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道衍和尚是谁?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31)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我们的认知里,古人造反一般是为了功名利禄,靠性命拼出一个前程给子孙后代留份家业,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在明朝却有这么一个奇人,帮助主子造反成功后,却什么也不要,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这个人就是——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是明朝高僧,俗名姚广孝,法号道衍;以和尚之名,辅佐朱棣,靖难一役居功至伟,人称“黑衣宰相”。死后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大明三百年,只此一人。

姚广孝俗家本名姚天僖,苏州长洲人,家中世代从医。他十四岁那年,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道衍和尚并不肯安心学佛,而是修习禅宗,后又修习净土宗,并读了大量的儒家诸子百家,甚至包括历史地理军事方面的著作,也写作诗歌和散文,不一小心还和高启等人成了“北郭十友”……

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时候,这时候朱元璋从民间挑选十位僧人给诸王讲经,姚广孝经人举荐进入了燕府辅佐当时的燕王朱棣。据说二人初次相见时,朱棣曾询问姚广孝为何会选择他,姚广孝回答“因为我会送王爷一份大礼,一顶白帽子。”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后,极力说服燕王起兵,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姚广孝深知朱棣内心的想法,因而以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此外,姚广孝还在王府内积极训练军士,监督打造兵器,以作军事准备。

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之役”正式开始。朱棣攻不下济南,他劝朱棣班师以做休整;东昌之战,燕王手下头号战将张玉战死,几乎放弃的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继续进军直取京师,最终乾坤定鼎。“靖难之役”中的姚广孝,是一个聪明绝顶的谋士,一个成功的战略家。

更值得称道的是,身具靖难首功,从龙之荣的姚广孝,本可因此贵享荣华,但他却拒不受封。朱棣能当上皇帝,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道衍。事实上朱棣也不想寒了人心,他封道衍为太子少师,赐名姚广孝,让他还俗,赐宅子送宫女。只是道衍坚决推辞,平常住庙里,上朝官服下朝僧服,一直保持自己和尚的本色。

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姚广孝为何如此呢?

原因有三:

之一、他本是佛徒,对荣华功名淡然看待

剥去此人所有的“光环”以后,僧人才是他的“老本行”。姚广孝为僧多年精通佛义,对于世间繁荣早就淡然处之。只不过在一次皇家葬礼的诵经过程中,他偶然遇到了大志在怀的燕王,一身本领不忍埋没,而后跟随后者举兵伐谋。

可以说他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为了相助主子,对日后的回报并没有特别的期待。这也跟他长时间钻研佛法有很深的关系,世间功名远不能让他动心。

姚广孝不好功名富贵,他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造反。只是为了验证自己一生所学是否有用。而成功与否是次要的。他是个有眼光的投机者、权谋家。既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个人理想已经实现后,隐退就是必然。

第二、靖难本质还是造反,心存不安

虽然朱棣是一代有为的君王,但是他起兵夺权还是谋逆行为,所有跟着他行动的人员都犯了大忌,这在那个封建时期是非常“讲究”的。

道衍和尚是谁?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可是他为了带着燕王完成一番大事业,在整个起兵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燕王虽然一直都有起兵之心,但由于事情太过重大,他一直犹豫不决。

而姚广孝不仅在表面上劝说对方用兵,更是在后方帮助燕王招兵练兵打造兵器,在攻城进军之时也多次出谋定策。

如此一来,甚至可以说,无姚广孝,便无燕王之帝位。姚广孝在朱棣眼中自然是大功臣,但在史书中却难保不被骂为乱臣贼子,因而他不敢受封。

朱棣成功第二年,姚广孝衣锦还乡,拜访姐姐,姐姐对他泼口大骂。拜访他更好的朋友王宾,王宾对他说“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道衍和尚是谁?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在他们眼里,姚广孝虽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更是道义上的失败者。一方面从正统观看,朱棣属篡权谋位,另一方面建文帝即位,确也一变太祖威猛治国理念,改用仁厚宽恕,以德治国,轻徭薄赋,施惠于民,民心之向背已从燕王口中道出。故朱棣起兵,既是犯上作乱,更是悖逆民心。而姚广孝不遗余力为燕王效劳,无疑被他们看成是助纣为虐。

再加上“靖难之役”让天下饱受战乱和朱棣登基以后的行为杀戮太多,让姚广孝对于自己的行为颇为后悔。

第三、激流勇退,以求善终

对于君主来说,一众功臣的作用只体现在起兵的过程中,在起兵成功了以后,这些功臣不但没有实际的用处,反而还要分走一部分利益,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时期的帝王都是没法接受的。

每个新朝都有一个“潜规则”,新晋君主上位以后势必会对功臣进行“清洗”活动,姚广孝博古通今,自然会明白这个道理。

道衍和尚是谁?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论功行赏,姚广孝被定为“靖难之一功臣”,但是除了官位以外的金银财宝、宅邸美人都被他退了回去。白天辅佐朱棣,尽人臣之事;晚上修佛养性,行僧侣之职。“靖难之役”后的姚广孝,是一个低调内敛、毫不张扬的人。也正因为他刻意保持了这一作风,他和朱棣之间才没有发生“狡兔死,走狗烹”的一幕。

总体来说,姚广孝不接受封赏是有着很深层次的考虑的,这种行为正是他睿智的体现。

姚广孝是一个神秘的奇才,至死人们也不懂得他的内心。后来的卫道士批评他是奸僧,不过是因为他辅佐燕王夺位,改变了所谓江山正统。但是大明的巅峰时代,正是有造反篡位的朱棣创造的,就像发动政变的李世民,开创了唐朝最辉煌的贞观之治一样,你能说他们错了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6208.html

“道衍和尚是谁?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的相关文章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宠臣李卫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生前,有四个最受其信任的大臣,这就是鄂尔泰、李卫、张廷玉和田文镜。除了田文镜死于雍正朝外,其余三人都延续到了乾隆一朝,其中又以李卫最先去世,年仅51岁。雍正皇帝去世后,把依然活...

孙权不知道杀关羽带来的后果吗 孙权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孙权不知道杀关羽带来的后果吗 孙权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对孙权为什么会杀关羽难道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孙权作为当时诸侯中最年轻的一个十八岁就统领了江东,谋略才智非常人能比,连曹操都赞称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能力自然是出类拔萃,但是也做过错误的决定!襄樊战役...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 54 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还不知道: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都是皇室女儿,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啥区别?实不相瞒,受电视剧的影响,我以前都以为清朝没有公主的叫法,都是称呼为格格的,直到嫡癌公主的出现才让我大彻大悟,原来清朝的等级划分这么严格。如懿传中...

大唐能成就盛世,武则天扮演着什么角色?

大唐能成就盛世,武则天扮演着什么角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很显然,大唐荣耀不全是武则天的功劳。唐朝自开国以来,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第二高峰——开元盛世,这里面有武则天一定的功劳,但总的来说主要由于唐高祖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唐玄宗的治国方略,才成就了...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野史中,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就连吕后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后即吕雉,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虽然喜欢戚美人,也了解吕后的心狠手辣,但刘邦从政治上考虑,始终没有将吕后处死来保全戚姬母子。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此事。一、刘邦没有理由处死...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