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04)26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经过问计诸文武确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南部实现统一后,北部的北汉割据政权便成为“北伐统一”的之一关。

宋太宗正月初十向北汉发动进攻,辽景宗立刻派人兴师问罪。宋太宗非常霸气地说:刘继元违背天命,就该兴师问罪。你们如果不援助他,咱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继续存在,协约如故。不然的话,咱们两国只有在战场见面了。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赵匡胤

对此,辽国派兵援助做出回答。三月十六日,双方在石岭关南的白马岭(山西阳泉盂县北)一战中大败辽军,辽军主将阵亡。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初六)后,宋太宗决定一鼓作气收回幽燕。

高梁河大败,宋太宗之一次北伐失败

公元979年五月二十九日,宋太宗亲帅大军(从镇州即河北正定)北进,先后攻占河北易县、涿州等地。七月上旬,宋军15万兵围幽州城,其后宋军与辽军6万在北京东南的高粱河决战。决战过程中,宋军处于优势地位,但就在胜利在望之际,辽军援军突然从左右两翼对宋军发动猛攻。宋军大败。

宋军大败后,辽军紧随南下,宋军在河北满城防御战中,主动放弃宋太宗的“分散御敌”战略,改以前后相辅助、前军诱敌的战略,大败辽军。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赵匡义后避讳改为赵光义

之一次北伐失败,从军事对阵上,主要是宋太宗在军事上的水平差些,最主要的是轻敌和不听取诸多将领的反对意见。不过,辽军在这一阶段的水平也没高到哪里去,双方都是以轻敌最终各败一场。双方处在战略平衡阶段。次年十月,辽景宗、宋太宗各自率军在河北雄县西南的瓦桥关发动战役,结果又是平手。

之一次北伐失败后,辽国三次南征作为报复。

一句话,逼死赵德昭

高粱和惨败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抛弃宋军率领亲信部队率先逃遁,致使诸军事将领找不到皇帝,这一下可就乱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呀,皇帝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这可咋办?一些将领就商量立新君。这种事情,自从唐朝灭亡之后,已经上演很多次了。掌军将领们在外,推举新君回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有的人认为老大死了老二继承,老二死了是不是该老三赵廷美(原名赵匡美,赵匡胤登基改名赵光美,赵光义登基改名赵廷美)继承?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赵匡美因避讳先后改为赵光美、赵廷美

有的人认为当年老大死了就该由老大的孩子继承天下,谁最合适?长幼有序呀,赵德昭——武功郡王!

谁的支持者比较多?赵德昭!

皇位之一继承人赵匡胤之子

正在大家商量着呢,忽然有人说看到皇帝还活着,乘着驴车往南逃了。啊?商量事儿的人们一听,赶紧闭嘴,各干各的去了。然而,众人商量立新君的事情能不被赵匡义知道。所以,赵光义听后非常生气。他又不是傻子,别人私底下议论他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亲信,推立赵德昭后又害怕的人都有可能密告。

他知道,如果真立了赵德昭,自己的孩子们能好得了吗?自己对赵德昭啥样,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赵德昭早就该封王了,但自己就是一直拖着不封,为了堵悠悠之口,不得已才封为郡王。平时,可没少给他难堪。因此,他早就想好了,赵德昭必须死。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赵德昭

赵德昭也是,非得往枪口上撞(当然,他不撞恐怕也跑不了)。攻灭北汉之后,宋太宗一直没有对有功人员进行封赏。虽然,之一次北伐失败了,但事情一码归一码,该奖的还是得奖。但赵匡义可能因为心情不好,一直没提这件事情。

某次,赵德昭见宋太宗心情不错,便提到了赏赐平灭北汉有功人员的事情。毕竟,之一次北伐失败后,众多将领们心情都不好。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应该对武将们进行赏赐。要不然,这些大老粗们必然心有不悦。

哪知,宋太宗一听,勃然大怒“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我死了,你当了皇帝,那个时候你再封赏也不晚呀。你急啥!(《宋史·列传三》)

看到宋太宗突然间的愤怒,赵德昭立刻吓得胆战心惊,慌忙认错。宋太宗带着怨恨的表情,让赵德昭很害怕。这么多年,叔叔对自己的态度,他不是不知道。为此,赵德昭在十月自尽。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结语

976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驾崩,赵光义慌忙登基立即改元,这本已经让天下人议论纷纷了——至于这么着急吗?还有一个半月都不到了。万没想到,赵匡胤亡后刚刚三年,就在忌辰将至的时候,更大的儿子(赵匡胤长子、三子早亡,只剩下赵德昭、赵德芳两兄弟)就自杀了!这到底是在控诉什么吗?

赵光义一看赵德昭自杀了,真是高兴中夹杂着一丝慌乱。为什么慌乱?

因为,她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前曾要求兄长赵匡胤定下“立长者为君”的规矩。赵匡胤死后赵匡义(赵光义),赵匡义死后赵匡美(赵光美、赵廷美),赵匡美死后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951年生)或赵德芳(959年生)。

之后的事情,可就复杂了: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965年生,次子赵元僖966年生,宋真宗968年生。但是,老三赵廷美的长子赵德恭是962年生的。如果真照这个“立长为君”的话,就和今天的沙特的传位方式一样了。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那么,按照之一批顺序那就是赵廷美即位,现在赵德昭死了,赵廷美会怎么想?为此,赵光义连忙加封赵廷美为秦王,用以安三弟之心(其实是四弟,老大早亡。赵匡胤进位为老大)。

忙完了这件事儿,宋太宗这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应付北伐失败后,辽国的三次南征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1437.html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的相关文章

李从厚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从厚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时一十四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从厚是后唐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有四个月就被推翻。那么李从厚为何会迅速被人推翻呢一,明宗爱子李从厚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幼年就熟读《春秋》,明白大概意思,再加上他长...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

三国时期夏侯渊与马超之间有何交战?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夏侯渊与马超之间有何交战?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夏侯渊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善于打运动战,千里袭敌,虎步关右,夏侯渊是曹魏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也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西线时,和马超打的最多,夏侯渊为什么打马超打的最狠?夏侯渊为何不怕马超?夏侯渊输给马超了吗?在正史中,夏侯渊几次和马超交...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惨?先说...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对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传奇的一位帝王了,完完全全的草根逆袭记,从毫无背景毫无资本的农家孩子起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步步地走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位开国皇帝都...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与多尔衮、多铎为同母兄弟。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既是皇亲贵胄,又是满清建国的开国元勋,他能征善战,智勇有谋,拼得累累战功,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多尔衮所器重。可是他却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