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惠王做了什么事情导致魏国走向衰落 ?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10)30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魏惠王原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何使魏国走向衰落 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魏国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魏国的强大起因于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魏文侯重用人才,任用法家始祖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任用吴起创立魏武卒,魏国一时国富兵强,他团结三晋,西夺秦河西之地,南败楚于上洛,东伐齐入长城,北灭中山国。至魏武侯(前395年~前371年在位)时,魏国继续发展,虽三晋同盟关系破裂,但魏国仍是毫无疑问的之一强国,败楚于大梁,取楚国大梁和鲁阳,大梁后来成为魏国都城;败赵于蔺(山西离石);魏武侯以援助燕国的名义伐齐,在打了长达八年的战争之后,魏国取得了对齐的胜利,伐齐至桑丘,东方领土得到极大扩张;吴起在离魏之前更是以五万魏武卒,战胜秦国五十万大军,使秦近三十年不敢东出,进入了长期的休养期。魏武侯十二年“魏觞诸侯于范台”,俨然一代霸主。

在魏惠王(前370年~前319年在位)时,魏国在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后,丧失霸主地位。魏国就此进入衰落期。由于这一败,人们认为魏惠王的统治一无是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魏国之败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魏惠王,魏惠王有错误,但不是一无是处。魏惠王曾经使魏国经济发展,疆域扩大,公元前344年的逢泽之会更是率先称王,成为霸主,十二诸侯朝见魏王,包括赵国和秦国。魏国之败在于魏国“四战之地”的地理环境和错误的用人政策。但魏惠王曾经是很有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的。

魏惠王做了什么事情导致魏国走向衰落 ?

他迁都大梁,为魏国的霸业奠定经济基础。前361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逢忌,即逢泽,今河南商丘南,古睢水所积,春秋宋地,此时为魏国所占。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魏惠王为了开发大梁周围的地区,发展经济、增长人口,放开了新占领的宋地的逢泽湖的国家垄断,让人民在这里进行生产活动,于是种植业、有渔业得到发展。逢泽离宋国商丘很近,魏国通过军事扩张,当时已占领现在河南商丘东的虞城县,加上商丘南的逢泽,魏对宋都商丘已形成包围。而宋国在古时商业发达,资料显示:“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而宋国的农业也非常发达:“商丘常年粮食产量在12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而现在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发逢泽,可以说魏国多了一个粮仓,也多了一个商业中心,魏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前360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今中牟县西南之丈八沟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迹),又为大沟而引甫水。瑕阳(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人自秦道岷山(甘肃南四川北为岷江和嘉陵江大支流白龙江、涪江的发源地)青衣水来归。”甫田,即圃田,古泽薮,在今河南中牟县西。魏惠王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又将圃田泽水引入淮河,这项水利工程成为魏国继引漳十二渠之后又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并且魏国得到的好处远比引漳十二渠要大。因为这项工程灌溉的区域处于黄河和淮水之间五百公里的距离,对农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其意义非凡。从这一点来说,魏惠王是位了不起的君主,其能继魏文侯和武侯之后将魏国霸业再推进一步,绝非偶然,也绝不仅仅是蒙前人之福。上边史料里说,这个工程修好了以后,“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笔者认为这里的瑕阳人可能不是现在的山西临猗人,因为他们是从“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岷山是现在甘肃南、四川北,应该是这个地方的人沿着秦道和青衣水来到大梁附近的圃田泽来谋生。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梁经济发展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可能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了,就像现在的北、上、广一样,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

他曾四面作战而取胜。公元前358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魏惠王在这一阶段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对外用兵很少,军事上是以防御为主的,所以公元前358年派大将军龙贾在魏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据考证魏西长城所在地为:“南起华阴市华山玉泉院涧西的朝元洞,依地附势蜿蜒北上,经大荔、澄城、合阳直到韩城的黄河边沿,北止于韩城市南面黄河西岸城南村,全长约300余里,是战国时秦国与魏国的分界线”。魏惠王战略扩张的重点在东方,为此他迁都于大梁,所以对秦国采取了守势。

魏惠王做了什么事情导致魏国走向衰落 ?

公元前357年,《古本竹书辑证》:“魏惠王十三年,郑嫠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部黄陵镇平街村)、户牖(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首垣(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东北)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与郑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王及郑嫠侯盟于巫沙(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北),以释宅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东南)之围,归嫠于郑。”这条史料明确记载了,魏军把郑嫠侯,也就是韩昭侯(韩于公元前375年灭郑国后迁都于新郑,韩也被称为郑)包围在宅阳,韩国的许息通过与魏谈判,给了魏国平丘(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部黄陵镇平街村)、户牖(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首垣(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东北)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与郑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这些地方,魏国又用鹿地换了韩国的枳道地。韩国在这次大败之后,外交上臣服于魏国。

魏国又施展外交手段让一些小国成为自己霸主地位的支持者。《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嫠侯来朝。”

魏国在东部扩张,必然要以一国为目标,他选的是赵国。于是有了公元前355年开始的灭赵大战。魏惠王在战国之世率先打响了灭国之战。《史记六国年表》:“魏惠王十七年(前354年),魏围邯郸”,《古本竹书辑证》:“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邯郸四觳,室坏多死。”下一年,前353年,魏拔邯郸;齐出兵救赵败魏于桂陵。前352年诸侯围魏于襄陵;前351年,魏国归还赵国邯郸,与赵盟于漳水上,从赵撤军,集中兵力打败东方诸侯联军,迫使齐筑长城以防守,而后魏国把兵力转向西方。秦国于公元前354年乘魏与东方诸国大战之机从西方伐魏,“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前353年,魏国在西方筑长城、塞固阳防守秦国;公元前352年秦取魏旧都安邑;前351年取魏上洛地区、城商塞、卫鞅围固阳并降之。但魏国于公元前351年结束了东方战争很快调转方向攻秦,收复了全部失地,包围秦军于定阳(今陕西延安东南)。秦军一路败退,秦孝公吓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战国策》:“(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秦国在所有的城墙中放置兵器,全国上下备战,怕魏军攻来,准备与魏军决一死战,可见魏军势头之强,秦国危在旦夕。商鞅此时冒生命危险游说魏惠王,以秦孝公愿尊魏惠王(当时还是魏惠侯)为王为条件,才求得魏之谅解。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今陕西华县南)会盟,双方罢兵。魏国经过五年大战,战胜四方诸侯,魏国霸业达到顶峰,这才有了魏惠王于公元前344年在逢泽召集诸侯称王的事。

魏惠王做了什么事情导致魏国走向衰落 ?

魏惠王的东进之策,从长远看是正确的。对于魏国来说,如若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土地不能扩大的话,迟早是要被灭掉的。所以正确的战略是先灭掉包围魏国的其中一国。包围魏国的有四国:齐国、楚国、秦国、赵国。在这四国里,魏惠王选的是赵国。秦国虽弱,但要灭秦,实在太难,因为秦国的西方领土实在太大,老秦人世居于西戎,是融于当地人民之中的。魏国要灭秦,秦可以一直西撤,魏国到时是鞭长莫及。魏文侯和魏武侯时,也不能灭秦,证明灭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秦国也太穷了,魏国还有点看不上这个穷地方。齐国是老牌的大国,并且齐国领土东面是海,自己也没有退路,这也决定齐国最终不能一统天下,齐国的地理状况从战争的角度看,也不好。楚国地大无比,要灭楚和话,和灭秦是一样的难度,甚至比秦还要难。只有赵国,当时相对较弱,并且灭赵之后,魏国就不是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了。赵国腹地有中山,北有匈奴,东北有燕国,赵国当时领土并不大,国家也不强,所以灭赵的代价最小而得到的好处最多,于是魏惠王选择了灭赵。但其他国家也明白魏惠王的意图,所以联合起来打击魏国。于是桂陵之战,魏国虽拔赵都而后来不得不归还给赵国。

所以,魏惠王是想为魏国立下万世之功的一位君主,他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也努力了,只是没有成功。他错是错在了魏国人才的流失,如若孙膑不走,就没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的惨败,魏国就有可能成功灭赵灭韩,进而有可能一统天下。个人的因素对形势的影响有时是巨大的,这就像秦国如若没有商鞅,就不可能变法;没有白起这个军事奇才,有可能不能战胜东方六国;秦始皇如若迟死几年,定好了皇位继承人,秦朝有可能不会短命而亡等等。

成王败寇,如若魏惠王成功了,后代对他必然是又一种评价。他虽然失败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曾经的强大,看到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不要因为他的失败而全部加以否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3162.html

“魏惠王做了什么事情导致魏国走向衰落 ?”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谁的 刘备借荆州该还吗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谁的 刘备借荆州该还吗

对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该不该还,荆州到底是谁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因此各个地方上的军阀将地方上的官职、财产、人口、土地全部据为己有,将原本属于汉朝的州、郡、县纳入自己的私人财产,就拿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荆州来说吧,荆州刺史王睿被...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还不知道: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直隶总督为清代疆臣之首,手握重兵有拱卫京畿之责。那么直隶总督与军机大臣比起来,到底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这是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御史在此予以回复。雍正至道光时期军机大臣地位显赫军机处...

吴班:蜀汉时期外戚、将领,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地位

吴班:蜀汉时期外戚、将领,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地位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领军,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吴班以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又因族...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何晏,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皇亲贵...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唐天祐四年,朱温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相区别史称后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祐元年(904年),氏叔琮遭朱温赐死,死前大呼冤枉。氏叔琮是晚唐名将,为人骁勇善战,曾经两次围攻太原,打得李克用差点要弃城而逃。既然氏叔琮能征善战,又对...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不足1年,为何能名垂青史?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泱泱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历史记载的皇帝多达四百二十余人,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残酷嗜杀的暴君与沉迷声色的昏君。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历史大河中不乏有许多开明、智慧、果...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麾下名将曹仁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曹魏诸州均抽调兵力屯驻于扬州,以防备孙权。然而,曹魏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合肥,而是在荆州方向。此时汉水流域已经进入汛期,江水高涨。温恢敏锐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