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07)300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亚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汉景帝刘启,因“文景之治”的辉煌政绩,历来给人留下的都是一代明君的高大形象。殊不知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景帝在一副宽仁爱民的面孔之下,实则藏着的是一套腹黑的帝王心术。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年汉高祖刘邦对付韩信、彭越的那一套卸磨杀驴手段,在景帝刘启对待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一事上,便得到了十分完整的基因传承。

在这对君臣交恶之前,景帝与周亚夫至少有两段荣辱与共、并肩作战的蜜月期。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之一阶段是平定七国之乱。

景帝继位后,御史大夫晁错着手解决尾大不掉的诸侯王问题,但因他主持的削藩政策太过激进,陡然间导致出现了吴、楚等七个刘姓诸侯王联合反叛汉朝中央的乱局。

国难思良将。

景帝用人不疑,大胆任命周亚夫指挥整个平叛战役。

周亚夫也不负所托,利用梁国做屏障,吸引吴楚两国叛军在睢阳城下与梁王刘武攻防对峙,自己则率领从长安带出的中央汉军快速平定山东半岛,回师与梁军一道前后夹攻击溃叛军,短短三个月便取得了平定七国之乱的最后胜利。

正是凭借周亚夫的军事胜利做根基,景帝的削藩计划才得以大刀阔斧得持续推进,汉初尾大不掉的诸侯王问题暂时趋于缓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威信的景帝,位置也坐得更安稳了。

第二阶段是力挫梁王夺嫡。

周亚夫以平定七国之乱的战功,被授予三公之一的太尉职衔,掌管大汉朝廷所有的在编军队。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全国军事重权在手,本已被放在聚光灯下十分惹人注目,倘若言行举止稍不小心,便要招来周围人的忌恨,甚至严重到不容于皇帝的危险境地。

不过此时的景帝,还要用到周亚夫去平衡梁王刘武。

平定七国之乱,梁王与周亚夫一道,是支撑朝廷危局的两根中流砥柱。

如果没有梁王与韩安国等人在睢阳正面战场上,拼尽全力吸引吴楚叛军主力,为周亚夫的大战略纵深迂回创造条件的话,七国之乱的结局很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情形。

在战争中壮大起来的梁国,不仅蓄积了仅次于中央汉军的武装力量,而且梁王也因平叛之功,获得了举足轻重的政治声望。

景帝与梁王的生母窦太后,素来偏爱小儿子梁王,以往便常常以景帝的儿子们太小为由,提出要让梁王继承哥哥的皇位,梁王百年之后再传位回给景帝的成年儿子。此时正值梁王实力、声望俱佳的良机,他与母亲窦太后一道,都巴望着奋力运作储君的位置。

如此一来,景帝就很需要周亚夫、窦婴、袁盎等一帮忠诚牢靠的重臣,来抗衡窦太后与梁王的联合夺嫡。

尤其是手掌军权的太尉周亚夫,只要他牢牢压住军队阵脚,这场夺位风波便能控制在相互辩论的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大规模流血的武装冲突。

景帝为彻底断绝窦太后和梁王对储位的妄念,抢先立了长子刘荣当太子,释放出大汉朝廷传承制度已经明确的信号。为保护刘荣坐稳太子之位,景帝又安排窦婴当太子的老师,由他和周亚夫一文一武牵制梁王。

事到如今,梁王已与皇位无缘,父死子继的汉朝皇位传承制度也已确立。可恰恰没过多久,景帝又因刘荣生母栗姬过于着急谋求皇后名分,生出了废除刘荣之心。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窦婴作为刘荣老师,自是之一个站出反对废立,倒也在景帝预料之中。然而周亚夫却也站在保护太子的立场,这可就让景帝警觉起来了,君臣之间的政治裂痕由此产生。

尤其在梁王死去之后,失去“利用价值”的周亚夫“一家独大”,反倒成了景帝为保护年幼的新太子刘彻,不得不加以防备的“刘荣派”。

景帝采用“明升暗防”的计策,授命周亚夫由掌管军队的太尉升任丞相,目的实则在于削夺他的兵权。武将出身的周亚夫,哪里能够应付全国上下每天繁杂的行政事务,因而没过多久也就赋闲在家、不问政事了。

然而,周亚夫的淡出,并没有让景帝对他真正放下心来。

想当年周亚夫的父亲周勃,也是闲居在家百事不问,可吕后一死便立刻联合陈平、灌婴、刘章发动诛灭诸吕的政变,凭着在军中多年来积攒的威望,轻而易举得就能夺得负责守卫京城北军的兵权。

如今的周亚夫,建有平定七国之乱的不世之功,故旧亲信遍布汉朝军事系统。

历史的经验教训,让景帝不得不警觉。为了试探、敲打周亚夫,景帝特意安排了一场用意颇深的宴会。

景帝让人在周亚夫跟前放上一整块肉,但却不配上切肉小刀、筷子等餐具。周亚夫不明白这副场面上的深意,只当是宴会现场服务人员的疏忽,就大呼小叫讨要起了餐具。其实周亚夫哪里知道,这是景帝在有意试探他的反应!

周亚夫要是聪明,应当立马恭恭敬敬得跪谢景帝,表示自己以往之所以能做出些成绩,全在于陛下您给我这些个发挥才能的机会,要不然就像是眼前的这块大肉,少了餐具我周亚夫即使有嘴巴和胃口,也是吃不进肚子里去的。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只不过武将出身的周亚夫,直来直去惯了,不懂得宫廷政治那套守拙保身的把戏,当即就遭到了景帝的呵斥。景帝也通过这次宴会,认定周亚夫是太子刘彻将来难以驾驭的跋扈臣属,因而势必要在自己死前拔去这根刺头。

偏偏周亚夫还不知道收敛锋芒,又想着自己活着挺失意,死后到地底下可不能不称心,因而私下里购置了一批盔甲武器用于陪葬。这件事被告发,景帝以此事触犯法律为由,传唤周亚夫到廷尉交代情况。

周亚夫好歹也是立下平定七国之乱功绩,当过太尉、做过丞相的人,怎能忍受遭廷尉审查、盘问的羞辱!于是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在狱中绝食而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4/56285.html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的相关文章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对七国之乱时,梁王为何拼死抵抗保护长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建立西汉,在西汉建立之初,推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当时的西汉的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封国,随着后面的发展,实力慢慢走向强大,全能和中央对抗。汉景帝上位之后,听取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

向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

向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

向宠(?~240年),左将军向朗之侄,蜀汉重要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对军事通晓畅达,被汉昭烈帝刘备称赞。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魏、蜀、吴,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最强大,独占北方,虎视江南,蜀汉和东吴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曹魏。现在有个普遍的观点,说三国之分及三位君王的成功是因为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占据人和,孙权占据地利。这种观点的出处应该是来源于诸葛亮和刘...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在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这一辈子都没有当上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是曹氏政权的开端,为老曹家打下了一片江山。谁都知道继承了这个家底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这不是皇位继承,但也是够血腥的。曹植和...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