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忽必烈一生中的两大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19)340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忽必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被历史学家称为“雄才大略”之人。由于元朝的军力强盛,加上国土广袤,所以忽必烈受到的赞誉非常多。

然而,纵观忽必烈的一生,却会发现他其实不完美,犯下了很多错误。本文所讲述的,就是忽必烈一生中的两个大错:低估了一个国家,高估了自己能力!

低估了一个国家

1274年,元朝还没有统一中国时,由于日本在贸易上帮助南宋,所以忽必烈决定远征日本。1281年,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再一次发动对日战争。大家都知道,这两场战争都几乎全军覆没,原因是海上的“飓风”!

客观的说,忽必烈在一开始,就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可谓是低估了日本。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这里有两个疑问,(1)船是谁造的?不至于几乎全军覆没吧?(2)第二次远征,为何陆上战争也打不过日本?

有专家分析认为,因为忽必烈不信任“南人”,所以船是由高丽人制造,使用了没有晾干的木材,结果不合格,导致飓风一刮就散掉了。不然,以中国当时造船技术,跑海贸经常遭遇飓风,怎会有如此惨剧?

至于蒙古大军在陆地上,也打不过日本,这一点是元军战斗力问题。或许,历史书的元军战斗力,是被放大镜放大了。当然,相比元军实际战斗力,南宋军队更孱弱不堪。

更为重要的是,忽必烈这二次进攻日本的失败,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即:日本对中国的敬畏之心少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倭寇横行东南沿海!需要注意的是,倭寇出现于元朝!

揭秘忽必烈一生中的两大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

高估了自己能力

不客气的说,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治国上,忽必烈都有高估自己的地方。但从“元”字上(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却能看出忽必烈的雄心壮志。然而,忽必烈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在治国用人上,忽必烈先后使用 *** 人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专理财政,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失败是个案,连续多个失败,或许就是“制度失败”了!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南宋的经济发达,社会宽容,元朝严管之下,经济却很一般,甚至在南方大建“牧场”。可以说,元朝光是“地大”,经济却相差南宋甚远。这说明忽必烈在治国上,显然很粗陋!

在军事上,忽必烈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然而,从忽必烈时期的对外战争来看,只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结论,即:全部失败,一场未赢!

关于忽必烈的对外战争,主要有五场,分别是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于是,1894年,忽必烈郁闷中死去!需要注意的是,忽必烈为何全部失败?

揭秘忽必烈一生中的两大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

后记

客观的说,中国古今之间,任何一个开国皇帝的对外战争,都不会“全部失败”,唯独忽必烈开此先例!所以,从这一个角度看,忽必烈还真称不上“伟大”!

关于古今中日战争,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元清时期都失败了,其他王朝执政时都赢了。这和当时执政者有关吗?显然,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甲午战争时的艰难,应该比不上抗日战争时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之所以有不错的历史评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元清,任何接受汉文化的统治者,无论对被征服地区,带来多少破坏和浩劫,都会读书人被称赞,至于“千里白骨”,最多“罚酒三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2/47957.html

“揭秘忽必烈一生中的两大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 的相关文章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或许不是很熟悉岑参这个名字,但是这句诗我们却是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是剧中程参的历史原型,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士大夫作为宋代的政治主体和文化精英,宋朝之兴盛自然离不开其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自汉唐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盛世王朝。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可见宋朝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得益于宋朝...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