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为体察民情都做了些什么?铁腕反腐威慑贪官
隋文帝杨坚为体察民情都做了些什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581年,他从北周静帝宇文阐那里禅让皇位后,称帝,改国号为隋。坐上皇位后,他平南陈灭北齐,结束了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位23年间,勤思善治,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到公元630年也未能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等,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文治武功均有很大的业绩。
隋朝首创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等,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唐朝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好多就是直接照搬隋朝的。
杨坚不仅从官员选拔的源头上去治理腐败,而且对官员的日常管理也很有一套。
据《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对官员的监督十分密切,他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曾一次罢免河北五十二州贪官污吏200人。
他还首创了反腐奇招:“钓鱼”执法。即暗中洒下诱饵,钓得鱼儿上钩,欲取先予,让贪官自己现身。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他派人暗中向一些可疑的官员行贿,“私以贿之”,这些人一旦受贿,即行处死。由此,“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抚宁郡公韩延等以贿伏诛”。
用这种手段去铁腕反腐,虽然手法上有些下作,但确实震慑了那些贪官。受贿的风险如此之高,铤而走险者自然望而却步了,谁不珍惜自己的脑袋呢?
隋文帝杨坚对官员的治理很严酷,但对老百姓的甘苦却是非常在意,他常常带头与老百姓同吃苦。
当时,关中每遇荒年,就会有大批的灾民为了吃饱肚子,长途跋涉,到粮食丰收的地区如洛阳一带逃荒。
因而,此时就会上演一出官民一起逃荒逐食的大戏,这些西来的灾民乞丐的头头,有时候居然会由隋朝的皇帝杨坚亲自来扮演。开皇四年和十四年,杨坚就曾先后2次扮演这批要饭大军的头儿,带领浩浩荡荡的要饭大军开往洛阳。
这样的情景,《隋书》有专门的记载。
隋文帝,在历史上确实是位好皇帝,只因为他的后代不争气,出了个败家的儿子杨广,以致他的光辉形象被后来唐宋严重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