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他没有子嗣后代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27)320

还不知道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曹睿是曹丕长子,三国魏国的第二位皇帝,一共有三个儿子,虽有奢淫过度缺点,却更有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纳直谏的优点,算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

曹芳是曹彰之孙,曹睿的两个养子之一,而曹彰是曹操次子、曹丕同母弟弟,因此曹芳是曹睿的亲侄子。我们都知道,曹芳是非常昏庸无能的一位君主,在他执政期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轻松夺取了大权,曹氏宗室血流成河,魏国进入司马氏时代,可以说曹芳是曹魏的罪人。既然如此,为何曹睿会将皇位传给这位昏庸的侄子?

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他没有子嗣后代吗?

曹睿母亲是一位历史名人,名字叫甄宓 (fú ),美貌绝伦,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袁绍失败之后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曹丕称帝之后,甄宓渐渐失宠,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于是曹丕大怒之下赐死甄宓,但曹睿地位并未动摇。

226年,曹丕临终之前,立23岁的曹叡为太子,遗诏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共同辅政。当年八月,孙权率军五万包围江夏文聘,形势非常凶危,朝廷商议发兵救援,但魏明帝曹睿却语出惊人,“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认为孙权只是趁文聘不备罢了,如今已经与文聘相持,孙权必然不能持久。果不其然,孙权进攻了二十余天都没有成果,撤军之后又遭到文聘突袭追杀,孙权大败而归,文聘因此增加食邑五百户。在军事上,曹睿还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成功防御了诸葛亮、孙权多次北伐。从这一历史中可见曹睿的确非同一般,军事才华古今罕见。

除此之外,曹睿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可以说,魏明帝曹睿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既然曹睿非常英明,为何还会传位昏庸的曹芳?

揭开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曹芳昏庸事迹。

客观地说,曹芳面临的问题,曹睿要负一部分责任。曹睿临终之前,指定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其中曹爽是大将军,掌握曹魏军事大权。曹爽虽是曹真之子,但却没有继承曹真才华,几乎是要才华没才华,要谋略没谋略,跋扈专权装叉是一把好手。

曹爽原本谦虚谨慎,让曹睿误以为是国士,但成为辅政之后却任人唯亲,专权乱政,侵吞国家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而且起居自比皇帝,并在247年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于是曹爽自此专权,司马懿隐忍不发。

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他没有子嗣后代吗?

作为皇帝的曹芳,喜好宠幸亲近的一群小人,常在后园游乐饮宴,典型的“亲小人,远贤臣”。尚书何晏、谏议大夫孔乂等上书劝说曹芳,但曹芳一概不听,犹如一位富三代整天游手好闲。曹芳整天吹拉弹唱游乐饮宴,几乎不再过问政事,最终结局可想而知。

249年,曹芳曹爽去给曹睿扫墓时,司马懿趁机上奏郭太后,请求废除曹爽,本就对曹爽恨之入骨的郭太后立马同意,于是司马懿借助郭太后名义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虽然掌握京城,但曹爽毕竟是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但曹爽却是一个怂人,竟然相信了司马懿,最终自投罗网,被夷灭三族。在这一过程中,曹芳犹如一位看客,坐观司马懿与曹爽争斗,几乎没有采取一丝夺权措施。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曹芳之前是曹爽傀儡,现在变成了是司马氏傀儡。

与曹爽相比,曹芳更怂,竟自甘堕落为傀儡皇帝,古今罕见。既然曹芳如此无能,既然曹睿有三个亲子,曹睿为何还要传位曹芳?

在治理国家上,曹睿非常合格,但在私生活上,曹睿却是奢淫过度。据《魏略》记载,魏明帝后宫甚众,嫔妃总量高达数万人。《三国志》记载曹芳为帝时期,魏明帝所留下的嫔妃中,仅才人还有至少六十四位。

不过,曹睿儿子非常少,只有三个:曹冏、曹穆、曹殷。但这三个儿子全部早夭,最小的儿子曹殷死于232年,因此曹睿29岁时面临一个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后来,曹睿之所以奢淫过度,也与想要生下儿子有关。

太子代表国本,没有国本群臣没了效忠对象,预示未来国家不稳,于是曹睿就抱养了二个儿子:一为曹询,一为曹芳。关于这两人的身份,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其中曹芳身份比较倾向于曹彰之孙,裴松之注释《三国志》时引用了《魏氏春秋》记载:“或云任城王楷子”,曹楷是曹彰唯一儿子,封地在山东任城。

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他没有子嗣后代吗?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担心由此导致国家根基不稳,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当天,魏明帝病逝,享年36岁,随即曹芳即位,年仅八岁,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问题在于:曹睿一共有曹询、曹芳两个养子,其中曹询还比曹芳大了一岁,为何曹睿却传位曹芳?笔者认为,历史上曹询死时年仅13岁,说明身体可能不是太好,而曹睿仅仅享年36岁,或许临终深感继承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选择了比较健康的曹芳。

曹睿自身虽然英明不凡,但在识人用人上却是臭棋篓子,选择了一条毒狼、二个蠢人,将大好江山活活葬送。如果选择曹芳是迫不得已,那么选择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就是曹睿眼光问题了。

著名历史学家马植杰评价曹睿,“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更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4323.html

“曹睿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他没有子嗣后代吗?” 的相关文章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三国时期解梦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预言黄巾周宣是乐安人,在郡里做官。太守杨沛作梦,有人对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对刘备原本面目是怎样的,真的虚伪狡猾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通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和“刘皇叔”等名片介绍,让人们认清刘备虚伪狡猾的原本面目。他逢人便介绍自己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立志要匡扶汉室,还被汉献帝称作皇叔。...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纳兰明珠为什么要妻子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

纳兰明珠为什么要妻子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

众所周知不管在哪个朝代,谋反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比贪污受贿严重多了,可是在清朝,有一位大臣,他因为贪污被抓了之后,却要自己的妻子向皇帝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这位大臣就是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来头不小,纳兰一族与爱新觉罗家有着亲戚关系,他的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并且纳兰明珠本人很会察言观色,处...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杨玉环和唐玄宗在一起长达十一年 两人为何没有一个孩子

杨玉环和唐玄宗在一起长达十一年 两人为何没有一个孩子

对杨玉环被唐玄宗独宠11年,为何不生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寥寥四句话,记录了杨玉环的一生,这位唐玄宗时期的传奇妃子,一入宫便是专房之宠。有人难免会觉得奇怪,杨玉环被唐玄宗独宠11年,日夜在一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