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什么时候开始掌权的?甲申易枢是什么事件?
慈禧是什么时候开始掌权的?“甲申易枢”是什么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慈禧太后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掌权,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去世,前后掌权48年之久。不过,要是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慈禧真正大权独揽的时间却没有这么长,实际上只有25年,慈禧独揽朝政的标志性事件,便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甲申易枢”。
光绪十年(1884年),以中国传统干支计,岁次甲申。这一年,清廷发生了人事变动,军机处的所有重要枢臣被全部替换。说起这次军机处改组,应该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做观察。
其一是朝廷当时存在当党派斗争的问题。有北党、南党,还有一些“年少言事者”的清流,闹得政坛上不得安宁。实际上,这些党派的背后都是由慈禧和恭亲王奕訴操纵的。他们叔嫂自辛酉政变后,表面上是合作理政,但奕訴始终被慈禧视为眼中钉。
奕訴也确实能干,有眼光、有声望,尤其对洋人很有一套。慈禧虽然忌讳他,打击他,但仍然需要用他做帮手。奕訴对慈禧当然也是心存不满,但垂帘听政已正式实行,君臣名分不能不顾,所以只好容忍从事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叔嫂两人就在既有合作又有矛盾的情形下一同主持大政十几年。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突然病逝,奕訴像似失去了一座靠山。因为多年以来,慈安虽然对政事不甚关心,也无野心,奕訴却常以“嫡庶之分”与慈安接近,并获得了她的支持来压制慈禧的嚣张气焰,奕訴与慈安结成同盟,形成了一种牵 *** 用。
慈安死后,情形大变,慈禧不再受嫡庶的约束,而她自己的党羽势力大增,所以对奕訴也就不再有所顾忌。加上小皇帝光绪一天天长大,归政的压力也日益加强,慈禧唯恐自己在隐退后奕訴仍掌握政权,将对自己不利,因而想要尽早把奕訴等人赶出军机处,以除后患。
其二是当时清朝对外交涉事务上也出了大问题。光绪九年的中法之战引发了政治斗争。其实早在同治年间,法国人就处心积虑侵略越南了。越南 *** 也曾请求清廷派兵协助,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派刘永福在同治十二年去援助越南,但出师不利,刘永福的黑旗军战败。
光绪九年,法国强迫越南与他们订立《顺化条约》,使越南变成法国的保护国。同年法军向派驻越南的清军发动攻击,挑起中法战争。这时进入越南的清军有两路,一路是广西巡抚徐延旭统领的粤西防军六千人,另一路是云南布政使唐炯统领的滇省防军八千人,而这两支大军在光绪十年初连连传来打败仗的消息,京城里的御史们便纷纷上奏参劾。
慈禧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利用盛昱的一份奏折做起文章来,盛昱的《疆事败坏诸将军机大臣交部严议折》中,特别提到军机大臣李鸿藻曾举荐唐炯、徐延旭出任云南布政使、广西巡抚,率领清军援助越南抗法,唐、徐二人不战而溃,应予推荐人李鸿藻以滥保处分。
同时,“恭亲王、宝鋆久直枢廷,更事不少,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龢之才识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观成败,其咎实于李鸿藻同科”。
其实,盛昱的奏折是在慈禧的鼓动下上的,因为垂帘听政的慈禧先召见了军机大臣,并对他们做了因循不力的批判。慈禧不久就以光绪帝的名义颁降了一道上谕,其中称:
“……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訴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奕訴加恩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
奕訴受到处分的同时,其他大臣,宝鋆“原品休致”;李鸿藻、景廉“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翁同龢则“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由此可见,旧有的治国班子,无一幸免一个也不留。
撤下旧席就得换新宴,很快新的名单就下来了:首席军机大臣是礼亲王世铎,其他出任军机大臣的还有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以及工部左侍郎孙毓汶等人。这次中枢大换血,显示了慈禧的智慧与能力,以及出其不意。
从新任的领导班子来看,他们的资历都无法与旧有的相比。在中法战争结束之后,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条约》,结果却在“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情形下,将越南拱手让给法国致使中国西南大门洞开。
不过中法之战的胜败对于慈禧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甲申易枢”以后,情形为之一变,她能为所欲为,可以说是“唯我独尊,专执国政”了,换句话说,慈禧的时代才算是真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