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7-09)37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韩信的来历,很多人都能说出,他在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之前,是一个毫不起眼,甚至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平民,不光是项羽看不起,还有曾经对他找茬的人看不起,甚至刘邦本身也是很看不起他的,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一举逆袭,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了。但是,事实上真正的项羽真的是这样的身份吗?项羽真的只是一介平民吗?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1。史书中韩信的身世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纪录的角度来看,《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实际上是从韩信“从项梁”之后开始的,他的早年经历故事,绝大多数是对他为“楚王”之后还乡的“快意恩仇”的举动的追述拆分。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对应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录的几个故事: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除此之外,再来看韩信的早年故事,就只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也就是说,这几个故事实际上应该是从韩信的“报仇报恩”之后追述的故事,被切成了两半,前面放了前因,后面写了后果,加上“韩信葬母”的信息,就是韩信全部的早年经历信息了,当然,这些故事很见“人物性格”,符合司马迁的叙事视角,却并不能给予我们关于韩信更多的身份信息。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2。韩信身份的推测

万幸的是,在故事细节之中,有一样东西出现了两次: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剑”,是先秦“士人”身份的象征,哪怕是僻处西陲的秦国,也逐渐学习了这个传统,见《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六年)初令吏带剑。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简公)七年,百姓初带剑。

“吏”带剑好解释,“百姓”带剑,是不是说秦人无分“士庶”,都开始“带剑”呢?

答案应该是否。

因为先秦的“百姓”,实则是指“大夫、士”,也就是宽泛的“血统贵族阶层”,而非今天的“全民”,一个旁证就是秦简公七年施行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初租禾”,措施类似于鲁国的“初税亩”,也就是说,秦国在春秋战国之交,由于魏国对其持续的军事压力,完全丢失“西河”后,开始了对关东诸国的先进制度文化的学习,而从史籍的记载来看,关东诸侯一样是要“分别士庶”。

待到秦并六国,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新黔首挟兵令》指明了秦朝的“新制”:新黔首公乘以上挟毋过三剑,公大夫、官大夫得带剑者,挟毋过各二剑,大夫以下得带剑者,毋过一剑,皆毋得挟它兵,过令者,以新黔首挟兵令论之。十一。

翻译过来就是,新黔首爵位在公乘以上的拥有剑不得超过三把,公大夫、官大夫被允许佩剑者,拥有剑不得超过二把,大夫以下被允许佩剑的,不能超过一把,并不允许持有任何其他兵器,违反令文规定者,将用“新黔首挟兵令”问罪。

被征服地区的“新黔首”按照“爵位”高低拥有“剑”,他们中间又有“公乘以上”的“高爵”,也就是“五大夫”—“卿爵”,这就说明,关东六国被征服地区的“新黔首”之前的爵位得到了“保留”,代之以标识名称的“秦爵名”,如“荆大夫”、“荆不更”(见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统一后根本没有剥夺六国旧贵族的身份特权)。

而韩信有“剑”,说明他的家族在秦统一之前应为“士”以上的“血统贵族身份”。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3。韩信的真实身份背景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汉高祖的功臣团队之中,史书记载有“表字”的只有——楚元王刘交和张良,乃至于《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字季”和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中的“讳邦,字季”,也就是说,至少两汉之际的人们是认为刘邦有“表字”的,也就是“仨人”。

当然《史记》中也存在应有“表字”而未记的情况,如项羽的叔叔项梁,作为大贵族后人,也应有“表字”,但是,他并非如项羽一样享受“单独立传”待遇的人物,重视程度较低,也可以理解,一般来说重要人物往往会附上“表字”,如项籍字羽,陈胜字涉,吴广字叔。

而《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都没有记录韩信的“表字”,这种情况,与萧何、曹参、陈平、樊哙、周勃、张耳、陈余等人类似。

也就是说,这些“有氏”的名人,应该都属于“氏”,而有无“表字”本身又标识了他们“三代以内”的社会地位,比如项羽的祖父是楚将项燕,张良的祖父、父亲相韩,而楚元王刘交在秦焚书前就学于荀子弟子“浮丘伯”,也就是李斯、韩非子的师兄弟,师长应该会为其“取字”。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再进一步说,就是“有氏”、“带剑”基本可以代表“血统贵族身份”,是社会认可的“士、大夫”阶层中人,而政治、 *** 认可的则是“权位”,这就需要近亲的“家世”和“教育”来背书,能够跨越式发展的,应该是“世袭权贵”与“显学门徒”,这种“入仕”路径其实与秦、汉的“官吏任子”和“博士弟子”路线差相仿佛,本就是一脉相承的东西,而“士、大夫”阶层中无从跃居“朝廷”的,则只能蜗居“县廷”,成为“吏”,具体来说就是“诸官”和“史”,比如刘邦的“亭校长”和萧何、曹参的“令史”。

而其中更不幸的,没有家族之助的人物,如韩信,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过往的关注点,常在“无行”,其实最重要的是其“葬母”所体现出的“无父”,也就是没有“宗族昆弟”的帮助,“家贫”,而只能将母亲“独自”葬在“高敞地”,如有其父之墓,则不会单言“母冢”。

综上所述,唯有将史书中对于韩信的有限记载,放置在“战国秦汉之际”的大的宏观社会背景下讨论,才能够对韩信的“布衣”身份有所理解,汉高祖的“布衣将相”,并非是说出自于“社会底层”,或者说“劳动人民”,恰恰相反,他们只是属于统治者的“边缘群体”,也就是距离“富贵”、“权力核心”较远的“社会精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2345.html

“韩信的身份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韩信有大将之才?”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唐朝,人们除了提到盛世之外,还会提到美人,因为不论是杨贵妃还是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会提及名字的女性,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武则天,甚至还成为了当时...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到处找不到崇祯,心里不踏实。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后来终于在煤山找到了吊死的崇祯帝,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崇祯在吊死之前,在衣服上写下遗诏。其中有一句:“任贼分裂朕尸,...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他的师傅是谁?为何他能所向无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所向无敌,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三个原因,也就明白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了?吕布若问三国中,谁的战斗力最强,那么答案毫无疑问是吕布,...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对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标信念都会产生...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六岁时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谓欲以遗母。好直言,出为郁林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司马炎都能善待曹奂 刘裕为何将司马家族灭族

司马炎都能善待曹奂 刘裕为何将司马家族灭族

对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炎篡魏时,对曹奂还是不错的。如封陈留王,食万户,允许曹奂在领地里享有天子的权力。还有:上表不臣,入朝不拜等等:比汉献帝刘协的待遇还要高。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西晋一统后仅仅36年就亡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