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5-30)26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汉七国之乱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国之乱,参与方包括:

1、汉,代表人物:汉景帝。

2、吴,代表人物:刘濞。

3、楚,代表人物:刘戊。

4、诸齐,代表人物: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

5、梁,代表人物,梁王刘武。

6、赵,代表人物,刘遂。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所以,本质上是老刘家的内斗,用马列主义解释,这就是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爆发。

今天,我们大概聊聊各参与方的实力,下周一就详细讲这一场大战。

刘邦,传至刘盈,再到高后。刘恒在诸吕之乱后登上更高权力舞台,传至景帝刘启。这是汉朝廷一脉,是更高皇权的守护者。

他们的实力,自不必说,诸侯封国之外,大量郡县都归他们直接统治。而诸侯封国法理上也必须奉他们为天下共主。

除非天下如贾谊所说,陷于土崩之势,不然,汉朝廷对任一诸侯王封国都可以碾压。

刘濞则是诸侯王中实力最强大的。

他的吴国,坐拥秦三十六郡中的吴、会稽、豫章完整三郡,实际上可能还包括秦东海郡的部分,也就是在长江以北(现在扬州这块)还有领土。

此外,古来吴人剽悍善战,是当时的战斗民族,项羽用之无往不胜,现在都可以作为吴王刘濞的优质兵源。

文帝又下放了铸币权,吴国坐拥豫章郡的铜山,得以大量开采铜铸钱,吴国因此富甲天下。

再者,吴郡基本跟现在的苏南重合,会稽则跟现在的浙江重合,在两广福建没有充分开发之时,天下鱼盐之利,吴国占了一半。

刘濞不是要造反,实在是实力太强大,不允许低调。

齐国本来至少是诸侯王实力第二强的。

刘肥最初称王的地盘,据《史记》讲是全齐七十余城——刘濞才五十三城。

各位回想下乐毅伐齐,当时的齐国也是七十余城,也就是说,战国中期以前东方之一强国田齐有的,刘肥的齐国全都有。

齐鲁多壮士,又是孔孟之乡,文武兼备,同样有鱼盐之利,所不及吴国的仅仅是缺少铸币权。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如上图,全齐大概是右上角山东半岛的绿 *** 域。

如果在七国之乱爆发时,齐国还是一个完整的齐国,那齐、吴两路大军对汉朝廷的威胁会增大许多。

不过,早在文帝时期,齐国就被一分为七。

城阳王,是平定诸吕之乱有功后,文帝从齐国抠了一块儿地封给刘章的。

齐国从刘肥传刘襄,再传文王刘则。刘则去世后,没有儿子,按照规矩齐国就没有了。

但当时基于各方面考虑,文帝随后又恢复了齐国。

只不过,他一口气封了6个,刘将闾在临淄附近继承了齐国。其他人,刘志、刘辟光、刘贤、刘卬、刘雄渠各自分得一块土地。这样,加上刘章一脉,原来的大国齐,分成了七个小国。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那么,本质上,齐鲁大地就成了一盘散沙,很难在对汉朝廷发难时,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

赵国和楚国的实力相近,都有较大的封国地盘。

赵国大概四个县,主要继承了战国赵的南部疆域,都城在邯郸。

楚国则基本上继承了秦国三十六郡中泗水郡的大部分,都城在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

这两个诸侯王国,全部动员,基本上都组织得起一支十万人左右的军队。

也因此,七国之乱中,吴国之外,数赵、楚给汉朝廷的压力更大。

说完了齐、赵、楚、吴这些反方势力,再回头看正方势力。

最最要紧的就是梁王。

这是孝文皇帝在继位第11年时布的一颗重要的棋子。来自贾谊的建议。

贾谊本身有两个建议,一是扩大梁国封地,二是扩大淮阳王封地,然后,封文帝的儿子为梁王和淮阳王。用梁国来防备齐、赵,用淮阳国来防备吴、楚。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不过,文帝只采用了一半,也就是搞出了个大梁国,封地包含了四十余城,把刘武迁到梁国为王。

这个微妙的安排,我猜测背后有窦太后的影响——窦氏只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是刘启,封了太子;另一个就是刘武。

大梁国给刘武,窦太后没意见,大淮阳国给刘参或者刘揖,不是一个妈生的,关键时刻很难一条心。

或者,文帝在分齐为七之后,已经觉得齐地不足为虑,那么一个刘武就够了。而且,谁都不能保证刘武未来不会学刘濞。

刘武徙封为梁王,是文帝中期的事儿,等到景帝继位,已经经营梁国十余年,那么,当七国之乱前,梁国的真实实力如何呢?

看《资治通鉴》的一段记载。

梁孝王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馀城,居天下膏腴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招延四方豪俊之士,如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之属皆从之游。

司马光本意,是要展现梁王的奢侈、僭越,但对我们分析七国之乱前的形势,却从侧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城坚、粮多、钱多、人才多。

梁国会让七国如鲠在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5/65520.html

“参与七国之乱的人分别是谁 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的相关文章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还不知道:孙权死后,东吴七年之间,为何爆发三场政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52年,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病死,终年71岁。随着孙权的离世,此后的东吴政权走向衰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吴内部不断爆发政变,在短短的七年之间,居然爆发了三场宫廷政变,不仅辅政大臣惨遭灭门...

裴秀在地图学上做出哪些贡献?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裴秀在地图学上做出哪些贡献?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有哪些与羊祜相关的轶事典故?羊祜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有哪些与羊祜相关的轶事典故?羊祜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影响羊祜自西晋泰始五年(269年)起,以都督荆州诸军事总镇襄阳(今湖北襄樊),致力灭吴...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黑夜迷...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