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7-01)240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养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我们都知道,军队是需要军饷去维持的,特别是古代时期,当兵打仗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饷银和粮食,谁会帮你打仗呢?然而身为大明帝国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在位时却总说自己不花一分钱、一粒米就能养活百万大军,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明确表示:是真的,朱元璋没有撒谎!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朱元璋实行了一种名为“卫所”的军事制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卫所制度”。

关于这一制度的名称,你肯定都不陌生了,但若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叙述一下,朱元璋建立的这一制度,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为何能不花一分钱就能养兵百万。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卫所制度”的建立

‘卫所’是朱元璋称帝前在南京创立的,是当时乃至是后来明军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熟悉唐朝时期的“府兵制”的话,会发现,实际上朱元璋时期的“卫所制度”跟“府兵制”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所谓“寓兵于农”的方式,属于典型自给自足的军屯类型。

在最初的时候,每个军士可得田15亩以维持生活,到了公元1365年,由于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受到了战火的摧残,因而又被辟为军屯区。到这个时候,每个军士所享有的田产提升到了50亩,并且朝廷还会发放耕牛农具,免除田租和徭役。

这一制度的施行,使得各地卫所军士在明朝初25年中,每年都能生产约3亿公斤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则足以养活100万的军队。

所以朱元璋并没有说谎,卫所制度的施行确实能让朝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养活百万大军。

那么问题来了,军士们都跑去种田去了,要是遇到打仗的时候又怎么办呢?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卫所军士的战时状态

据记载,卫所军士的分配为:约5600人为一卫,1128人为一所,112人为百户所,其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每遇战事的时候,由朝廷派遣一员大将作为“总兵官”,带领卫所部队前往征战。

等到战事结束之后,这个总兵官就得将军权交出,部队则回归到原来的卫所中,继续从事劳作,自给自足。

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卫所里面的军士大都是身份永远不变的世袭军户所充任的,卫所的军官也是世袭的。虽然这一制度表现出了朝廷有决定其臣民身份的权力,但由于世袭的军士会因为其身份相同而形成牢固的个人联系,因此很可能就会使得朝廷对它们失去控制力。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所以,朝廷就必须要尽力防止将领与军士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密,并且还要对整个军队组织施加以严密的行政控制。

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个卫所的大小事务并非都是由个人或者是某个部门单独执掌的:军户的户籍由五军都督府管理,但军队的调动权却放在了文官手中。

每当有战事的时候,卫所军士便脱离了卫所的军官,直接由都督府指定的总兵官统领。

不过,这种制度想要长期维持下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世袭军户的素质和义务感逐渐降低,特别是在经历长期的和平之后更是如此。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卫所制度的衰亡

15世纪后期,卫所制度已经走向了衰败,他们的素质和义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廷中的一些权贵官僚开始驱使这些人为他们修建府邸或者是寺庙等。

过后不久,地方的将领也将军士变成了劳工,或者是明码标价向他们卖“闲”,也就是免除军事训练。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卫所中就演变出了两个阶级,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前者自然是卫所里的军官,后者则是普通的卫所军士。

如此一来,卫所中的军官就成了有利可图的职位。于是,那些商贾子弟们便纷纷斥巨资行贿,以求得此职位来中饱私囊,或者是直接将自己的家奴登入军籍,以此来贪污军饷。

更为可耻的是,有些军官甚至还将手底下的军士变成奴隶,强行命令他们为自己耕种。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对于普通军士来说,他们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便开始竭力摆脱自己的军户身份,实在摆脱不了的,就只能走上逃亡的道路。

据记载,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这段时间里,一些卫所里的军士逃亡人数就高达80%之多,许多的边地驻军慢慢地也只剩下了一半兵力。等到朝廷下令要求出兵时,这些军官则不得不临时雇佣矿工,或者是来自辽东、陕西等地的雇佣兵充数。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边境危机屡有发生,原本大大的疆土,也一点点地减少。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将此结果全部归结于“卫所制度”。这一制度本身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毕竟明朝也是凭借此制度建立起了辉煌的成功。但我们也说了,想要让这一制度能永久存在下去,就必须要维持好这些世袭军户的素质和义务。

但历史证明,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明朝 *** 能在意识到问题发生之后而将其改正,或者是进行新一轮的军事制度改革,那么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洪业·清朝开国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7/70944.html

“朱元璋真的不花一粒米,一分钱养活百万军队吗 事实证明这个是真的” 的相关文章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更是...

李旦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旦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第四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唐睿宗李旦,谁敢说他不牛逼,包括他自己,上两辈,下两辈,再加上他哥哥,六位亲人个个是皇帝,你说牛气不牛气。历史上古代帝王,因皇位能世袭,爷爷和爹、儿子、孙子做皇帝的比比皆是。然而,娘、哥哥做皇帝,...

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但均未被采纳

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但均未被采纳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还不知道:项羽败给刘邦后,为何宁死也不肯过乌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绝大多数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成为一代明帝,名垂青史。但一旦有了战争,那就会产生成王败寇的结局。最终只有一人能笑着迎接胜利。至于那些失败者,也就在岁月的流逝下,逐渐被遗忘。不过...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话说,关...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文正虽然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是他的亲侄子,在洪都之战死守近三个月,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大功,可以说是老朱家的千里驹。那为何朱文正最后被朱元璋囚禁而死呢,一,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