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韶是什么人?东吴戍边名将,曾在京城袭击孙权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黄武四年(公元225年),这一年的东吴相对来说比较平静,既没有对外征伐也没有受到外敌入侵,孙权的日子过得还算是比较舒心。
不过在这一年里面,仍有两件大事让孙权颇为闹心:之一件是东吴的首任丞相孙邵在五月份病逝,太常顾雍继任了东吴丞相之职;第二件就是东吴境内连续发生自然灾害,“是岁地连震”。鄱阳郡的贼首彭绮借此机会聚集了一大帮贼寇,并自命为大将军拥兵叛乱,而且还攻破了该郡的多个县城。
对于已经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孙权来说,这两件事对他来说只能说是比较闹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这一年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孙权极其兴奋的事情:魏文帝曹丕差一点被东吴的一位无名小将给生擒了。
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录》记载,黄武四年(公元225年)的冬季,魏文帝曹丕到达了广陵,名义上是检验屯住在江北魏军的备战情况,实际上是想看看是否有机会渡江征伐东吴。魏军的备战情况让曹丕非常满意,十多万大军威风凛凛的沿江而据,绵延数百里旌旗飘扬非常有气势。但是,正好赶上这一年的冬季十分寒冷,内河都结了厚厚的冰,魏军的战船没有办法驶入长江,而东吴则依托波涛汹涌的长江天险,部署了坚固防御战线。
曹丕看到这一情况后,不由得发出了感叹:“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曹丕一看没有渡江南征的机会,只得带领着亲卫近臣返回洛阳,等待时机再度图谋东吴。在曹丕返程的时候,一位东吴小将得知了他的行程,随即派出了五百名死士,趁着夜间抄小道袭击了曹丕的御驾。
曹丕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亲卫将士们誓死护卫,但也终难抵挡东吴死士们的进攻。在这关键时刻,幸好有人急中生智,将御驾的顶篷移到了从属的车上,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曹丕才在将士们的护卫下仓皇逃出了包围。东吴这一次的偷袭,差一点就生擒了曹丕,而曹丕则在死里逃生之后仍然惊魂未定,一路没敢停顿,直接逃回了洛阳。
这一次的偷袭虽然没有成功,死士们只带回了缴获的从属车和御驾的顶篷,但是对于孙权来说这可是一年以来唯一一件值得高兴庆贺的事情。其实这个无名小将孙权对他并不陌生,他就是孙氏宗亲成员,孙权的侄子孙韶。说起孙权和孙韶这叔侄二人,他们中间还发生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孙韶统兵之后的之一战就是跟孙权打的。
据《三国志宗室传》中载,孙韶是孙权堂兄孙河的亲侄子,孙河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孙桓年纪还小,所以按照东吴的兵制,孙河去世之后就由他的侄子孙韶接管了他的部众,当时的孙韶只有十七岁。孙权出于对晚辈的厚爱,就把他分到了原来孙河屯兵的京城县,也就是现今的江苏镇江市。孙韶到任之后,马上凸显出了他卓越的治军和养士方面的才能。不仅率部加固防御、操练军士、修缮作战器具,而且还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了属下,使他们心甘情愿的誓死效力。
后来有一次孙权率部平定叛乱结束,返程的时候正好经过京城,而当时正好又赶上夜间,所以孙权就让部下装扮成贼人假装进攻京城。孙权的本意只是想借此吓唬一下孙韶,一来可以检验一下他的统军迎战能力;二来也正好借此敲打一下孙韶,让他时刻保持警醒并督促他尽快成长。
只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孙韶的统军迎战能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京城的将士们听到城外的动静,不消片刻就全部进入了应战状态,城头和箭楼上的弓箭手向城外伪装的进攻者发起了猛烈还击,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可把孙权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向城内的军士们表明了身份,才避免了战事的进一步恶化。就这样,孙韶自统兵以来的之一战,就是在把孙权吓了个半死的情况下,以非常尴尬的战果结束了。
但是这一战也让孙权认识到了这个侄子的才能,在之后的军事行动中逐渐加以重用。而孙韶也没有让孙权失望,率领部将辗转于东吴边疆地区数十年,从承烈校尉一步步靠着战功升到了偏将军,直至最后晋升为镇北将军成了名震东吴的守边名将,为东吴的边境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