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的晚年生活怎么样?一件事让他成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赵充国的文章。
民间有一句俗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这句话到底嘛意思呢?这还要从西汉名将赵充国的晚年讲起。赵充国这个名字之一次出现在后人面前,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
后来,汉军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吃没得吃,喝没得喝,是38岁得赵充国带着敢死队杀开一条血路,大家才成功突围。汉武帝得知赵充国全身受了20多处伤后,称赞不已,亲自接见,探视他的伤情,并提拔他当了车骑将军长史。从那以后,老赵基本上就算得上得官运亨通了。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还因配合霍光拥立刘询登基,被封为营平侯。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羌族发生了一件大事,二百多个羌人部落酋长举行聚会,决定解除怨仇,交换人质,订立盟誓。
汉宣帝就此事向赵充国咨询,赵充国回答说,根据我多年的经验,羌人会再次造反,我们应该及早做好准备。一个多月后,有情报说,羌侯狼何派人到匈奴去借兵,打算进攻鄯善、敦煌,以便断绝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赵充国说,应该马上派出使臣,巡视边塞防御情况,时刻准备下令平叛,设法阻止诸羌结盟,揭露他们的阴谋。
丞相、御史禀明汉宣帝后,派义渠安国巡视诸羌部落。这个人水平不咋地,去了羌中,一通乱杀,真的把羌人部落逼反了。当时,赵充国已经七十五岁了,汉宣帝觉得他老了,派丙吉前去问他谁可以担任平叛的大将。赵充国回答说:“没人能超过老臣!”汉宣帝觉得很惊奇,又派人问他:“你估计羌人下一步会怎么行动?如果要对付他们,你需要多少兵马呢?”
结果,赵充国就说了那句著名的成语:百闻不如一见。行军打仗的事难以预测,请允许我,实地考察后,在制定作战计划。赵充国到达兰州后,特别注重情报工作,行军前必定做好战斗准备,安营扎寨必定防守坚固作战前必定制定周作战计划。羌军屡次挑战,赵充国天天用丰盛的食物犒劳士卒,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力,但他就是坚守不出,让羌族人无处下嘴。
后来有羌人俘虏反映,羌族各部落首领多次相互指责。赵充国打算先凭自己的威信招降部分受先胁迫的部落,瓦解羌人的反叛联盟。当时,破羌将军辛武贤为代表的强硬派,一心只想着武力征服,就上奏说,汉兵不耐严寒,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汉宣帝把辛武贤的奏章发送给赵充国,让他发表意见。赵充国认为,辛武贤以战养战的计划,是一句靠不住的空话。如果让士兵携带辎重,必然进军迟缓,敌军前面据险固守,后面断绝粮道,我军就会进退两难,陷于险境,徒被人笑。不过,既然大军已经出动了,不妨先讨伐先零部落,予以沉重的打击,这样就可以使其他羌族部落受到震动。到时候,朝廷再赦免他们的罪过,对他们进行安抚,这才是避免军队不必要的伤亡又能取得胜利、保障边疆安定的上等策略。
汉宣帝把赵充国的奏章交给公卿大臣们讨论,但是,大家都认为先零部族兵力强盛,希望先捡软柿子捏。于是,汉宣帝就写信给赵充国,责备他说,将军不顾国家耗费巨大,想要打持久战,这样的仗哪个将军不会打?于是,赵充国再次上书,擒贼先擒王,不把先零羌彻底打败,它胁迫的弱小部落就会越来越多,国家烦恼的就不仅仅是两三年了。最后,汉宣帝采纳赵充国的作战计划,结果以较小的代价,打败了先零部落。后来,赵充国又提出要在羌地屯田。汉宣帝把赵充国的奏章每每交由臣下讨论。起初赞成赵充国的只有十分之三,后来增加到十分之五,再后来增加到十分之八。
汉宣帝就问他们为什么改变态度。丞相魏相说,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在前线的筹划肯定比我们坐在屋里,闭门造车好。汉宣帝让强弩将军许延寿、破羌将军辛武贤、中郎将赵卬(赵充国的儿子)跟羌人打了一仗,然后下令收兵,留下赵充国负责屯田事宜。羌地平定后,七十八岁的赵充国回京述职,有人劝他说,将军在接受皇上召见的时候,应该把功劳归于许延寿、辛武贤两位将军的出击,不要与他们争功。这样对您百利而无一害。赵充国为人很耿直,他说,虽然我已经老了,爵位也已经到头了,但怎么能为了避免夸耀功劳的嫌疑而欺骗皇上呢!这一战例会成为后人学习的对象,如果我不在有生之年向皇上说明真实情况,将来再发生类似事件,国家可能就要吃大亏。
于是,赵充国把这次平定叛羌的经过向汉宣帝做了详细汇报。汉宣帝肯定赵充国的说法,免除辛武贤破羌将军的职务,让他回酒泉继续做太守。后来,汉宣帝令群臣保举能够担任护羌校尉的人。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等四府共同保举辛武贤的小弟辛汤。正在生病的赵充国听说后立即从病榻上爬起来,上奏说:“辛汤酗酒任性,不能派他管理蛮夷事务。不如改派辛武贤的哥哥辛临众。”再后来,辛临众因病免职,四府再次保举了辛汤。辛汤到任后多次在酒后虐待羌人,导致羌人造反,赵充国的话又不幸言中了。
辛武贤被撵回酒泉后,一直对赵充国心怀不满,就瞅机会上书告发赵充国的儿子中郎将赵卬泄露中枢机密,赵卬在狱中自杀。赵充国退休后,仍常被请去朝中参与议论“四夷”问题。因为劳苦功高,他后来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武庙七十二名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