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17)300

大家好,说起曹操为什么终身不敢称帝!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操曾布告天下,表达其尊拥汉室的忠心。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些鬼话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就连他自比周文王之说,也绝非心甘情愿,只是因为不具备自立的条件,只能退而求其次罢了。

事实上,老曹一直心存不逊之志。自从迁都许昌后,他就采取了一系列步骤,积极谋代汉位。然而他一世奸雄,在这件事情上却始终没能志得意满。直到老曹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才正式代汉称帝。那么,老曹那个野心勃勃、牛逼哄哄的家伙,为何终身未能自己代汉称帝呢?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一、曹家与士族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曹操与士大夫有着严重的对立,这与老曹出身于阉宦家庭有密切关系。东汉末期,士族官僚集团和阉宦集团的对立是非常严峻的,在出身,为学、信奉、行事、及入仕途径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极大区别,从而在权力分配问题上,有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桓灵之间,宦官势力把持东汉朝政,士大夫耻于与其为伍,通过作秀和贬斥等手段以保持自己的清操和名节,与宦官相对抗,“党锢之祸”因此发生。而东汉末年的“婞直”士风亦因之形成,士族和宦官构成了势不两立的严重格局。

曹操出身阉宦家庭,祖父曹腾是一个资格很老又奸狡误国的大宦官。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凭借财货,交通权贵,买官进爵,是一个行迹秽恶的人。在那个重名节的时代,老曹这家风确实有点拿不出手,所以陈琳在为袁绍写的檄文中痛斥老曹是“赘阉遗丑”。由此可见,曹操在他未掌握实权前,就和士族阶级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也成为他后来谋汉代位的重大阻力。

当然,老曹也不是吃素的,他为了实现代汉称帝的野心,曾采取对策,要摧毁名节,转变士风。建安15年以来,他下达三次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以对抗经明行修、以名节为重的士风。

老曹为了排斥儒风,还推行法治,重用崔琰、毛玠、陈群、钟繇等人,大搞刑名之风。然而,老曹所实施的策略,究竟取得了多大效果?事实证明,在代汉问题上,拥汉派士族和老曹的对立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拥汉派士族阻止老曹代汉,有的人是用言语规劝、或加讥讽;有的人则玩暴力、搞暗杀。前者有被老曹视为张良一般的重要谋臣荀彧,以及名士崔琰、毛玠等,后者则有董承、耿纪、魏讽等大案。

建安9年,老曹领冀州牧时,欲复九州古制,荀彧即进行劝阻。八年后,老曹进爵魏公,欲行“九锡”大典,以效前朝王莽“代汉”经验,为“禅让”作准备,荀彧又进言劝阻。老曹当然怀恨在心,终于逼得老荀“饮药而死”。甚至于在老荀死后,老曹仍不把他作魏臣看将,不入“太祖庙廷配飧”。

建安21年老曹称魏王,钜鹿人杨训上表赞扬他的“盛德”。冀州名士首领崔琰写信给杨训,表示讥讽,老曹对老崔指桑骂槐的做法非常生气,迫令老崔自杀。崔琰之死引起了另一士族毛玠的不悦,最后也因“毁谤太祖”,被逐出了朝廷。

除上述三人外,还有鲁国孔融、南阳许饮、娄圭等名士,被因为拥汉尊帝、反操代位而被曹操诛杀。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至于拥汉派以暴力谋操事,有建安5年董承事件、建安23年的吉本、耿纪案件,以及邺都发生的魏讽谋袭事件。这三次重大刺杀未遂事件,都不断地提醒着老曹,在代汉这个问题上,条件和时机都未成熟,你还是耐心多等等吧!

所以当建安24年吴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老曹对手下表示,孙权这家伙是想把我推到炉火上去烤啊。这里面所说的炉火,就是指拥汉派的反对。

三、江湖未静,有吴、蜀的对立

老曹曾在《本志令》中感叹:“江湖上还没平静,我现在可不能让位啊!”这里面所说“江湖”二字,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两大割据势力。孙、刘的存在,成了曹操不敢代汉称帝的又一种阻力。老曹在官渡大破袁绍后,统一了北方,他企图席卷天下,囊括四海,要削平吴蜀统一全国,然后黄袍加身,建立曹魏政权。

建安13年,他统率号称八十万大军南下,在赤壁和孙、刘决战,结果全军覆没,大败逃归。三分天下的格局由此确立,魏、蜀、吴相互争战不已。但对老曹来说,虽然积极巩固北方,增强实力,而在军事上对吴、易的进攻,并未取得很大的进展。

建安18年,老曹率大军进据濡须口,攻打东吴,但与吴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就无功而返。建安24年,老曹又发兵西征刘备,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击毙。同年老曹亲自领军征讨汉中,又被赵云击溃。之后又有关羽攻克樊城,大败操将于禁七军,这都是老曹所没有料到到也让他大为震恐的结果。老曹欲削平吴、蜀的计划,看来短期之内已难实现,他当然不敢草率称帝,成为被天下人攻击的对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6/68502.html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的相关文章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自立许婕妤为皇后。”——《汉书·外戚传》“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拟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蒋琬 字公琰,三国时期蜀汉宰相。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诏,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而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便任命蒋琬为尚书...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十二人合为一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那么将江表十二虎臣中,谁的战斗力最强呢?小编根据史书中的相关记载...

历史上元稹的才华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元稹的才华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讲到元稹,世人大多乐于盯着他的情史说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先从一首诗说起:《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所描写的意思,应该不用多做解释,尤其是诗的前两句,仍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花前月下时吟出的高频诗句。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首诗...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周瑜是东吴名将,在年少时与孙策交好。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准备脱离袁术自行创业的孙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周瑜,召其相助,周瑜慨然率部来投。从此,周瑜成为孙策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将领,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为东吴鼎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