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02)230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还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扶不起的阿斗”,成了一句妇孺皆知的话,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好像并不是这样,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还是做出了一番成绩的。并且诸葛亮对于刘禅的评价也非常之高,那么既然这么说为何刘禅登基之后诸葛亮还不可还政于他,反而继续事无巨细,让刘禅成为了一名甩手掌柜的?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这一切和诸葛亮的个人性格有关系,也和刘备临终前的白帝城托孤有关系。刘备三顾茅庐拉诸葛亮与他一起创业,诸葛亮也感恩这份恩情,在刘备在位期间鞠躬尽瘁。在诸葛亮的帮助之下,刘备创下了一片家业,蜀国、魏国、吴国三足鼎立,刘备去世之手,在白帝城将刘禅委托给他。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乍一听好像是刘备对于诸葛亮老哥们之间的推心置腹之语,但是在东汉时期,家天下的大背景之下,又有哪个君主甘心将王位让给权臣?诸葛亮心细如发,敏锐地捕捉到了刘备的意思,刘备对自己的不放心,伴随了他一辈子。诸葛亮努力了半生,终究也没有打消刘备的猜忌之心。于是立刻表明态度,要安心辅助幼主。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诸葛亮未及时还政于刘禅,是何原因

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为蜀国的大事在操劳,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事无巨细地把持着蜀国的国家要务,将刘禅放在了甩手掌柜的位置上,是在就是权臣所为。但是为何诸葛亮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这么大的压力继续做“权臣”?时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诸葛亮怕有负先帝嘱托,充当了一个老父亲的角色;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溺爱的,不管孩子多大岁数,在父亲眼里都是个孩子。当年刘禅继位之时,仅仅十七岁,但是当时的蜀国则刚刚经历过打败,危急存亡之秋也。身为辅政大臣的诸葛亮不可能将权力全都交给刘禅,让他学习。因为当时的蜀国是输不起的。诸葛亮拼命地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但是到他死亡的那一刻起,也没能最终改变蜀国的处境。诸葛亮一直没有找到还政于刘禅的那个点;每个朝代一提到辅政大臣与幼主的关系,都是那么充满了谈资。当年周公与成王算是一个比较和谐的例子了,话说周公真的没有不臣之心吗,不管有没有,至少他没有去做就好了。诸葛亮可能也没有不臣之心,他也想要GET到一个点,来还政于刘禅,交给别人一个烂摊子,不是他的作风。于是他拼命的北伐,四处东征西讨,想交给刘禅一个统一巩固的江山,但是最终也没有做到。晚年的诸葛亮有一些急功近利了,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于是拼命想干出点事来,在这种心态之下,又怎么能干好事情呢?诸葛亮一直到去世还在为刘禅考虑,病逝之后安排了蒋琬和费祎两位肱股之臣,诸葛亮去世之后,这俩人的确也是不负众望协助刘禅将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可以看到,这就是诸葛亮的溺爱导致,他不是舍不得,他是不放心。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那么带甲士上朝又作何解释?是担心自己的安全,还是为了在朝堂之上昭显自己的权势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为何带甲士入朝

这里的带甲士入朝并是诸葛亮要反叛的意思,这属于刘禅对于诸葛亮功劳的一种肯定,也就是所谓的特权。古代的特权例如“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项特权,后面还有加九锡等,都是古代帝王对于肱骨大臣的一种肯定与嘉奖。

诸葛亮的这个带甲士入朝也是这种类型的嘉奖。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后记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的的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蜀国,是非功过自在人心,不管诸葛亮是不想篡权还是不能篡权,最终他并没有和司马懿一样,篡夺了曹魏的江山,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的大臣真的很难,攻城拔寨时候需要你,享受天下时害怕你,辛辛苦苦一辈子,最终还要被创业老板过河拆桥,真的是太难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1086.html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的相关文章

康熙临死前为何点名一个男人陪葬 这人到底是谁

康熙临死前为何点名一个男人陪葬 这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陵寝中除了妃子外,为何还多了个男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皇帝的种种故事,经常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相信喜欢历史剧的人,都不陌生,而在清朝的盛事期当中,康熙皇帝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成为清朝颇具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如同多数皇帝一般,康熙死后...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温恢,字曼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攻樊城,发动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在关羽北攻樊城之前,有一人早就料定关羽会这么做,他简直料事如神,堪比郭嘉、贾诩和司马懿。而他...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屈突通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顺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屈突通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顺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屈突通(557~628年),复姓屈突,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谚有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民谚内容形容的就...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

魏忠贤和崇祯接管朝政前后相差那么大 两人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魏忠贤和崇祯接管朝政前后相差那么大 两人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崇祯和魏忠贤相比,他到底差了哪一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历史上始终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崇祯皇帝不应该杀害魏忠贤,若是魏忠贤在位的话肯定崇祯皇帝不会把大明王朝给整垮,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后果,虽然当时的朝廷可能会依旧的乌烟瘴气,但会有一种另外的...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