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一生到底杀了多少开国功臣?真相是什么
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平民出身取得帝位的人,他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唯一诟病的就是他登基之后大肆杀害开国功臣,影响较为严重的有著名的洪武四大案。那么在这四场经过精心谋划的整顿官吏、惩治贪污的明初四大案中,有多少开国功臣死于其中呢?
朱元璋作为穷苦百姓出身,对于官吏贪污自然是深恶痛绝。但在洪武年间发生的四大案不单单是惩治贪污这么简单,它还出于朱元璋对于皇权的加强,对皇权稳定传承的政治考虑。从后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就可以看出,这也是四大案牵连朝廷重臣众多的原因。我们按时间顺序逐一的把洪武四大案的起因与结果展开来分析一下,看看有多少开国功臣牵连其中。洪武九年,空印案
空印案的原因是明朝时每年的地方都需要到朝廷去汇报今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地方所报明细要与户部明细相符才能结算。如果说有一点不相符就需要重新核对明细并回原地方加盖公章才行。因为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于是这些地方官一般都带着盖了公章的空白文书,如果出错便可以在户部重新改写文书,不用再返回原籍盖公章。
这种做法从元朝就有,到明朝也并没有明令禁止。但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互相勾结的欺君之罪。下令处罚了与空印有关的所以人员,诛杀了数百名相关官员。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开国功臣,也是韩国公李善长的老乡,由李善长推荐,做丞相之职。因为李善长与诚意伯刘基不合,胡惟庸就排挤刘基,最终刘基被胡惟庸害死。当然了,这里的传闻成分较多,即使刘基不是胡惟庸亲自下的命令害死的,刘基之死与胡惟庸也大有关联。
在洪武十二年,占城国进贡,然后当时的左右丞相胡惟庸和汪广洋匿而不报,朱元璋发现后又将责任推给礼部,与礼部之间来回扯皮推诿。朱元璋大怒,惩处相关人员,处死忠勤伯汪广洋。汪广洋算是之一个被处死的开国功臣。
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擅权植党”罪名处死了胡惟庸极其大批的文臣。此案并未到此为止,胡惟庸的同党范围不断扩大、牵连。胡惟庸案一直延续到了十年之后。
借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胡惟庸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
胡惟庸一案最终牵连致死的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人,此案牵连中比较著名的开国功臣有:韩国公 李善长、
延安侯 唐胜宗、
永嘉侯 陆仲亨、
南雄侯 赵庸、
永嘉侯 朱亮祖(与当地豪绅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被朱元璋处鞭死,后追论为胡党)
荥阳侯 郑遇春、
平凉侯 费聚、
宜春侯 黄彬、
汝南侯 梅思祖、
河南侯 陆聚、
永城侯 薛显。洪武十八年,郭恒案
郭恒案属于官吏贪污,由户部侍郎郭恒等人勾结各省官吏作弊,偷卖官粮。被揭发之后,此案牵连全国十二个布政司,还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全部问斩。朱元璋将其他参与其中的官员,六部侍郎以下皆处死,全国受此案牵连死于狱中的官员达数万人。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作为太子的朱标去世。朱元璋要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对于这个年幼的孙子,朱元璋为了他老朱家皇权的安全传承,就有了清洗开国功臣的意思。加上蓝玉自视功高势大,骄横不法,给朱元璋杀戮功臣宿将带来了理由。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谋反罪名诛杀。此案牵连的一公,十三侯,二伯被朱元璋收在了《逆臣录》里。
具体如下:
凉国公 蓝玉
景川侯 曹震
鹤庆侯 张翼
会宁侯 张温
沈阳侯 察罕
普定侯 陈桓
舳胪侯 朱寿
怀远侯 曹兴
东平侯 韩勋
全宁侯 孙恪
宣宁侯 曹泰
西凉侯 濮玗
东莞伯 何荣
徽先伯 桑敬
吏部尚书 詹徽
户部尚书 付友文其他以罪名处死的
其他开国功臣还有:宋国公 冯胜、颖国公 傅友德,为太祖猜忌,赐死。
江夏侯 周德兴,因其子作乱被株连处死。临川侯 胡美,胡美也是朱元璋的老丈人,其长女是朱元璋的贵妃。后因胡美私自带着儿子入宫,被朱元璋以乱宫禁事罪名赐死。
至此,明初开国功臣几被杀尽,仅存汤和、耿炳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