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6-10)200

叔孙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楚汉相争时期的叔孙通,是鲁地薛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滕县人,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因此叔孙通很精通儒学,秦朝,大约是秦始皇泰山封禅的时候,就因为精通儒学被招进朝廷,当了个侍诏博士。

过去的博士跟现在的博士不同,不是学历,只相当于现在的顾问吧,顾问而且还是侍诏,等候君王召唤,地位自然是非常不起眼。

不起眼怎么办?

秦崇尚法学,对儒家不是太看得起,所以叔孙通的身份非常尴尬,尽管如此,但人家聪明啊,晓得看人下菜碟儿。

所以自打他入朝以来,对从小学到大的儒学只字不提,张口闭口说的都是法家的道理,因此就能侥幸的存活下来,导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没有想起他。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正准备重用他的时候,叔孙通收拾下行李,跑了,为嘛?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预料到秦国江山保不住了呗。

这回逃跑,没去别的地方,连夜跑回老家薛县,回去后发现薛县已经被项梁占领,于是马上改变立场,投靠项家军,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完成了从朝廷官员到反贼的转变。

但是,项羽又特别讨厌儒生,叔孙通只好再次出走,投靠彭城的天下共主——楚怀王芈心去了……

眼瞅着楚怀王气数将尽,叔孙通转而又回来投向项羽的怀抱,虽然还是不受重视,但是总归有碗饭吃不是。

后来楚汉相争,在项羽外出打仗时,刘邦攻进了彭城,守在彭城的叔孙通毫无意外的,向刘邦投诚了。

这么看来,叔孙通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啊。可就这么一个朝秦暮楚的人物,却在投靠刘邦后,开始忠心耿耿的为刘邦服务起来了。

楚汉相争时,刘邦几次失败,他都没有逃跑,反而尽心尽力的给刘邦出主意,推荐人才,仅此不算,刘邦立国之后大力推行影响千年的“礼”也就罢了,令人惊讶的是。

居然在刘邦打算废太子刘盈的时候,鼓起勇气,以性命相争,闹得刘邦都差点下不了台。

犯颜直谏,敢让君王下不了台,放以前,跟叔孙通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情况不对,他早就逃了,可现在,他就这么做了,为什么?

开始实实在在的为江山社稷着想。

古代立储,遵循的是“立嫡以长”,如果哪个皇帝想放飞自我,罔顾章法,只选自己喜爱的儿子为储君,那他必将遭受群臣反对,严重者还会发生流血事件,当然,手足相残的什么的更是由此展开……

众所周知,刘邦非常宠爱戚姬,晚年的时候,面对戚美人生下的儿子如意,更是父爱泛滥,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他。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作为皇帝,他更好的东西就是江山了,所以,刘邦就想了,把江山给如意吧。

可这里的问题是,江山给了如意,刘盈这个正儿八经的太子怎么办?

自来一王死,一王立,有了刘如意这个新太子,刘盈,旧日黄花,失去父爱的可怜虫,自然只能给废了!

话说刘盈废了也就废了,他本人没什么意见,估计有也不敢说, 但他母亲,刘邦的糟糠之妻,强悍的吕雉能答应?不答应怎么办?

这时候刘邦还在,吕雉还没那么硬气,眼看儿子太子之位即将不保,不保怎么办?

一个天大的救星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吕雉原本压根儿是看不上眼的骑墙小人叔孙通。

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叔孙通这回不骑墙了。

当刘邦意欲废掉太子刘盈而改立如意为储时,叔孙通火上来了,直接在朝堂上很严肃的劝谏:

“过去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而废了太子,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结果使晋国乱了几十年,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秦朝也是由于没有及早确定扶苏为太子,结果让赵高钻了空子,伪造遗嘱立了胡亥,从而导致了自己国家社稷的灭亡,这是您亲眼所见的。

如今我们的太子忠厚孝顺,天下人全都知道;而且吕后又是和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奋斗过来的,您怎么能背弃她呢!如果你一定非要废掉太子另立小的,那我就请求死在您的面前。”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不但将刘邦比作晋献公、胡亥等昏君,还以死相逼,很有点你不听我的,我就弄死我自己,大义凛然的样子。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刘邦见他动了真格,立马觉得自己有点不大地道,不大地道怎么办?

赶紧给自己个儿找台阶下:“你这么认真干嘛,我只是开个玩笑。”

皇帝认错了,但叔孙通还不满意,他指责刘邦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你怎么能拿根本开玩笑,就不怕动摇江山社稷吗。”

闹得刘邦没有办法 ,只好道歉说:”我错了,我错了!”

于是,改立太子事件就这样被叔孙通平息了,刘邦也从这件事当中看出了人心所向,刘盈的太子之位因此保住,吕后满意了,对叔孙通自然感激的无以复加。

可这里的问题是,原本胡亥、项羽手下,贪生怕死,朝秦暮楚的小人,到了刘邦手里,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地道,这么凛然有正人君子之风呢?

还是司马迁评价的有道理:希世度务,与时变化,大直若诎,道固委蛇。什么意思?

真正的儒者,总能为大义而不拘小节,因时而变,曲折向前,不做无谓的牺牲。否则,胡亥手下就死,项羽手下就死抑或楚怀王手下就死,不过愚忠而已,对实现自己的抱负,有什么帮助呢。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美玉于斯,并不是不卖,只是寻找合适的主顾,在此之前,倘若不“韫椟而藏诸”,美玉卖出个白菜价,或者干脆蒙尘,玉之所以为玉,他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韫椟而藏诸”,其实这才是一代儒宗叔孙通的智慧,简而言之,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外皮因时而变,内核一以贯之,仅此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7286.html

“叔孙通是什么人?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 的相关文章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援是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也是说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老将军。他本是割据势力隗嚣的大将,后来先后见了公孙述和刘秀,马援说出了上面那一段话。马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莽代汉之后,...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军北伐,姜维作为蜀汉政权的后起之秀,智勇双全,军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将士们斗志高昂,可是,为什么和曹魏交战,总是战败呢?姜维最终惨死,令人不胜惋惜。姜维数...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建安十六年...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小说中,...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对曹丕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退位的汉献帝?他到底在忌惮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大影响...

嘉靖皇帝长达20多年不上朝 明朝最后为何还能正常运行

嘉靖皇帝长达20多年不上朝 明朝最后为何还能正常运行

对嘉靖帝20多年不上朝,明朝为什么还能正常运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皇帝就是一直不上朝,明帝国依旧能够运行下去。因为经过100多年的统治,明朝已经进化出一套能够独立运行的体制。自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内阁制度就登堂入室,逐步进化成中央最高的决策机构。内阁设内阁大学...

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办法?

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办法?

乐毅伐齐是战国中后期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打败齐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乐毅率军伐齐,摧枯拉朽地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包括打下齐国的都城临淄,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可是,当齐国最终只剩下莒和即墨的时候,乐毅却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方式,停顿下来,这样一停顿就是三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