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12)4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晃和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背水一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战法。徐晃学韩信本没错,但是没弄清背水一战的精髓。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韩信用此计,是因为兵力远远少于赵军,直接硬刚必败无疑。他背水结营,置之死地,让士兵心里都明白一件事,打不赢也没地方撤,不玩命必死无疑。所以士气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接战时达到了顶点。

而徐晃的背水结营呢?他只是靠汉水扎了一个营寨,然后选择了主动出击。他的对手黄忠和赵云,尤其是黄忠,看出了徐晃的作战意图,选择避战不出。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徐晃引兵从辰时搦战,直至申时,蜀兵不动。

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不出,魏军叫骂半天没有什么反应,士气就慢慢的泄了下来。当他撤退的时候,黄忠选择突然杀出。

晃尽教弓弩手向前,望蜀营射去。黄忠谓赵云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军必将退也:可乘时击之。”言未已,忽报曹兵后队果然退动。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魏军的士气泄了,蜀军的士气正盛,再加上黄忠和赵云的部队是蜀汉的精锐,此消彼长之下必然大败。魏军战败的之一反应绝对不会是营寨靠汉水而立没有退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败了要退回营寨,这都是人之常情。

魏军守卫营寨的将军是王平,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打仗还是有一套,他如果选择出去接应,必然被败军冲散,营寨很难保住,所以他选择了不出。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这个时候如果徐晃能够整合部队反身冲杀,王平再出,或许还有一战,可惜徐晃没能做到,大军直接被黄忠、赵云被赶进了汉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徐晃本人也险些被杀。

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本就是一个险计,一般人也不会轻易用此计。这个计策弄好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一旦出现一点纰漏那是必死的结局。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徐晃的背水一战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没考虑到士气(撤军时士气正衰),二是让士兵有了撤回营寨的想法。好在兵力相当,虽败但未溃。

徐晃是曹操的五子良将,用兵方面也是得到过曹操赞赏的。之所以反下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同为良将,于禁、张辽、乐进都先后有不同的斩获和功绩,就连张郃在定军山一战中,表现出色,稳住了局面。徐晃难免心急。这才有了冒进的举动。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想表现自己越有可能把事情搞砸。厚积薄发、循序渐进才是正途,该来的迟早会来,太着急,迎来的绝不是什么好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1855.html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的相关文章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话说的是,安禄山造反不久,不只是身上长满疮,而且很快就失明了。既然他造反不久就失...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还不知道:当年曹操为啥非要斩杀华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正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而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在三国当中的人气可以说是高到了极点。但是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因此也滥杀了不少的无辜百姓,就连华...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72年-153年),字仲桓,东汉官员,四川广汉新都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卒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年八十二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学父业,精图谶学。永建二年(公元127年)汉顺帝遣使特征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积...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