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14)2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杀曹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49年正月,曹魏帝国实际掌权者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出城祭祀魏明帝,和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但是已经坐了好些年冷板凳、并没有多少实权的司马懿,在曹魏重臣的支持下,突然发动之变,控制了洛阳,当时还在郊外的曹爽听闻消息后,不知所措。

和曹爽关系交好的大司农桓范,趁洛阳守备不严密时,冒险出城投奔曹爽,并劝曹爽带着曹芳赶紧移镇许昌,然后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各地起兵勤王,讨伐司马懿。曹爽听了后,还是犹豫不决,气得桓范大骂曹爽的废物。过了不久,司马懿派人劝降曹爽,声称只要曹爽投降,就不会杀他,顶多是罢官,而且下半辈子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曹爽一听,当即投降了司马懿。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过了两三个月,司马懿突然翻脸不认人,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曹爽三族,受曹爽牵连而死的人多达5000余人。

当初司马懿杀曹爽时,重臣蒋济力劝司马懿饶曹爽一条命,但是司马懿没搭理他。

既而有司劾黄门张当,并发爽与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党与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诛之。蒋济曰:";曹真之勋,不可以不祀。";帝不听。-《晋书·宣帝纪》

这里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司马懿杀曹氏5000余人,为什么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理?当年和曹操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都干嘛去了?

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大致可以分为3类:

曹氏宗亲

曹魏的曹氏宗亲可以分为近支和远支两类,近支就是曹操的直系后代,远支就是曹操堂兄弟或者和曹操沾亲带故的后代。

曹魏的近支宗亲一直非常虚弱,因曹操受封魏公以后,他的两个曹丕和曹植曾有过非常激烈的世子争夺战,虽然最终曹丕胜出,但带了严重的后遗症,就是皇帝对近支宗亲非常不信任,对他们严加看管,更遑论授予他们各种权力了。终曹魏一朝,曹魏近支宗亲的势力一直非常孱弱,没有任何实权,形同高级囚徒。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高平陵之变后,扬州刺史王凌欲推翻司马懿的统治,同时企图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搞定王凌以后,又赐死了曹彪。这可是根正苗红的曹氏宗亲,司马懿杀他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足见曹魏近支宗亲之虚弱。

所以近支宗亲根本没有对抗司马懿的资本,显然是指望不上了。

再来看远支宗亲,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时,远支宗亲一直是曹魏特别重用的人,掌握着曹魏帝国的核心权力,特别是兵权,曹休、曹真就是这样的。不过曹休、曹真死后,他们的后代却非常不争气,没有父辈那样的能力,自然扛不起父辈的大旗。如曹真的儿子曹爽,论资历、威望、能力都远不如司马懿,他和司马懿同为辅政大臣时,为了弄权,逼走司马懿,最终反被司马懿所败。

所以远支宗亲在曹魏后期,已经明显没落了,自然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高级将领

曹操打天下时,他手下有五子良将,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以五子良将为代表的高级将领,是曹操南征北战的核心主力。

那么当司马懿诛灭曹氏5000多人时,五子良将为什么不阻止呢?因为他们在高平陵之变就死了,或者说死了很久。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除了五子良将,曹操时代,和曹操一起南征北战的高级将领,如许诸、典韦等人,都没有司马懿高寿,几乎在高平陵之变前都死了。

这些在曹操时代,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的高级将领,无一例外都死了高平陵之变前,自然不可能阻止司马懿了。

谋士文臣

曹操手下谋士如云,有名的包括郭嘉、荀彧、程昱、贾诩、钟繇、陈群、蒋济、高柔等人。这些人几乎都和司马懿认识,都是曹操时代就在曹魏做官的人。曹操去世后,魏文帝登基,绝大部分谋士转身成为文臣,在朝廷出任高官要职。因为这些人几乎都是士族出身,魏文帝代汉自立后,出台了九品中正制,以拉拢士族,进而让士族几乎控制了仕途。士族出身的官员,也是曹魏朝廷的顶梁柱。

那么这些顶梁柱为什么不阻止司马懿呢?

郭嘉、荀彧在魏文帝登基之前就死了,程昱在魏文帝登基没多久就死了,陈群、钟繇在魏明帝朝时因病去世。已经死了的人,当然是无法阻止司马懿的了。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能从曹操时代一直活到高平陵之变时的文臣,除了司马懿,还有高柔、蒋济、孙礼、王观、卢毓、王凌。这些人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是什么态度呢?

先把王凌排除一下,因为他虽然是曹魏元老,但他并非魏文帝的亲信,所以曹魏建立以后,他并没有像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一样得到魏文帝的重任,而是一直在方镇任职,远离洛阳朝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王凌以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的身份坐镇淮南,此时无论洛阳发生什么事,王凌都插不上手。所以无论王凌是站司马懿,还是站曹爽,都对高平陵之变本身没有太大影响。

高平陵之变时,在朝廷中枢任职的是高柔、蒋济、孙礼、卢毓、王观这几位重臣。那么他们对高平陵之变是什么态度呢?当然是坚决站在司马懿一边了,因为曹爽把司马懿排挤走以后,他自己大权独揽,胡作非为,和亲信小人把持朝政,还乱改曹魏制度,严重侵犯了元老重臣的利益,曹魏元老重臣对曹爽乱政的行为是非常不满的,迫切希望有人终结曹爽乱政的局面。

此时,司马懿果断站出来要废掉曹爽,这些元老重臣马上团结在司马懿周围,坚决配合支持司马懿,一起反对曹爽。高平陵之变时,曹魏的元老重臣,几乎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太尉蒋济曾写信劝降曹爽,力劝曹爽向司马懿投降;司徒高柔代行大将军的职权,接管了曹爽的军营;太仆王观代行中领军的职权,接管了曹爽之弟曹羲的军队;尚书仆射陈泰(曹魏元老陈群之子)也奉司马懿之命出城当面劝降曹爽…

所以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不是一个人战斗,而是在元老重臣的支持下,击溃了曹爽。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曹爽明明拥有军事优势,却放弃抵抗、不战而降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蒋济劝降曹爽时,曾以人格担保,司马懿绝对不会杀曹爽,只是罢官而已。蒋济威望崇高,有他给司马懿背书,曹爽才放心大胆地投降了司马懿。

所以,这些人当然是支持司马懿发高平陵之变的。不过这些元老重臣只是反对曹爽乱政,而不希望司马懿以高平陵之变为契机,谋朝篡位。所以当司马懿准备杀掉曹爽时,蒋济才会出面劝阻,但是司马懿此时已经彻底黑化,所以没有听蒋济的,一下子杀了曹氏5000多人。

这也意味着,司马懿手握大权、掌控朝政后,元老重臣失去了制约他的能力。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综合来看,曹操老部下之谋士文臣这个系统的人,有的在高平陵之变前就已经死了,余下活到了高平陵之变时,几乎都支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他们当然是坚决支持司马懿了,更不可能阻止司马懿了。

只是在司马懿杀曹爽这件事上,元老重臣虽然反对,但是已经无力制约司马懿,所以司马懿才敢杀了曹氏5000多人。另外就是曹爽所杀的人,几乎都是和曹爽的家人、以及和他关系密切的人,和曹操直系后人关系不大。司马懿有意避免牵连曹操直系后人,只是杀了曹爽势力的人,这也是元老重臣没有吭声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曹操的老部下,和司马懿一样高寿的人太少了,大部分都在高平陵之变前就死了,另外活到高平陵之变的老部下,也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坚定支持者。所以才会出现曹操老部下对司马懿谋逆坐视不管的情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5/62760.html

“司马懿政变杀害曹氏5000多人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什么坐视不管” 的相关文章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

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祖籍长沙,晚唐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河东军入侵魏博,不仅败于宣武军,连主帅之子李落落都被俘。宣武军把李落落交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处置,以试探其态度。结果罗弘信立即杀死李落落,向朱温表示臣服。此前罗弘信一直在河东与宣武两镇之间左右摇摆,但亲近...

朱常洛即位不到一个月就逝世了,发生了什么?

朱常洛即位不到一个月就逝世了,发生了什么?

明光宗朱常洛,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据史书记载,朱常洛在登基之时“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他身体健康,看起来并没有患病的症状。那么,为什么他却在一个月后就突然暴病而亡了呢?要理清楚这件事,我们就要从“国本之争”讲起。...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