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21)270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崇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晚,崇祯帝朱由检,将儿子们托付给岳父,然后下令后宫殉国,并自己亲手砍死和砍伤了女儿们。等做完这些事,天已经快要亮了,于是崇祯帝鸣钟召集群臣。

但没想到的是,群臣一个人都没来,这令崇祯帝十分震怒,说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要倒闭了,然后领导指着一群员工说:“就是你们平日工作不认真,这才耽误了公司的发展,所以倒闭都怪你们。”说得就好像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可员工心里却委屈地想着:明明平日我们都是听你指令做的事啊!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崇祯就好比是这样一位领导,在明朝即将灭亡之时,他还想着是诸臣误国,而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不是因为,有一位不合格的领导呢?总之,在无力挽救明朝的状态下,崇祯最后来到景山自缢,以死殉国。

其实崇祯刚即位的时候,还是有一腔热血的,尽管那时候明朝就内忧外患严重,但他仍然宵衣旰食,试图挽救大明江山。可他在自缢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这就可以看出来,崇祯本身是有问题的。那么在他自己统治明朝期间,都错在哪里?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一、不会用人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会用人是关键。就好比“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他原本投靠项羽,可是不得重用。后来他转投刘邦,刘邦重用了他,结果韩信助其大破楚军,成为项羽的劲敌。所以说刘邦在用人方面,的确为后世君王做出了表率。

我们如今回头看,但凡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朝代,必定都有许多“贤臣”,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有用武之地,就全靠有位好领导。就像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可李世民知道,他是为国家好,所以不会怪罪他。

我们再来看崇祯,他一上台,就清算了魏忠贤等阉党,看上去似乎要重整吏治。但在此之后呢,他又好像并没有培养出一组特别能干的辅臣班底。他的确刚开始重用了袁崇焕等出色的将领,可是后来又听信谗言,把袁崇焕给杀了。

这就让人搞不懂了,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臣子,想魏忠贤这种“奸”的不行,像袁崇焕这种“忠”的也不行。崇祯的用人标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二、用人就疑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举个例子,都知道秦国名将王翦战功赫赫,正因如此,生性多疑的秦王政就对他有所忌惮。当秦国准备攻打楚国时,王翦认为非六十万大军不可,而年轻将领李信则夸下海口,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

秦王想着让李信去立一次大功,他将来就不用靠王翦了。谁知李信大败,秦王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去向王翦赔罪,然后请他带兵攻打楚国。秦王将全国兵力交给王翦,而且秦军到了楚国国境后,并没有马上开战,而是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以投石比赛为乐。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还是坚信王翦,最终王翦不负众望,成功平定楚国。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然而,崇祯就恰好相反,他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用人就疑”。他信任袁崇焕的时候,不仅赐给他尚方宝剑,还命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全力配合,依照袁崇焕的话去做。可当他不信任袁崇焕的时候,就将其凌迟处死。

不光是袁崇焕,崇祯对朝中大臣,都十分不信任。他在位的17年里,前前后后换了17个刑部尚书,以及50个内阁大学士。他的做法,令那些有志之士人人自危,都不敢再主动请缨效命,造成国家人才严重匮乏。

更为讽刺的是,崇祯的对头皇太极,在劝降洪承畴和祖大寿的时候,就给予了他们极度的“信任感”。所以洪承畴等人虽然曾再三犹豫,最后还是宁愿背负“叛徒”的名声,也愿意追随皇太极。

三、赏罚不明

文臣为皇帝出谋划策,武将为国家浴血沙场,他们为的是什么,真的都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吗?我想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伟大,大部分人还是为了建功立业,为了自己能够封侯拜相。

但是为崇祯帝卖命,就得不到相应的封赏,反而搞不好就像袁崇焕一样,前脚刚为国家立下大功,后脚就被皇帝杀了。如此一来,谁还肯为崇祯卖命?这就是很多人愿意跟着魏忠贤的原因,因为跟着魏忠贤目的明确,只要讨好他,就可以升官发财,但跟着崇祯不是。

在国难面前,愿意和崇祯一样,以死殉国的人当然有。但还有很多人,他们更愿意往有利益的地方跑,就比如清朝。所以越到崇祯后期,就有越多的明臣选择投降清朝,因为清朝可以给他们想要的。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因此,崇祯虽然有心挽救明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个不合格的领导。如果不是他最后“君王死社稷”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恐怕在后世的口碑,会非常糟糕。

(参考文献《史记》《明史》《明实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3/53265.html

“崇祯临死前却曾责怪是诸臣误国 那么崇祯自身又做错什么” 的相关文章

郑樱桃是谁?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郑樱桃是谁?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后赵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 政权。“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后赵录·石虎传》记载,郑樱桃原本是仆射郑世达的家妓。那么,出身低微的她,是如何成为母仪天下的后赵皇后的呢?郑樱桃是后赵襄国人,据史书记载,她是优伶出身,颇具美色。因此被晋朝仆...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注定动荡不安而又意义不凡。如大浪淘沙,各路义军最后只剩下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三支劲旅。而为了统一天下大业,三股力量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彼此间...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关羽死后,曹操为何会选择厚葬他?

关羽死后,曹操为何会选择厚葬他?

提到关羽之死就不得不提到荆州,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在襄樊之战中,屡次获胜,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锐。最后,曹操没办法了,暗中勾结孙权偷袭荆州,双方前后夹攻,最终联合起来才将关羽击败。孙权杀了关羽之后,把关羽首级送...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之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代却遭满门屠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变”之中弑君的恶行,为代替曹魏攒下政治资本,司马昭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趁着姜维被黄皓屯田沓中的机会趁机以举国之力伐蜀。...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