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很信任儿子朱标,康熙却提防儿子胤礽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11)18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帝,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这两位皇帝前者是开国皇帝,后者虽然不及前者,不是开国皇帝,但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以说两位皇帝都是威名赫赫的。

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身上的问题对比,那便是为什么朱元璋很信任自己的儿子朱标,父子之间亲情很浓。康熙却要提防自己的儿子胤礽,最后搞得是一点亲情都没有了。

这个原因其实很复杂的,大概就是三点,一是朱标和胤礽的性格问题。二是明清两朝环境问题。三是朱元璋和康熙给予太子权力多少的问题。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朱标和胤礽的性格问题

在封建王朝,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最为敏感,毕竟一个是现任九五之尊,一个是下任九五之尊。

很多时候一些大臣出于政治投机的想法,会去支持太子,提前加入太子一党,以方便将来成为从龙之臣。但往往会造成太子势力太大,威胁到皇权统治的事情,甚至形成父子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古代的太子,可以熬到登上皇位的,真的不多。

可以说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是相当之敏感,在更高权力面前,父子二人的关系,是很难把握的。

相对来说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的相处 *** ,在历朝历代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首先父子二人的性格,朱元璋是霸道强势,朱标是宽仁,这种组合是很好的。因为父子二人的相处,往往是平衡很难把握的,更好的状况就是皇帝强势太子弱势,这样最起码太子不至于滋生出野心。

可以说朱标的性格,很适合当太子的,最起码是很适合当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的。

而且朱标这个人不只是宽仁,还正大光明,为了保护大臣和与朱元璋政见不合的时候,敢直接说出来敢顶撞朱元璋,虽然有时候气的朱元璋想拔刀砍朱标,但这样正大光明的做法还是很好的,朱元璋又不是傻子,事后肯定明白自己儿子是又宽仁还正大光明,不玩什么阴谋诡计,能不放心他吗?

当然在对待诸位兄弟上面,朱标也是宽仁的作风,史书记载朱标:“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

朱元璋很信任儿子朱标,康熙却提防儿子胤礽

再看看康熙和胤礽这对父子组合

康熙这个人先不说,太子胤礽这个人有着很大问题,虽然这位废太子被很多人低估,并非一无是处,但就父子相处方面,胤礽是真的一无是处。

诸如胤礽十八弟从病重到病死,胤礽一点伤心难过都没有表现出来,被父亲康熙评价为“绝无友爱之意”。当时康熙年事已高,大家都担心康熙因为丧子之痛而病倒,胤礽竟然“每夜逼近布城裂缝窃视”。是偷偷的观看康熙怎么样,意思很明显,是巴不得父亲康熙病倒然后驾崩,自己好继位。

光是以这个人来说,胤礽的性格薄情寡义还偏阴险,对于兄弟之死是无动于衷,甚至对父亲康熙也是不安好心。

指望胤礽这种人,怎么可能跟父亲康熙相处好呢,父子二人的关系只会渐行渐远,最后出现二废太子之事也是情理之中了。

可以说朱标的性格,就适合当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处于弱势一方,威胁不到皇权,所以朱元璋很信任自己这个儿子。而胤礽的性格就显得薄情寡义了,而且比较阴险,不像朱标那般正大光明,是一个很不稳定分子,所以康熙自然要提防他。

二、明清两朝的分封环境

明朝在建国伊始,准确来说在还没有建立明朝的草创时期,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在朱元璋称吴王当年,朱标就被立为世子。

建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又迅速确定了藩王分封制,以藩王为中央朝廷的藩屏。这样客观上使太子没有压力,最起码藩王成年以后都分封到外地了,对于京城是鞭长莫及,不存在与朝臣勾结对付太子的情况。

可以说明朝的环境使太子朱标没有竞争压力,不存在铤而走险的风险。

而清朝就不一样了,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在康熙之前清朝在继承人制度其实根本没有形成一种制度,都是属于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选择。

诸如皇太极是努尔哈赤死后,从四大贝勒中脱颖而出的,他的上位,更多带有推选性质。顺治帝身为皇太极第九子,他的皇位是多尔衮和豪格僵持不下妥协而来的。康熙帝身为顺治帝第三子,能上位很大原因在于他对当时近乎不可救药的天花免疫。

可以说康熙之前的皇位传递,不是 *** 的嫡长子继承制,更不是蒙古的幼子守灶制度,而是没有规则的传递,而且属于皇帝死后,或者临死之际才立储的。

到了康熙时期,虽然以嫡长子继承制,早在康熙十四年就立胤礽为皇太子。可是之前三代皇位传递形成的观念,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扭转过来的。

到了康熙三十七年,皇太子胤礽的六个兄弟被授予爵位和八旗领民。这时候长久以来形成观念开始显现出来了,各旗的满人认为这些皇子都是皇帝的儿子都有继承权,所以支持作为自己领主的皇子夺嫡,一场九子夺嫡的好戏便开始了。

康熙可以说是九子夺嫡的更大受害者之一,这群儿子为了夺嫡,是想尽办法扩张势力,最后甚至威胁到皇权稳固。胤礽为什么会巴不得父亲康熙病倒自己早点继位呢,说白了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竞争压力太大了。

可以说明朝的环境使朱标没有竞争压力,自然不着急扩张势力,不存在因此威胁皇权的情况,更不着急继位。而胤礽所在的清朝环境,则与朱标所在的环境恰恰相反。而这种环境往往造成的就是康熙对他的反感和提防。

在这里再补充一点,康熙不只是提防胤礽,其他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其实康熙也很是提防。可以说这场九子夺嫡,已经使父亲不是父亲,儿子不是儿子了。

三、朱元璋和康熙对于儿子的限制问题

皇帝和太子一般闹到关系僵硬,甚至互相提防的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子性格不好,还有就是太子权力太大,威胁到皇权,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可以说明太祖朱元璋和康熙给予太子的权力多少,也是一个关键点。就这点来说,朱元璋干的很漂亮,一开始就没有让儿子朱标接触太多权力,不至于使朱标因为权力而滋生出野心。而康熙则不一样了,给予太子胤礽太多,使胤礽的野心越来越大。

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与朱标。

朱元璋看似放心信任儿子朱标,但对于拿捏自己与儿子除去父子之外的君臣关系,还是恰到好处的。

在培养朱标方面,朱元璋给朱标建立了一个豪华的开国功臣团队来培养他,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在权力上,最初中书省和都督府请求仿元制,立太子朱标为中书令,但朱元璋并没有采纳,认为元制不足为法。

还有朱标的东宫体系并没有独立出来,说白了权力不大,而且东宫官属都是开国功臣的 *** 罢了,人家不可能真的是你太子一党的。

对此朱元璋是这样解释的:“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调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反正解释的很是充分。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儿子朱标以父子关系来看,培养的相当尽心尽力。以君臣关系来看,拿捏的很好,没有给朱标什么大的权力,不至于使朱标滋生出野心,同时还可以使朱标不论在性格上和权力上都处于弱势一方,所以父子二人的关系自然很好,朱元璋也很信任儿子朱标。

很多人认为是朱标英年早逝了,所以父子二人没有隔阂,其实深层次的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朱元璋对待儿子朱标的 *** 可谓说高明至极,以这种 *** 来看,朱标就是洪武二十五年没有英年早逝,多活六年,活到洪武三十一年,这父子二人也不会有什么隔阂,也不至于朱元璋提防朱标的。

再来说说康熙和胤礽

说实话康熙立胤礽为皇太子,并且对于胤礽的感情来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除去父子关系,在君臣关系上,很明显康熙没有拿捏好,没有主导好胤礽的方向,使胤礽错的越来越离谱,这也是后来胤礽被两立两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因为清朝在康熙以前,没有立过皇太子,没有现成的制度可依,所以康熙朝才开始制定太子的各种待遇、各种权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太子权力方面,因为没有太多经验,使太子权力很大。

这一点通过康熙批评索额图的话就可以看出:“昔胤礽初立为皇太子时,索额图怀私倡议,凡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之一罪人也”。通过这个可以看出因为康熙朝是清朝之一次制定皇太子制度,所以很多方面没有拿捏好,使太子权力过大,最后骄纵过度,是万劫不复。

胤礽在权力大了以后,因为权力过大,其缺点也无限放大。康熙批评胤礽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一二:“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未尝一事扰民,胤礽与所属恣行乖戾,无所不至,遣使邀截蒙古贡使,攘进御之马,致蒙古俱不心服。朕以其赋性奢侈,用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以为胤礽乳母之夫,便其征索,凌普更为贪婪,包衣下人无不怨憾”。

可以说胤礽的悲惨下场,还有使父亲康熙提防他,说白了是康熙一手造成的,给了胤礽太大的权力,使胤礽滋生出野心,干了很多骄纵之事,康熙一开始也没有及时教导他,一味地姑息之爱,最后酿成了自己和胤礽的父子关系紧张,更是使胤礽两立两废了。

以上三点就是宋安之的个人看法,不是太不全面,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正所谓以史为鉴,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皇家父子关系,其实不只是单纯的父子关系,因为更高权力,更是君臣关系。如果把握不好君臣关系,往往会形成自相残杀的,把握的太好了,则是只有君臣没有父子,可以说其中的条条道道还是很多的,简直是一言难尽,这也是封建家天下社会的一大弊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3392.html

“朱元璋很信任儿子朱标,康熙却提防儿子胤礽” 的相关文章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将。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卢植的后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明史》记载,卢象升战死后,“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可见老百姓对他去世的惋惜。同时,作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损失。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屡剿不绝,与明军失去卢象升的指挥,不...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末代皇帝。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他这个皇帝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就是傀儡,先受制于董卓,后受制于曹操,一生无权。要说汉献帝平生最恨谁,却不一定是董卓和曹操。没有董卓,就没有汉献帝的皇位,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感官,应该是很复杂的...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那么多儿子,为何老四胤禛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后人在讨论古代皇帝传位的继承人问题时,常常喜欢琢磨其合不合法度、合不合规矩,其实,作为当事人的传位者,才不管什么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自己就是法,自己就是规。...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以及党羽一网打尽。按照史料记载,这次事件中,司马懿一共镇压了五千多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曹魏的宗室。整个曹家从此一蹶不振,皇帝曹芳也成为司马家族的傀儡...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