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哭庙案是怎么回事?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清朝的“哭庙案”是怎么回事?
人总是怕死的,不管哪个,到了刑场之上,无非是双腿发软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或者也有临死装好汉的,大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其实也不过是在人前最后装一次孬而已。要说刑场上有什么逸闻趣事,那只能把金圣叹的刑场表演拿来说说了。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相信很多人看过《水浒传》,里面就有很多他的批注。
金圣叹是苏州人,九岁入读私塾,由于天资聪明,学习上刻苦勤奋,所以很快便名扬乡里,成为一个神童。
据史料记载,金圣叹为人狂放不羁,不重功名,在考秀才时就因为作文怪诞而被黜革。
原来那次秀才考试,题目是“西子来矣。”他提笔答道:“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考官见了哭笑不得,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
清顺治十八年,苏州府吴县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激起大家的愤怒。金圣叹与一百多个读书人在孔庙悼念顺治驾崩,借机向江苏巡抚朱国治状告任维初。
朱国治为任维初遮瞒回护,向朝廷上报这些人倡乱抗税,惊动先帝在天之灵。清 *** 于是逮捕金圣叹等七名士人,以叛逆罪将他们斩首,这就是有名的“哭庙案”。
行刑当天,金圣叹坐于刑场等待时辰到来。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令人不寒而栗。金圣叹丝毫不露惧色,居然找监斩官计酒喝。监斩官也被金圣叹的气势给震住了,就满足了他临死前的要求。
金圣叹喝完酒,对着监斩官笑着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眼看时辰将至,金圣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个他去苏州报国寺游玩,寺中方丈曾给他出一上联“半夜三更半”,至今无法对出。
恰巧行刑之是乃是中秋佳节,金圣叹突然来了灵感,连忙喊来旁边等待收尸的两个儿子,大笑着对儿子说:“你们明日可去报国寺,告诉那个老秃,我有下联了,就对“中秋八月中”,绝对绝对!”。
金圣叹的两个儿子一个小名叫莲儿,一个小名叫梨儿,两人听到父亲这时还有心情开玩笑,不由得泪流满面。金圣叹对儿子们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们来对:怜子(莲子)心中苦,你们谁能对上?”
两个儿子这时候哪有心思对对联,哭得死去活来的,只能摇头表示对不上。
金圣叹大失所望,自己说出了下联“离儿(梨儿)腹内酸”。 这副对联一语双关,对仗严谨,能在刑场上对出如此高质量的对联,可见金圣叹对生死看得有多淡!而且金圣叹还非常巧妙的把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对到了对子里面,真是厉害。
行刑的时刻来了,金圣叹对刽子手神秘的说:“来来来,我有要事相告,不可让旁人听了。”
刽子手以为有什么秘密,就把耳朵凑到金圣叹嘴边,金圣叹小声的告诉了刽子手一个“秘密”: “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你以后一定要试试!还有,一会砍我脑袋的时候,用点力,我脑袋掉下地,会从耳朵里掉出两个小纸条,里面才是真正的大秘密,切记切记!”
随着三通鼓响,刽子手手起刀落,果然从耳朵里掉出两个小纸条。刽子手连忙上前捡起来一看,一张纸条写着“哎呀”,另一张写着“好疼”,合起来就是“哎呀,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