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陈寿为什么觉得街亭之败是怪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寿,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蜀汉时曾为观阁令史,因为不愿屈事于宦官黄皓,多次遭到贬黜。他颇崇仰丞相诸葛亮,认为其是“识治之良材,管、萧之亚匹”;不过他又指出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后人对陈寿所说的诸葛亮之“短”,颇不以为然,于是有人怀疑《三国志》算不算是一部信史 。就事论事,其实这是冤枉了陈寿。
为什么后人中有很多不愿意听信史家议论诸葛亮之“短";呢?看来,这多少与崇拜伟人的信念有关。一般人总想把伟人装扮成完美无缺的神。当然,作为政治家,诸葛亮的确是人杰。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最终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创立蜀国基业。
刘备死后,诸葛亮身为丞相,根据形势的需要,他以严刑峻法治蜀,终使全境称治。他为人忠贞不二,身居高位,从来不搞歪门邪道,尤其憎恶不正之风。他自称“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为了表明心迹,他向后主刘禅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这里没有一句假、大空的话,所说的全是实话。而且真正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经得起检验。这样一位贤相,当然会受到后人所称道,溢美也是难免的。于是,诸葛亮从人逐渐向“神”转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诸葛亮的同时代人陈寿敢于议论其“奇谋为短”,就听不进去了。因此有人说“承祚(陈寿)仅有文采,尚缺德修”;有人说陈寿为诸葛亮的书佐时,因罪被挞百下:更有人说陈寿的父亲犯了过失,被诸葛亮剃去了头发,“故评亮颇有诬词。”事实又怎样呢?事实是:对当年正在被神化的诸葛亮是议论不得的;陈寿却偏要凭他的史识议论,遂为众人所不容。其实,平心而论,他评论诸葛亮褒远远多于贬,他的若干评语并没有错,比较客观。
诸葛亮初出祁山即有街亭之败,后人均归罪于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以致为张邰所破。诸葛亮却不然,他以“《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他在《街亭自贬疏》中说自己“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无论马谡有多大的罪戾,作为统帅,选将不妥,授任无方,孔明的确是有相当责任的。
马谡是不是确实“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呢?近年有学者走访街亭,作了实地勘察,分析街亭的地形地貌,随后为马谡的失败作了中肯的解释和推断。这种对街亭之役作出新的反省和认识,是值得人们重视的。街亭,古称街泉亭,最早是街泉县县治所在,后汉时改置陇城县。街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当年蜀军如经街亭通过驿道,进入八百里秦川,与赵云、邓芝会师则长安自危,中原可望。如魏军越过街亭。则可纵横于陇右三郡,使蜀军进退失据。所以,两军谁能占领街亭,关系着蜀军北伐与魏军保卫中原的成败。
街亭的地形并不险峻,形如麦垛的麦积崖下显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如果守方兵力未能超过敌方,不要说马谡,换作诸葛亮,也未必一定守得住。马谡占据街亭后,驱兵上麦积崖,抢占制高点,这在兵法上并不错;他同意副先锋王平分兵扎寨于川上,形成犄角之势,作为应急之计,也不失为较好的选择。但马谡缺乏应变的能力,又无援军,因此就被魏军团团围住,冲不出重围。近年在距陇城数里的薛李川中,曾出土蜀国弩机。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推想 :马谡居高临下,弩机齐发,箭矢如雨;川上的王平在强弩掩护下率兵反击;诸葛亮的援军及时参战,形成对魏军的反包围,那么,史书的街亭之役也许就不是今天所见的篇章,其后诸葛亮是否必须“六出祁山”,也大有斟酌余地了。
诸葛亮之失误,首先在重用了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其次,又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接应马谡,而是以重兵屯卫祁山,滞留不前。因此史家陈寿说,诸葛亮街亭一役“奇谋为短”。按照这样的分析,陈寿的批评的确是较为中肯的,所以他说诸葛亮是相才而非帅才,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