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什么没有趁着刘备损失全部主力吞并蜀汉?真相是什么
孙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且不说东吴根本灭不掉蜀汉,就算真能灭掉,你以为曹丕是在一边看戏的吗?
三国的历史之所以让人津津乐道,除了有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经典故事外,更重要的是三国时期属于经典的三方博弈。期间发生的任何一场双方的战争,都必须考虑第三方的存在。
就像当年关羽北伐襄樊,打的是曹魏,最后却因为盲目撤掉了荆州守军,去支援前线导致后方城池防备空虚,让孙权有机可乘,自己也落得个被东吴擒杀的凄惨结局。
所以,夷陵之战看似蜀汉与东吴的对决,实际上曹魏一直都是交战双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而后来的战局走向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来从头开始复盘一下夷陵之战。
如果只看《三国演义》,就容易把刘备伐吴的行为想得很简单。好像刘备就是因为关羽的死被冲昏了头脑,不管不顾要跟东吴拼个鱼死网破,不灭东吴誓不罢休。
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刘备小说版形象,让人看起来很过瘾,现实生活中,谁不希望结交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死兄弟?
但如果真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刘备以极低的织席贩履为起点,能在乱世几经挫折又多次东山再起,最后建立一方霸业,说明他绝不是个冲动无脑的人。
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做事之前会有全盘的考虑。所以,伐吴行动的目标不是灭东吴,仅仅是为了夺回荆州这块战略空间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实际上,吴蜀两国的总兵力相差无几,小说中的刘备七十万大军并不存在。孙权曾在刘备出兵后向曹魏求援,声称:
“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
由于是求援,自然是只会把敌军人数往多里说,不会往少了报。所以,秭归出兵的刘备直属的主力应该不多于四万。
此外,刘备还邀请了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率军助阵,加上后期部队,蜀军总数应该最多也就是五六万人。
而东吴有多少人?
根据《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
“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也是五万人。
注意,这还只是东吴派去荆州前线抵挡刘备的部队,在江东大本营还有守军。也就是说,仅仅在荆州战场,双方就是势均力敌。这种兵力,刘备夺下荆州都不一定十拿九稳,更不要说一鼓作气攻灭东吴了。
因此,估计刘备也没想过要灭东吴,他只是要夺回荆州。
但是因为摆出了一副不怕死的架势,导致吴军一开始不敢跟他硬拼,一路后撤。直到退至夷陵——猇亭一线,后方就是一马平川,如果蜀军再前进,吴军就无险可守。于是,东吴绝地反击,最终火烧连营,刘备的主力崩溃,向永安撤军。
接下来难题就抛到了东吴这边,刘备撤兵了,要不要追?
首先要明白追的目的是什么?
是寄希望于追上败退的刘备,将其生擒或者斩杀,而不是打到益州内部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刘备真的撤入益州内部的某座城池,东吴也就基本没有追击的希望了。所以就算要追,也不是有些人想的一路打到成都。
毕竟,东吴由荆州入益州的道路,必须越过大巴山前水流湍急、暗礁丛生的三峡水道,凭借天险蜀汉只需要少数守军,就能拒敌于四川盆地之外,而东吴显然缺乏足够的前期准备。
东吴内部,很多将领都想扩大战果,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都表示刘备一定可擒,希望再去追杀。可是当孙权询问陆逊的意见时,陆逊及朱然、骆统都表示,曹丕在江北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攻吴,如果这时候去追杀刘备,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孙权认同陆逊的意见,决定放弃追击迅速回撤。事后,陆逊等人的预言果然应验了。
当初,关羽北伐襄樊,曹操利用吴蜀在荆州问题上产生的矛盾,与东吴联合。双方各取所需,曹魏守住了襄樊,东吴夺下了荆州。
等到刘备伐吴,曹丕又从中挑拨,表面上答应援助,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曹丕是在等机会,乘吴蜀两败俱伤,以便坐收渔翁之利来收拾残局,扩大曹魏地盘,甚至一举侵吞蜀吴两国。
当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退后,曹丕凑准的机会就来了。
就这样,曹丕亲自南下宛城,指挥曹真、夏侯尚、张郃三路大军进攻江陵!
所幸,东吴有陆逊等明白人,没有追击刘备,而是火速回防消化吞并关羽地盘的胜利果实。朱然、潘璋等迅速救援江陵,最终将魏军击退。
否则,魏军夺得江陵,接下来就是辐射荆州全境,东吴刚刚从蜀汉夺来的城池还没捂热,就要转手送人了。
作为政治家,甚至是普通人,都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周边的环境。对东吴而言,追杀刘备不一定能灭蜀汉,却一定会让后方暴露于曹魏的兵峰之下。这一点,也值得后世之人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