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09)33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国为什么会衰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诸侯,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从春秋大国晋国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也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魏文侯礼贤下士招揽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李悝、翟璜、西门豹等人,武有吴起和乐羊等名将,经济和军事实力得以快速发展。

强大起来的魏国连续对外用兵,先从秦国手中夺得河西之地并设立西河郡,又攻灭中山国,并和韩赵联手连续击败齐国和楚国夺得大片土地,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

魏武侯延续了魏国的强势,四处出击军事上连战连胜,秦、齐、楚等大国被他欺负了个遍,魏国的霸业在魏武侯手上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可以说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的魏国依仗强悍的魏武卒见谁灭谁。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魏惠王继位之初虽然遭遇浊泽之战的大败被韩赵两国围攻差点灭国,但是稳定下来的魏国在魏惠王手上重新称霸列国,应该说魏惠王前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是其后魏惠王昏招百出,连续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败于齐国之手,加上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也强势崛起,遭遇连番打击的魏国终于扛不住衰败了下去,史称:“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那么从见谁灭谁到一蹶不振的魏国霸业衰退史中,魏惠王到底干了些啥?这三大失误一个比一个致命。

之一个失误:迁都大梁,重心东移

魏国的国都原本在河东的安邑,前361年左右魏惠王将都城迁至大梁(迁都时间历史上有争议),至于迁都的原因或许和避开秦国的骚扰有一定关系,但以魏国当时的强势来看这绝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魏惠王急于参与中原争霸的雄心。

在当时看来魏国迁都之举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从日后的局势来看,魏惠王迁都是魏国霸业衰退的开始:一方面大梁远离河东,魏国战略和主力东移势必放松了对秦国的警惕,另外一方面大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周边有齐、赵、楚、韩等强国和卫、宋等一些小国,魏国自恃武力把自己置身于四战之地,又引起齐楚赵等国的不满并非是明智之举。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如果魏国不迁都,重心仍放在河东河西,秦国即便有商鞅变法,想要在实力远在其之上的魏国眼皮底下崛起绝非易事!

第二个失误:破坏三晋联盟,四处树敌

魏文侯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和他联合韩赵有很大关系,三晋联手至少保证了魏国无后顾之忧,不过魏武侯时期却开始破坏了三晋联盟,魏惠王前期主动和韩赵两国修好,但是等他迁都大梁之后三晋联盟宣告瓦解,魏国甚至主动出击韩赵两国,加上宿敌齐楚两国在内,魏国在中原北有赵国、南有楚国、东有齐国,西有韩国,河东河西又面临秦国的压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魏国是四面树敌,魏国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同时战胜这么多强敌,以至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败于齐国之手,强大起来的秦国趁着魏国大败之际又在河西对秦国大规模用兵,魏国不败才怪!

第三个失误:人才的流失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这个失误对魏国来说也是致命的,魏惠王时期至少流失了商鞅、孙膑、张仪、公孙衍四大顶级人才,魏国霸业的衰退一定程度来说都是败在这四个人之手: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崛起,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都是败在孙膑围魏救赵的妙计之下,张仪不仅出兵占领了魏国的陕地,还以连横破合纵解了秦国面临的危机,雕阴之战公孙衍率秦军大败魏军并斩首8万,重新夺回了河西之地。

魏惠王原本至少有机会能留下商鞅和孙膑两人,可惜魏惠王志大才疏坐视他们一个去了秦国,一个去了齐国成为魏国的劲敌。

当然魏国人才流失这个锅不该魏惠王一个人来背,自魏武侯时吴起弃魏奔楚开始,平民出身的人才在魏国很难再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了,但是魏惠王作为一国之君他本可以扭转这种趋势,却任由这种人才机制成为魏国发展的阻碍,一句话开拓不足,守成也不足的魏惠王还是要为魏国霸业衰退承担主要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5/61852.html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的相关文章

邢秉懿:身为南宋开国皇后,却从未享受过皇后的荣耀

邢秉懿:身为南宋开国皇后,却从未享受过皇后的荣耀

靖康之难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当时百姓带来深重灾难。靖康之难中,除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成为俘虏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北宋女性也遭到灭顶之灾,其中不止有宫女,还有许多出身高贵的妃嫔和公主,她们被抓后也成为俘虏,被迫北上,宪节皇后邢秉懿也是其中之一。邢秉懿是南宋开国皇后,但她却没有享受应有的尊重和...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选择退军,这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双方交战,诸葛亮将张郃射死。张郃中箭战死之后,受益最大的是谁?谁最高兴?究竟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可以分析一下,到...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以及党羽一网打尽。按照史料记载,这次事件中,司马懿一共镇压了五千多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曹魏的宗室。整个曹家从此一蹶不振,皇帝曹芳也成为司马家族的傀儡...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