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勇坐稳了太子之位,为何又遭遇惊天大逆转?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04)260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勇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皇太子里,恐怕很难有谁比杨勇更有继位合法性了——他爹只和他妈生了几个儿子,因此他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在宗法制里有无可辩驳的优先继承权。印象中,除了好好先生明孝宗只有一个皇后、一个儿子以外,再没有谁比杨勇更有血统优势了。

只可惜,杨勇没有朱厚照那样的好运气,他甚至比公子扶苏的运气都差——扶苏的储位,既没有绝对明确,也没有在始皇帝生前被废黜;而杨勇则是一生下来就被定为世子储君,却在老爷子咽气前就丢掉了一切,并在父亲去世后不久就稀里糊涂的被赐自裁。

有关杨勇的被废,大多数说法都是因为独孤皇后的耳旁风吹的杨坚心烦意乱,最后才一咬牙换掉太子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独孤皇后确实是这场废立事件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如果把一个统一帝国的储君之位更迭的原因,全寄托在太子的亲生母亲身上,这恐怕有点牵强。

说独孤皇后不喜欢杨勇的,据说是因为杨勇不喜欢独孤皇后为他娶的太子妃,而去和别的女的打的火热。这位太子妃有自己婆婆弄死小三的心,却没有婆婆的胆,只能自己跟自己生闷气,最后把自己气死了。

这件事让坚持一夫一妻制的上古女权主义者独孤伽罗非常气愤,就此她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当成了敌人,天天在杨坚跟前诋毁杨勇,逼着杨坚下定决心废了太子。

{!-- PGC_COLUMN --}

杨勇坐稳了太子之位,为何又遭遇惊天大逆转?

此外,还有说是杨广和宰相杨素串通一气搞掉杨勇和高熲的,理由也很简单——太子是杨勇,老二才是杨广;正宰相是高熲,副宰相才轮得到杨素。两个老二一起合谋干掉老大,这不是一拍即合的事情吗?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符合一定的事实。但是符合事实却不等于事实的全部,因为它们都过分强调了他人对皇帝的影响。按这种观点,杨坚似乎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后和副宰相一撺掇,就把自己的太子给换了,还连带着支持太子的正宰相给废了。

问题是,作为一个厚黑学的高手、三十多岁就比六七十岁的人还沉得住气的顶尖政治家,已经步入玩政治的黄金年龄的杨坚,会这么轻而易举地被人说服吗?

我当然不会否认连续不断的明示暗示对一个人形成决定的影响,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杨坚自己,对太子就一定满意吗?

早在杨坚登基的时候,杨勇就被指定:“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之。”等于说是国家的一大半事务,太子都有参议的权力。

而杨勇干的呢?似乎也不坏。至少对于父亲的一些不妥的举措,他是敢犯言直谏的,而早期的杨坚也是能够欣然接受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之间的磨合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起初杨坚不爽杨勇是因为这孩子不和他一样勤俭节约,而理由无非也就是他把一副蜀铠上文了点花纹。说实话,相比于年纪轻轻就在长安和太原街头打流混世的李世民来说,杨勇这点爱好真不叫事。

慢慢的,杨坚对杨勇结交名士也起了反感,原因是他觉得这些名士都只会浪费金钱加沽名钓誉。这也值得商榷,且不说名士中自有真风流的,光你杨坚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和这些人交际过,你怎么就看不上你儿子了呢?

再到后来,杨坚对儿子越来越不满意:

冬至那天,百官去东宫朝贺,杨坚听了很不高兴,下令以后没事别老往东宫凑热闹;

宫里要换侍卫,杨坚把精壮的全留给自己,老弱病残丢给太子,高熲有质疑,他还把高熲骂了一顿;

得知父皇对自己有看法的杨勇自己在东宫造了一座“庶人村”,跟苦行僧似的在里面苦熬,杨坚却指派早就明里暗里成为“晋王党”的杨素前去调研。至于调研的结果,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

马克思教育我们,外因只能起到驱动作用,人的内因才是决定其意识方向的核心因素。具体到杨坚、杨勇父子身上,就是杨坚自己看太子不爽,其余人的聒噪都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说得再简单点,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这也不能怪杨坚太过狐疑,实际上,对自己的太子不信任,是每个皇帝的通病,在开国之君身上尤其明显。

对于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老皇帝总是无比忐忑的,他很难放心自己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儿子们能接管好这个天下,这是对儿子不信任的一方面;

而如果儿子太有能力,已经明显超出自己的控制范畴时,皇帝又会极其警觉,尤其是靠政变上台的皇帝。毕竟自己当年就是用这样的 *** 干掉的前朝天子,也难免会对皇位潜在的威胁者心怀忌惮,哪怕是自己的嫡长子也不例外。

所以,尽管杨勇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甚至论才能和韬略都不如二弟杨广,杨坚还是越看他越不顺眼,最后在内外各种因素之下将其废黜。

被废后的杨勇,失去了所有的爵位和荣华,被软禁在曾经的太子宫中。愤懑不平的他多次爬上树,对着父亲的寝宫大叫,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回应。而在杨素那里,这一举动被解释成了杨勇已经疯癫,更不具备被立储的资格了。杨坚在嗟叹之余,竟然至死也再没见过长子一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2200.html

“杨勇坐稳了太子之位,为何又遭遇惊天大逆转?” 的相关文章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对汉文帝为什么容不下兄弟刘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把弟弟刘长谪徙蜀郡。途中,刘长被装在囚车中没有自由,有人送来饭菜他拒绝食用,不久便饿死。后来有人编歌谣嘲笑汉文帝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谷,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么,汉文帝真的容不下兄弟...

和峤: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

和峤: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

和峤(?—公元292年),字长舆,汝南西平人。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曹魏太常和洽之孙,吏部尚书和逌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峤少有风格,常仰慕舅舅夏侯玄的为人,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50岁赵匡胤去世,24岁宋皇后为啥不扶持儿子登基,却拥护小叔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在部下的帮助下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因此被认为是历代开国皇帝当中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他能终结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就足以证明他依旧还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赵匡胤去世...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陈留郡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28员大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马援“少有大志”,长大后担任郡督邮。在一次押送重犯途中,马援“哀而纵之”,自己亡命北地郡。许多当地人敬佩马援私放死囚的义举,心甘情愿归附他,使马援成为数百户人家的主人。马援经常激励他们:“丈...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麾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蹇叔,在蹇叔的用心辅佐下,秦穆公最终成就霸业。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蹇叔的出仕,可与其他人出仕不同,有的人为了名利,也有人是为了权力,当然还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蹇叔是因...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