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6-19)200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晚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九十多位皇帝,其中能够得到“千古一帝”美誉的只有寥寥数人,康熙皇帝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为何在晚年时期却变得昏庸了呢?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众所周知,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经历了诸多的艰难险阻,才开创了“康熙盛世”的辉煌。而且,历史上的康熙也向来以杀伐果断著称,无论是铲除鳌拜还是平定三藩,都表现出了雷霆万钧的凌厉手段。可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却一直对立储一事犹豫不定,促使了“九子夺嫡”的发生。

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立储乃是国之大事,太子更是关乎国本。而且康熙皇帝从小就熟读史书,更不可能不明白“国本之争”对朝廷的危害。可是他却将太子胤礽两立两废,最后不但令胤礽精神失常被幽禁致死,更是加剧了其他皇子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造成了皇室骨肉相残的惨剧。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九子夺嫡”带来的隐患,直到雍正登基之后仍然存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不是因为雍正手段足够严厉,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兄弟赐死的赐死,圈禁的圈禁,恐怕一不小心真的会被胤禩等人取而代之。

康熙一生雄才大略,可是在立储一事上却表现得比较昏庸。虽然这其中也因为太子胤礽自身存在不足,但是康熙犹豫不定的态度,无疑加剧了夺嫡之争的激烈程度。例如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怒斥八皇子胤禩妄蓄大志、图谋太子之位时,十四皇子胤禵等人竟然公然为胤禩求情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这个时候胤礽的太子之位刚刚被废,夺嫡之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康熙内心也不可能不知道皇子结党的危害。特别是在太子之位空悬的时刻,十四皇子等人的表现,无一不透露出未来的夺嫡之争是如何可怕。可是康熙皇帝却低估了其中的危害,虽然他当场拔刀要怒斩胤禵,实际上对胤禵却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日后也对其颇为重视。

康熙皇子众多,四皇子、八皇子以及十三、十四皇子都堪当大任。可是在二皇子胤礽彻底被废之后,康熙在去世前没能再次公开立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失败的决定。可能康熙本人也没有想过,在自己去世之后夺嫡之争竟然能演变成如此凄惨的结局。除此之外,康熙留给继任者雍正的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康熙盛世”。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雍正继位之后面临的更大挑战,除了填补国库的亏空之外,整饬吏治也是迫在眉睫。

康熙晚年时期表现昏庸,和他晚年时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老年时的康熙性格比较仁和,这种性格不但使他难以在众多皇子中择出太子人选,在吏治方面也奉行宽厚之道,使得朝廷吏治日渐废弛。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康熙晚年时陶醉在“太平盛世”中无法自拔,逐渐产生了“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的观念。康熙认为,朝廷吏治的要点就在于“不生事”之中。连康熙皇帝本人就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可想而知下级官吏会变成什么模样。所以,到了康熙晚年时期,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地方官,混天度日,卖官鬻爵,夤缘攀附,粉饰浮夸之风盛行。

雍正在登基之后对此也是大为恼火,甚至连康熙的面子也不顾了,在朝堂之上公然斥责:“人心玩偈已久,以至百弊丛生!”由此可见,康熙晚年时期的“吏治废弛”有多么严重。在横跨“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中,康熙性格宽大,乾隆性格疏阔,要不是雍正皇帝大力整饬吏治,恐怕清朝早就衰亡了。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其实,在历史上的那些“千古一帝”中,晚年表现昏庸的并不仅仅是康熙,汉武帝晚年同样发生了“巫蛊之祸”,唐太宗晚年也出现了怠政的情况,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平定三藩,三征葛尔丹,治理黄准水患,种种表现仍然不失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因此,虽然康熙晚年表现有些昏庸,但是仍然被人们誉为“千古一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8900.html

“康熙皇帝有千古一帝美誉 康熙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为人那么厉害 后代为何如此平庸

诸葛亮为人那么厉害 后代为何如此平庸

对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他的后代却很平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还在水景先生手下读书的时候,因为他那逆天的智商和浩瀚,水景先生感叹,谁能得到他,谁就能安定天下。诸葛亮出师后得到卧龙的称号,因此蛰伏在龙中,看大势所趋。刘备第三次来茂禄请他下山时,诸葛亮...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对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从流浪汉到大将军,他仅用了4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木兰诗里面关于战场的描绘。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战场的残酷,还有从中脱颖而出的英雄气概。面对那恐怖的战场,正如当年明月先生所说,我们大部分人看到残肢与鲜血头颅横...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曾经提出未来藩王作乱的问题,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听他的,反而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到了洪武九年的一天里,突然出现了异常天象,朱元璋以为这是老天爷不满自己的统治,所以便赶紧下了一道诏书,恳求天下的所有文化人都能够秉笔直书,指...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有口才。孙权刚统事的时候,听说顾徽很有才,召进幕府为主簿。顾徽常常跟着孙权出行。一次见军营拖着一男子到市场欲处死,就问他有什么罪。别人说:“他偷了一百块”。顾徽叫他们暂停一...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天灾人祸频发,立国数百年的大汉朝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在乱世之中无数英雄豪杰趁机崛起,或是征战四方,或是雄霸...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压根不叫篡位,只不过是争抢大小王而已。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史学家都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导致朱棣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口碑名声不一样,两个人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