由是生病。
张璁却故意拖着不放,仿佛有意让他在这个火炉里多烤烤,后来多亏了一个小人告密,唐顺之才得以如愿离开。
那个小人是张璁的手下,他密告张璁说,唐顺之看他不顺眼,有意与他保持距离,张璁立即批准唐顺之辞职回家,恶狠狠地表示:给你脸你不要,今后想回来也没门,一辈子都别想!
离开翰林院后,唐顺之到宜兴开馆授徒,直到嘉靖十八年才获重新起用,嘉靖帝批准他官复原职。
但是不久,嘉靖皇帝就将他削籍,把他赶回老家常州。
原因是他长期不理朝政,呆在内宫不出来,大臣们面都见不着,唐顺之和廷官罗洪先、翰林编修赵时春上《东宫朝贺疏》,请求朝见太子。
他们的意思好像是,既然大老板不理朝政,那就让太子理吧,可这在嘉靖皇帝看来,简直是想造反,所以他一怒之下,唐顺之又倒了霉。
03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他早就不想混迹于龌龊的官场,早就想潜心读书潜心创作,如今终于可以心想事成了。
回到家乡后,唐顺之独居偏僻之处,从此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潜心钻研,射学、算学、天文律历、山川地志、兵法战阵等等,无所不涉猎,甚至还在三十六七岁的时候,请一位叫杨松的河南人教他枪法。
唐顺之在家一呆就是二十年,这期间,推荐他复官的大员多如牛毛,包括御史赵炳然、江南巡按舒汀、内阁学士徐阶、工部侍郎赵文华等,他的回应只有一句:感谢各位好意,唐某既然跳出了泥潭,何必再陷进去呢?
直到嘉靖中期,东南沿海一带闹倭寇,倭患日益严重,沿海“海商大贾”、“浙闽大姓”趁机大规模走私,并发展到亦商亦盗。
嘉靖皇帝派赵文华以工部尚书身份督察沿海军务、提督江浙军务,赵文华找到唐顺之,唐顺之才答应帮朝廷做事。
赵文华与唐顺之为同年进士,深知唐顺之有经世济时之才,并且通晓军事,又熟悉江南海防情况,便向他虚心讨教,请他贡献御倭之策。
唐顺之意识到,这是国家大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便对赵文华面授机宜,平时怎么做,战时又该怎么做,赵文华深表佩服。
听了唐顺之的高论,赵文华心想,这个人若不为我所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但他做了件蠢事,以为给唐顺之一点“好处”,唐顺之就会为他所用。
于是,他想了个出钱给唐顺之修葺先人坟墓的馊主意。
看来他枉为唐顺之同年了,竟然不了解唐顺之的为人,殊不知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他的“好意”不但遭到唐顺之断然拒绝,唐顺之还指责他别有用心。
尽管碰了一颗大钉子,赵文华仍不死心,又想举荐唐顺之复出,唐顺之干脆拒绝见他。
不过,嘉靖三十六年,当回京复命的赵文华再次举荐时,唐顺之再也没有推辞,被任命为南京兵部主事。
因为这一次,举荐他复出的不但有赵文华,还有其他大臣,举荐他复出的奏折竟达五十多件,来自朝廷的压力实在太大,再不遵命,就不仅仅是不给朝臣们面子的问题了。
国家需要,是他“屈服”的更大理由。
04
实际上,唐顺之之所以一再拒绝复出,是因为赵文华是严嵩的心腹,和严嵩一样,名声很不好,他担心自己也会被认为是严嵩同党。
他最终答应复出,另外两个人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一是严嵩,当唐顺之多次拒绝任命后,严嵩派人恐吓他。
严嵩如此“看重”他,并非因为他有多爱才,而是身为内阁首辅的他,深知只有唐顺之出山,倭寇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而倭寇问题不解决,他这个内阁首辅,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另一个是著名学者、有“东方最伟大地图学家”之称的罗洪先,罗洪先理解唐顺之一心想做隐士的心情,但他对他说,你的身子并非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国家,你想当隐士,怎么可能呢?
后来的事实证明,唐顺之的担心并非多余,然而他已顾不上自己的名誉,对到处攻城略地、打家劫舍、危害百姓的倭寇恨之入骨的他,想的是如何将其赶尽杀绝。
唐顺之复出后不久,就被提升为职方郎中。
那时的东南形势虽有所缓和,但西北边境吃紧,严嵩派他巡师蓟镇。
完成任务后,又派他到江南、浙江视察军情,与浙江总督胡宗宪谋划讨倭之策,提出口号:一月贼不平,请拿将官;三月贼不平,请拿郎中!
来到浙江前线,唐顺之从整顿军队入手,将不称职的将官逮捕法办,之前惧怕海战的将士,再也不敢找借口拒不出战。
嘉靖三十八年,自知无力抗衡的倭寇,龟缩在崇明大本营,盘踞在崇明水域,唐顺之亲自率军发动进攻,把倭寇赶到大海,取得大胜,倭寇被击沉的船,多达十三艘。
此次大胜,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唐顺之也因功升为太仆少卿,进右通政。
倭寇不敢继续与唐顺之正面对决,转而进犯通州、海门,唐顺之立即率军驰援,在姚家荡(今江苏盐城市西北)大败倭寇,其余倭寇退到庙湾(在今盐城阜宁),被明军包围。
正在那时,胡宗宪通知他说,崇明三沙又来了倭寇,命他火速增援,唐顺之立即回师,亲自披挂上阵。
当倭寇看到他跃马横刀,像一座山一样屹立阵前,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坚壁不出。
唐顺之指挥将士强攻,他自己则将胯下之马一拍,一直冲到离倭寇营地一百来步的地方,逼倭寇出战。
如此“不要命”,把总兵卢镗吓坏了,担心他有闪失,请求撤退,唐顺之不但不许,反而更加“来劲”,把马一拍,继续朝敌营冲去。
然而,即将冲到敌营时,他只觉脑袋一阵晕眩,不由自主地掉下马来……
原来,在此之前,他已在海上漂泊了三个月,“卤侵炎蒸,劳顿颠沛,身心疲惫”,积劳成疾,此时又是盛夏,导致旧病复发,跌下马来。
被救回后,他还想“逞强”,不料病情加重,不得不回太仓调养。
嘉靖三十九年,倭患稍定,因功擢升右佥都御史,并接替李遂为凤阳巡抚,兼提督军务的唐顺之,上书请求废除海禁,否则渔民生计无着。
十分信任和器重唐顺之的胡宗宪,再一次听从了他的建议,废除了出海禁令。
因多年在海上奔波,主持抗倭事宜,有时一连几个月生活在海上,染病后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唐顺之虽然疗养了一段时间,但未痊愈,又拖着病体再次出海巡视,途中病情再次加重。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行至通州时病情突然加重,54岁的唐顺之意识到再也迈不过那个坎了。
他把麾下诸将召到帐中,勉励他们继续杀敌,说完端坐而逝,实现了他“只要能守护社稷苍生,哪怕死在海上也在所不惜”的愿望。
崇祯年间,崇祯皇帝没有忘记这位抗倭英雄,追谥唐顺之为“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