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25)31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顺治的文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努尔哈赤、皇太极是雄才大略,康熙、雍正、乾隆是英明神武,在他们之间那位真正统一天下的身影更多的是多尔衮,而不是那位年轻且离经叛道的清世祖顺治。

1643年,为清朝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的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暴毙。

1644年,当时年仅6岁的顺治在满洲贵族的权力斗争中被扶上帝位。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1652年,摄政王多尔衮步上他哥哥的后尘,突然暴毙。

顺治正式掌权。

在历史上,在各大相关影视剧里面,都显示了顺治与他母亲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并不融洽。

顺治虽然是清朝之一位入关的皇帝,而且非常憎恨多尔衮,但是他的政治倾向却和多尔衮一样,属于改革派,喜欢 *** 文明,对满洲旧俗坚持进行汉化,而且坚定的认为满洲旧俗必须改革,要不然清朝根本无法长治久安。

而孝庄太后虽然在众多影视剧里面与多尔衮爱的死去活来,政治倾向却与多尔衮、与自己的亲儿子都大相径庭,史书记载孝庄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孙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而胡运衰,辄加禁抑云矣”,属于最保守的保守派,在孝庄太后眼里,满洲旧俗是清朝得以入关的最关键原因,所以满洲旧俗的保留关系清朝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事实上满蒙贵族中不止孝庄太后一人是这种看法,很多满蒙贵族大多数都是这种看法, *** 江山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文化上却要向 *** 弃械投降?凭什么!

于是为了掩饰自己落后的文化,清廷命令所有 *** 剃发易服,并将剃发易服视为自己独特的满洲习俗,形成对自己是满洲人身份的构建。

于是顺治的汉化改革与孝庄、满蒙大臣的习俗保留产生激烈冲突。

由此,政治的冲突变成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变成民族身份的冲突,民族身份的冲突演变成政治的冲突,三环环环相扣,形成无法解开的死结,顺治终其一生,都在这种死结冲突中被撕裂,痛苦挣扎,最终付出了情感和生命的昂贵代价。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孝庄太后出身蒙古贵族,从小就聪慧好学,从她教育出来的顺治和康熙就知道孝庄太后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女子,恰恰相反,孝庄太后肯定是一位知书明理有涵养的女子。

可以说教育孩子方面,她的成绩堪称优秀。

可正因为如此,亲情关系里渗入了政治(权力)的因素后,孝庄太后才会感觉到如此惨烈的痛苦。

顺治十年(1654年)六月,顺治决定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仿效明制,在内务府之外,另外设立宦官衙门,史称十三衙门。

顺治之所以设立十三衙门,是因为他认为满蒙大臣里面很多与他不同心,甚至说已经与他走的政治路线背道而驰,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决定用太监来分满蒙大臣特别是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的权力。

此举措的表面印象是顺治离经叛道,宠爱太监;但深层次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打击满蒙大臣权威,分化满蒙大臣的势力。‘

所以顺治在新衙门中大力起用和重用 *** 官员,并形成自己的治国幕僚小团体。

在电视剧里面,顺治都是扮演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在真实历史上,顺治大部分时候的确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但是顺治毕竟是皇太极的儿子,又是在孝庄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从他对待死后的多尔衮,就知道顺治也是一位狠人。

这一次,顺治又显示出了了他作为清朝之一位统治天下的年轻皇帝的狠劲。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顺治不顾他母亲孝庄太后的颜面,公开下旨惩罚他两个亲舅舅:亲王吴克善、郡王满珠习礼。此二人的罪过是不奉诏按时来京城报道。

顺治以他的决绝行动告诉全天下:他是九五之尊、他是天下一人,皇权的威严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不管是亲叔叔、还是亲娘亲舅舅。

随后,孝庄太后的忠实跟随者,满蒙大臣保守势力代表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图海、内务府大臣费扬古、郭迈等两黄旗重臣也遭到顺治的严厉打击。

种种迹象表明,皇权的权力争夺和隐身其后的文明的冲突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走,要不你死,要不我亡。

的确,必须要用死来解。

顺治十八年(1662年)正月,顺治病逝,一切似乎都完结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有了结。

果然,顺治的所谓遗诏大白于天下。

遗诏内容令所有人为之惊讶,这是一份全天下最为匪夷所思的遗诏,就和顺治的离经叛道精神一样匪夷所思。

顺治的这份遗诏里牵涉对“蒙汉”关系的批判,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否定。遗诏最后一段内容是:“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整个遗诏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顺治自己所做的汉化改革都是错误的,清朝拒绝吸收 *** 文明,拒绝 *** 文明的渗透,清朝要重新回到满蒙贵族做主的时代,防止 *** 颠覆清朝。

这真是一份用心十分良苦的遗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顺治亲手写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不是顺治亲手写的,历史的秘密就这样埋藏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并且还不给出任何理由。

当孝庄太后和满蒙大臣在顺治的追悼会上一脸悲痛地宣读这份被清朝人称之为顺治罪己诏的遗诏的时候,所有人只能是三分悲痛三分狐疑三分无奈的表情。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生活要继续,他们也需要生存。

这一年是顺治十八年的春天,权力的争夺戛然而止。

一个年轻皇帝死了,他从发病到去世不足六天时间。他在这六天时间里写了一份匪夷所思、疑窦丛生的罪己诏。

仅此而已。

顺治王朝就此戛然而止。

但是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却依然在进行着,以前皇太极时期在进行,顺治时期在进行,以后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在进行,甚至到了清朝灭亡,这个过程依然在进行。

因为他们都知道清朝要生存、要发展,皇权要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能选择与 *** 文明融合,这是唯一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2/48979.html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张轼:南宋学者、教育家,初步奠定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张轼:南宋学者、教育家,初步奠定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

项羽和刘邦身份相差那么大 刘邦为何能和项羽结拜成兄弟

项羽和刘邦身份相差那么大 刘邦为何能和项羽结拜成兄弟

还不知道:项羽是楚国将门之后,刘邦不过是一介布衣,凭什么跟项羽拜把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汉相争后期,项羽明显打不过刘邦了。但天生骄傲的项羽不甘心失败,思前想后,项羽想到一个绝招。当年,刘邦劫掠五诸侯兵,杀入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则派兵前往刘邦的家乡,抓了刘邦的父...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人物生平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爱新觉罗·福全是顺治皇帝次子,康熙的异母兄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虽说是次子,但由于皇长子年钮只存活了89天便夭折了,因此福全又是事实上的皇长子。福全从小性格柔顺,对孝庄太后和顺治帝都颇有孝心,按说要立储君,他是最有资格的。可是当顺治帝问他长大有什么志向时,年幼的福全朗...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