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少年时能文能武天资仁敏,为何乐不思蜀的形象却传于后世?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何刘禅“乐不思蜀”的形象却传于后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刘禅,相信大家脑海中会之一时间浮现出“扶不起的阿斗”、“乐不归蜀”等字样。这说明,刘禅不思进取的形象已经固化在我们的脑海中了,盖因他在贤相诸葛亮的辅佐下都不能有所作为,人们怒其不争,所以称其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的不思进取是生而有之,还是后天形成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从刘禅说起。
少年刘禅学文习武,天资仁敏
史料中对刘禅本身的介绍并不多,但是,经过研读仅有的记载可知,刘禅的文学造诣虽然比不上七步成诗的曹植,但也是天资仁敏、好学之人。
拜名师学文习武
刘禅在当上皇太子后,刘备就未雨绸缪,开始培养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并且为刘禅配备了豪华的师资力量:由诸葛亮亲自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及《六韬》等书给刘禅学习,并不厌其烦地监督他学习;刘备又让刘禅拜急才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在两位大师的亲自教导下,刘禅总算学有所成。另外,为了让刘禅具备文武双全的能力,刘备还安排他学习骑马射箭。在《寰宇记》有记载:
“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在诸葛亮、伊籍等名师的指导下,刘禅的学识要说达到或已经超过老师,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也绝非是常人可比的。
天资仁敏,颇有急智
“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
诸葛亮对少年刘禅的评价很高,这起码可以说明刘禅在智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高于常人。而从下面的两件事来看,诸葛亮说此话并不是吹捧刘禅,而是刘禅确实是才思敏捷之人。
当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诬奏杨仪造反。而刘禅在听完魏延表奏后,马上就提出疑问:“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可见刘禅的思维之敏捷。
而在刘禅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突然问刘禅:“你在这里还会思念蜀国吗?”司马昭这一问暗藏杀机,如刘禅应对不当可能会惹上杀身之祸。但刘禅已听出司马昭的弦外之音,他淡淡的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到此话后,认为刘禅是一个不知羞耻之人,就彻底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刘禅也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看出,刘禅绝对不是愚钝之人,而确实是诸葛亮所说的“天资仁敏”之人。可是,一个天生聪慧的少年,最后为什么会不思进取了呢?这,要从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起。
刘备中国式托孤:先托国再托孤,确保刘禅皇位无忧,但无决策权
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
夷陵兵败后,昔日的不死小强刘备在心理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病危于白帝城。他自知时日无多,紧急召见诸葛亮、李严、赵云等人安排托孤之事,以上就是刘备的托孤内容。如果仔细研读这段话,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如下信息。
托国:希望诸葛亮完成蜀汉未竟事业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刘备。
刘备虽然已建立了蜀汉政权,但他的目标却是统一天下,现在,他大业未成,即将身先死,所以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但是,如果将统一天下的重担交给刘禅,那是不现实的。而纵观蜀汉政权,诸葛亮是唯一 一个有能力完成他未竟事业,而且又是他可以信赖的人。所以,刘备才会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实际上,刘备这是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了。托孤之前先托国,这说明刘备给诸葛亮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天下,那也是为什么后来诸葛亮执着于北伐的原因。
授权托孤: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
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后,刘备再给诸葛亮授权,他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有能力,就辅佐他,如果实在不行,你可取而代之。”这句话很多人理解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其实不然,这是刘备对诸葛亮进行授权,因为对于刘备来说,统一天下的优先级是更高的,他既然将统一天下的未竟事业交由诸葛亮来完成,当然就要相应授权了。
刘备的心思诸葛亮当然秒懂了,他马上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在这里,诸葛亮给刘备做了保证,一是会竭尽所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务(统一天下);二是绝对不会对刘禅动手。当然,这也是刘备最希望得到的回答了。
定义了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不是君臣而是父子关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
刘备在给刘禅的诏书中说的很明白:要求刘禅将诸葛亮当父亲对待。这就决定了刘禅在施政当中的配角地位,而刘禅在继位后也坚定不移地秉承父训,他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也乐得清闲。为了打发时间,他平时就沉溺于玩乐,从此就向着“安乐公”的方向发展了。
我们从刘备的托孤内容中可看出,他的托孤实际上是先托国再托人。他首先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而后才托孤刘禅,而历史上的托孤都是让托孤大臣来辅助幼主施政的,但从来没有过要求托孤大臣可取代幼主施政的情况出现,即使有出现过托孤大臣专政的现象,那也绝非皇帝的本意。
可以说,刘备的托孤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托孤。实际上就是让刘禅来当蜀汉皇帝(精神领袖),而让诸葛亮掌握军政大军,类似于现在的君主立宪制。这就从制度上决定了刘禅不可能有所作为。不过,这也是当时刘备所能做出的更好选择了。
诸葛亮全面执政:没有独立决策权的刘禅逐渐形成施政依赖性,同时自信心不足
刘备病逝后,刘禅继位并拜诸葛亮为相父,他紧遵父亲的遗诏,“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而诸葛亮在平定国内叛乱后,为了早日完成刘备统一天下的遗愿,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北伐曹魏的战役中。而为了不让刘禅在后方添乱,他在出发前对刘禅进行了谆谆善诱,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涉及了施政的各个方面,这完全就是父亲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教导啊!具体来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要求刘禅广开言路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
这里说的很不客气,要求刘禅要树立自信,不要乱说话,以免造成言路闭塞。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诸葛亮说此话肯定是有的放矢的,这说明刘禅平时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而且不喜欢兼听明辩,所以诸葛亮才借出师前对他进行一番敲打。
人的自信是要长期培养的,但在“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的情况下,刘禅已失去了决断力,又怎么会有自信呢?
要求刘禅做到公事公办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
这里隐含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刘禅区别对待皇宫内的人及朝廷中的大臣。在潜意识里,刘禅将皇宫当成了自己的领地,但却认为朝中大臣们是属于诸葛亮管理的,所以在刑赏上他才内外有别。因此,诸葛亮才特别提醒他不应内外有区,而要做到公事公办。另外,从这里也可看出刘禅对蜀汉的相关流程不太熟悉,间接说明了他平时是不理政事的。
刘禅没有独立决策权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
诸葛亮以相父的名义规定:刘禅在处理宫中大小事务时,必须先咨询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后才能实施。而在处理军中事务时,则必须经过向宠的同意才能做出最终决定。诸葛亮想的很周到,但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刘禅形成依赖性及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教诲刘禅国家兴衰的道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
诸葛亮以西汉之所以兴隆、东汉之所以衰败为例,教导刘禅要做到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其实诸葛亮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公元258年,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就开始干预政事,后来姜维为了躲避黄皓等人的迫害,不得不前往沓中屯田。而司马昭则趁机出兵攻蜀并顺利灭了蜀汉政权。
我们从《出师表》中可看出,诸葛亮对刘禅可谓是操碎了心。从如何待人接物到国家的兴衰之道,事无巨细都一 一做好叮嘱,所是,也许是为了能早日完成先帝的遗愿,诸葛亮并没有给刘禅独立施政的机会。这也让刘禅形成了习惯性依赖别人及信心不足的问题。
结语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惜,圣人言犹在前,刘备却犯错了,本应是仔大仔世界,他却在临终前为刘禅安排好一切,最终造成刘禅安逸至死。
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亲自规划了后刘备时代的蜀汉政体结构,以遗言的方式决定了刘禅的人生。他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全权管理,并让诸葛亮替他完成他统一天下的未竟事业,同时,他也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在刘备的规划中,实际上就是让诸葛亮当管理蜀汉的丞相,而让刘禅当没有实权的蜀汉皇帝。这就是刘禅所说的“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而在实际中,也确实是“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而诸葛亮及刘禅都严格执行刘备的安排。结果就是而使刘禅从一个天资仁敏的少年,慢慢地成长为一个无自信、无决断力、无进取心的三无青年。究其原因,正是刘禅长期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坏境中所造成。所以,刘禅的不思理进取是后天形成的,而这一切,正是刘备在临死前的安排直接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