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昱刚立好的遗嘱为何会被撕掉?原因是什么
司马昱刚立好的遗嘱为何会被撕掉,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进行了一些创新改革,但没过多久,就开始走向颓败了。
历代皇帝贪图享乐,根本毫无建树。到了东晋的时候,皇室就更加的衰败。
很多皇帝基本成了空架子,司马昱在位的时候,整个权力基本落在了桓温的手里。
桓温掌控着朝廷大局,废掉司马奕之后,就把司马昱扶上了皇位。而桓温的厉害众所周知,因此司马昱对他很害怕,虽然坐上皇位,但每日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哪一日桓温一不高兴也把他给废除了。
如此怯弱的一个皇帝,桓温就更加对他放心了,轻轻松松的就把朝政给把控了。
可登上皇位没过多久,司马昱就抑郁寡欢,身患重疾。司马昱意识到自己可能活不过多久了,就想着怎么交代后事,毕竟国不能一日无君啊。
而这个时候的桓温不在京城,于是接连传了好几道圣旨给桓温,叫他回朝辅政。可桓温军权在握,不在乎皇上的那点事,就对其置之不理睬。
而后司马昱就只好下旨立司马曜为太子,然而他才11岁,完全还是一个小孩子,哪里能处理什么朝政啊。
因此必须有人辅佐才行啊,桓温则毫无疑问就是辅政大臣了。
而司马昱自知软弱,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也才十来岁。就害怕桓温他日篡权自己做皇帝了,那他儿子的下场就惨了。
于是就遗诏中写下: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自可取之。
这句话很显然,就是在告诉桓温,实在不行,你可以自己当皇帝。说白了这也是在讨好桓温,做皇帝可以,只是希望不要伤害他的儿子。
正准备派人去宣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中书令王坦之走了进来,冲到皇上面前接过那到诏书。
阅览之后十分生气,直接当皇上面撕粉碎。王坦之如此大胆,实则忠于皇上,见到如此怯弱的诏书怎能不生气呢?
这不等于直接告诉桓温,你可以光明正大的篡位称帝,我司马昱默认了!
司马昱见此情形,并没有严厉批评王坦之,没有任何的愤怒之情。反而由衷的感到喜悦:虽然东晋衰落,但爱卿却是朕的忠臣啊!
但司马昱也无奈,如今走到这一步,他也无力挽救了,哭着对王坦之说:“我大晋的江山,只是运气好而得到的,你说现在还能怎么办呢?”
王坦之听完后,就更加的生气了:“这江山乃是宣帝司马懿所创下,陛下你又凭什么能将其转送他人呢?”
这时候司马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甚至有点惭愧,连手下的臣子都如此忠于朝廷,自己却胆怯的要死,实在无脸面对司马氏的列祖列宗。
于是决定重新起草诏书,意思、气势完全改掉:国事一禀大司马(桓温),如诸葛武侯故事。
王坦之一看心里舒坦多了,这才是帝王该有的风范嘛!意思就是桓温你当辅政大臣,但你得要想诸葛亮辅佐刘禅那般忠心不二,不可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没过多久,司马昱还真是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司马曜按照遗诏的内容,登上皇位。
而桓温果不其然暴出异心,见皇帝只有十来岁,完全没能力处理朝政大事 ,就计划着改朝换代,自己取而代之。
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小目标,被王坦之等这样的忠于晋朝的臣子给破坏了,带着这份遗憾,在公元373年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