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6-21)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治的女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治的原配皇后王皇后,她的身份还是比较高贵的,再加上她长得非常美丽,性格也比较温柔,后来在同安公主的推荐下,成为了李治的妻子。

按照道理来说,这样的一个皇后应该会很受皇帝李治的宠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她在进宫之后却一直受到冷落,李治宠爱的是萧淑妃,后来王皇后为了打压萧淑妃,就把武则天给弄进宫来。

没有想到的是,她前脚还没有把狼给赶走,后脚就引进了一头虎。那么,身份高贵的王皇后为何斗不过萧淑妃和武则天?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据《旧唐书》记载,王皇后在面对李治的时候,脸上都不太有笑容的,很是严肃的样子。而对于下人就更加了,为了显示出她皇后的威严,在下人面前就变得更加目中无人,所以她的性格是比较高傲的。

而男人一般性都比较喜欢那种小鸟依人的女人,不太喜欢冷美人。所以她的丈夫是不太宠爱她的,两个人之间有的只不过是夫妻名义上的客套罢了。

而相反萧淑妃是一个活泼可爱的,敢爱敢恨的女人,再加上她的相貌方面,比起王皇后也差不了多少。

萧淑妃生有子女,李治就会经常过去看望她们母子三人。王皇后看到自己受到冷落,就会经常去皇帝面前说对方的坏话。李治看到自己的皇后是个醋坛子,就更加的厌恶她。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其实同样作为女人,还是很可以理解王皇后的。毕竟她才是李治的正妻,但是常常做冷板凳的话,心情也是会很郁闷。再加上李治也不常常到她宫里就寝,所以也很难有怀孕的机会。

古代对子嗣的问题是看得很重的,王皇后的处境还是很艰难的,她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宠爱,而且还没有子女。在偌大的后宫里面,没有谁会去关爱她,她的情感也得不到寄托。

但是王皇后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为了改变眼前的这种状况,她要挽回丈夫的爱。她突然发现她的丈夫李治居然跟感业寺的先皇妃子武才人眉来眼去。她立刻就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就想到了一个绝招,她可以把这个武才人接回到宫里去来对付萧淑妃,她们两个人斗气来,她好来个渔翁得利。

她把武才人接回到宫里,这样的话,她的丈夫也会感恩她的。毕竟,李治刚好需要一个台阶下,而王皇后刚好给他了一个台阶。另外的话,武才人也会感谢她的帮助,毕竟她要是回不到宫里,只能老死在尼姑庵里。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王皇后这一招确实是挺不错的,如果她接回来的是一个平常的女子,那么她的计策或许会成功,但是她却低估了武才人这个人的能力。武才人的原生家庭是做生意的,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她怎么可能会做亏本生意。再加上她之前也在宫里生活了很多年,不是一只让人任意踩的蚂蚁。

武才人在进宫之后,李治就帮她换了一个头衔,她变成了武昭仪。刚开始的时候,武昭仪可能对王皇后这个救命恩人还是很感恩的,所以经常在李治面前替她说好话。

武昭仪还会帮王皇后想一些对付萧淑妃的计策,但是武昭仪也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她不仅仅想要扳倒萧淑妃,还要搞死自己的恩人王皇后。时间一长,王皇后却对武昭仪这个人心生芥蒂,因为李治开始只宠爱武昭仪这个人了,之前备受宠爱的萧淑妃也失去了宠爱。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王皇后感觉自己虽然打败了萧淑妃,但是却来了一个比萧淑妃还要厉害的角色,所以她的策略又改变了,准备联合萧淑妃对付这个武媚娘。

在后宫的尔虞我诈当中,谁能够做到最狠,谁就能够笑到最后。而王皇后其实是一个心性很单纯的人,她只不过想保住皇后的头衔,只不过想拥有丈夫的一点宠爱而已。殊不知,她不想整死别人,别人却早早的盼着她死。

王皇后是一个个性很耿直的人,她不会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而委屈自己。而她的母亲和舅舅在进宫的时候,从来也不行礼,这就给武昭仪抓住了错处。武昭仪还找到经常被王皇后欺负的一些下人,利用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替她办事情。这些丫鬟收到了好处,自然把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汇报给了武昭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武昭仪在之一步就已经赢了。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之后,她又使出一个杀手锏。武昭仪在生了一个女儿之后,王皇后来看孩子,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回去没多久,小公主就死了。武昭仪就开始诬陷是王皇后把小公主给杀死了,李治知道之后,也非常生气,那时候就产生了把王皇后给废除的想法。

王皇后把武则天给带进宫,确实帮她实现了之前的愿望,但是她也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小编认为王皇后杀死小公主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毕竟对于她来说,杀死小公主没有多大意义,她要杀也要杀王子,对她养子李忠有威胁的人。所以这个很有可能是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想出来的一条很毒的计策。

在皇宫里,能获得帝王的宠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一切的荣誉是帝王所赋予你的。他想让你当皇后,你就可以当,他要是想把你拉下马,你的位置做不长久。就算背后有多少人撑腰,也没有多少用。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王皇后出生于贵族家庭,家里对她的管教肯定是很严格的,她就一个标准的乖乖女。但是她的丈夫却不喜欢乖乖女,喜欢会撒娇一点的,嗲一点的女生。所以王皇后在这个上面,就输给了萧淑妃和武则天。再加上她跟自己的丈夫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也是很要命的。有了孩子,夫妻两人的感情也会好一点。就算李治讨厌她,但是他总不讨厌自己的孩子吧!看在孩子的份上,也会多去皇后的宫殿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6/69206.html

“王皇后身为李治的原配皇后 她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和萧淑妃” 的相关文章

曹操儿子为王位斗得你死我活 司马懿的儿子为何从来不争

曹操儿子为王位斗得你死我活 司马懿的儿子为何从来不争

对曹操的儿子为了储位争得你死我活,司马懿儿子为何却从来不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师与司马昭有没有为太子之争?难道他们二人,曾经想要争夺皇子之位?这个问题,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曹操的两个孩子,曹丕,曹植,曾经为了皇位而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斗争。司马师、司马昭这两个...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陆机《辩亡论》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东吴的武将虽然没有那么出名,但“江表十二虎臣”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今天我们聊聊十二虎臣中唯二战死沙场的两位(其他人基本都是病逝或正常死亡),陈武成了张辽的背景板,董袭抗曹...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的陈式,在正史中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陈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又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可悲至极!相比于演义中的悲催结局,陈式在正史中的结局就好得多了!自大爱吹牛的...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王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王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达,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1350年,是明成祖时期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还是优秀的诗词达人。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与解缙、王璲、王洪、王偁并称大明";东南五才子";。然,...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文正虽然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是他的亲侄子,在洪都之战死守近三个月,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大功,可以说是老朱家的千里驹。那为何朱文正最后被朱元璋囚禁而死呢,一,投...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对项羽如此残忍,杀了二十万秦军,为何后人还喜欢他和虞姬的爱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项羽在秦末之时迅速崛起,成为起义军中的领头人物。大家本以为能够笑到最后的人肯定是项羽,结果没想到被一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夺去了天下。有人说,项羽是输在了残暴,输在了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