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龙,年近七十还能带兵打仗,手刃数人之后力尽殉国
邓子龙,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朝鲜王国时代的水军将领李舜臣,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是大名鼎鼎。在电影《鸣梁海战》 中,更是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战舰,击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在影片中,朝鲜战船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三十余艘,毙敌4000余人,重创了日本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在大力宣扬朝鲜名将李舜臣的同时,当时入朝作战的明军将领们却被人们选择性遗忘,这其中就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将,他如三国时代的老将黄忠一样,勇猛善战,锐不可当,他的一生也是在一场大战之中而英勇落幕。他就是击缅甸、抗倭寇,于露梁海战中殉国的明朝名将邓子龙。
邓子龙,江西丰城人,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名将、杰出的抗倭将领。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武举,后应官府征召,讨平贼兵。26岁那年,他借故乡剑气典故赋《磨剑口古》一首:“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以寄托远大的抱负。此后累积战功,升任广东把总,后又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山贼、巨盗,又平定了金道侣起义和五开卫兵变,以功升任 *** 都指挥佥事,掌管浙江都司。
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攻陷顺宁,施甸,腾冲、永昌告急。万历皇帝为平乱,派参将邓子龙和游击刘挺,各自率领五千兵马南下平乱。邓子龙率领军队于攀枝花和缅甸军队激烈战斗,成功击退缅甸军队,此后趁胜追击,直捣敌巢,活捉缅甸军一众首脑,此战使缅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万历年间堪比三大征的著名战役:攀枝花大捷,邓子龙也以战功卓著升任副总兵。
但不谙官场的邓子龙与明将刘綎部互相不服,致使两营发生暴力冲突,后被人诬告后下狱并夺职,罢官回家。征战沙场多年,六十多岁的老将邓子龙又回到了原点。
数年后的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派水陆军二十余万人、战船千余艘,偷渡朝鲜海峡,迅速攻占了釜山、王京(汉城)、平壤等要地,万历朝鲜战争爆发。随着战局的变化,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将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被明朝廷重新起用。
兵部上书让邓子龙任副总兵、统帅水军出征朝鲜,经明神宗同意后,邓子龙跟随陈璘东征。随后邓子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率水军千余人在釜山海面上迎击日军,这就是著名的露梁海战,也正是在这场海战中,邓子龙将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
邓子龙年逾七十,仍然意气风发,率三巨舰向日军进攻,并自为前锋,与日军决战。战斗时曾携壮士三百人跃入朝鲜战舰以救援,直前奋击,日军死伤无数。但其他战舰却误掷火器于邓子龙的战舰,使战舰起火,结果邓子龙无路可退,无法返回自己的座船,麾下士卒伤亡殆尽,自己也被倭寇包围,在手刃数人之后力尽殉国。朝鲜水军统帅李舜臣见状,率领龟甲船前去救援,结果李舜臣被倭寇的流弹击中,伤重不治而死亡。
明军获胜后打扫战场时,只找到邓子龙老将军的无头遗体,首级被倭寇带走请功。《明史·邓子龙传》:“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下葬时,以邓子龙偶然得到的沉香代其首级入棺,李氏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韩国为了纪念邓老将军,在庆尚道为老将军设立雕像,永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